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稀罕"和"希罕"是一组常见同义词.本文分析了"稀罕"与"希罕"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它们从古代至现当代词义的发展演变历程,从中发现了它们的一些新义项.  相似文献   

2.
成都话里的"倒"和"起"是兼有实词和虚词用法的.一方面它们是趋向动词,可以作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另一方面它们是动态助词,可以看作一种持续标记.另外,"起"有表动作行为的完成这一独立用法.本文在口语实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力求清楚地剖析它们的语用全貌.  相似文献   

3.
"上下"和"左右"这两个词分别由方位词"上、下"和"左、右"组合而成,在基本意义上两者截然不同.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有时可以通用,存在着意义上的交叉现象.从认知角度看,这是它们表示不同的空间方位概念及各自包含的不同概念隐喻结构造成的.本文从它们基本意义着手,分析它们各自的隐喻意义及其经验基础,从而揭示两者语义上的相同与相悖原因.  相似文献   

4.
金鱼"1"和"0"     
我家养了两只红色的小金鱼,这对小金鱼非常可爱。它们一个长得像0,一个长得像1,"站"在一起,就是数字"10"。它们的鳍一动一动的,非常好玩儿。它们的尾巴一摇一摇的,更是有趣儿。正所谓胖瘦搭配,生活不累!它们整天都闲不住,一会儿  相似文献   

5.
相琳 《现代语文》2008,(3):114-115
汉语称谓语"老板"的词义演变一波三折,几度沉浮.本文回顾了"老板"和"同志"称谓语在我国的使用历史,然后考查它们的使用状况,最后重点分析近年来它们发生变化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6.
释"事"     
"事"字的常用义<说文>解为"职也",它与"吏"和"史"关系密切,它们在语用语义上往往相同,常常出现彼此混用的情况.我们认为这与"事"字产生方式--附划因声及其词义发展有关.本文试图援引从甲骨文到先秦语料中关于"事"字的用例,运用发展的语言观考释"事"的产生以及它和"吏""史"的混用情况,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丁烨 《现代语文》2007,(4):117-117
"为虎作伥"和"为非作歹"这两个成语,乍看会让人觉得它们都是并列结构,它们中的"为"读音相同,都读阳平wéi.所以在影视作品中听到主人公说"为(wéi)虎作伥"也就不足为奇了(出自金庸小说改编的台湾版电视剧《倚天屠龙记》灭绝师太之口).  相似文献   

8.
庄林 《文教资料》2008,(23):76-78
介词是汉语中较难掌握的一类虚词,本文对同义词"朝"、"向"、"往"三个介词从词类、词义和语用几个方面进行辨析,论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完"和"玩"     
小明常常分不清"完"和"玩",于是他请字典爷爷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完"和"玩"兄弟俩。 字典爷爷告诉小明,虽然"完"和"玩"名字相同,长得也有点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中的虚词"隹"与"叀",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它们的词性较为复杂,可作副词、介词、助词,其语法意义也比较多样.尽管后来它们合并为一个虚词,但在甲骨文中,它们的作用则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1.
浅议"以后"、"后来"和"然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后"、"后来"和"然后"这三者均可以表示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文章从词性、语义内容、句法功能三方面对这三者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壮语ku6和汉语"为"都是各自语言中常用的泛义词,它们不仅有语义和用法的对应关系,而且现代壮语的ku6和"为"的上古音相近,它们应是同源词.为数不少的汉台同源词也证明了它们之间的这种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说"三"道"四"     
"三"和"四"是普通数字,但它们不仅具有一般的数学和语言学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三"和"四"与我国古今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真挖掘其文化内涵,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山西武乡方言中"老-"类与"表-"类这两组有密切联系的亲属词群成员众多,它们都表示远亲属关系.它们在数量上和用法上的特点受宗族观念和长幼之序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体现了语用方面的归并和区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从张之洞的人才教育实践来看,他的人才教育思想经历了从"通经致用"阶段向"中体西用"阶段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儒家学说的"经世"品格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都体现出了儒家的"经世"精神.此外,它们都体现和符合了张之洞"治身心"和"应世事"的内在要求,所以两者具有很多的共同点.当然两者也有一些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踢足球或打乒乓球时,有时会出现"香蕉球",这种现象我们也常把它们叫做"上旋球"、"下旋球".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很多同学虽然知道"香蕉球"的形成是由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但对它们的具体形成的过程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汉语中产生了大量来自梵语系统的音译词和意译词,这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并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隐喻表达."佛"和"魔"是佛教教义中两个善恶对立的概念,从日常用词到成语、俗语和歇后语,它们的痕迹随处可见.本文从现代隐喻理论的视角,对汉语中"佛"、"魔"隐喻表达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它们在概念隐喻及具体隐喻表达层面的特点,以探讨语义相对的概念作为源领域时,在隐喻投射焦点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大人们常说我们小孩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可不想变成这样.今天,我就要来当一回"小厨师". 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了光滑可爱的蘑菇.瞧,它们一个个圆溜溜的!我轻轻地把蘑菇放进盆子里,—转水龙头,水便"扑哧"一声冲了下来.蘑菇们争先恐后地探出水面,姿态各异,有横着的、竖着的、斜着的……它们都贪婪地享受着水流的沐浴呢!看它们那么开心,我故意把它们转了几圈,弄得它们晕头转向,好玩极了!  相似文献   

19.
苏媛媛  林颖 《文教资料》2008,(36):79-80
自素质教育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观点.在全面提倡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理解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理清它们的由来、定义及其关系,对于深化理论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师"是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些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教师"指担任教学工作的々业人员. (分别见<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820页、690页)它们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具体运用时应该把握它们各自的指称含义、语体和态度色彩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