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音乐欣赏主要包括歌曲欣赏和器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的落后,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模式的僵化等。因此,音乐欣赏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重视音乐欣赏教学已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怎样给学生以钥匙,让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让学生走进音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值…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教学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导,以注重发展个性为出发点.它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潜在的音乐人才,而且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是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得到发展。通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为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音乐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谢建平 《成才之路》2013,(22):68-6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也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提高音乐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紧扣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有效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发掘音乐欣赏课外资源有效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强化音乐欣赏个性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成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陆春艳 《考试周刊》2012,(10):154-155
音乐欣赏是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意识又是当代社会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这种理念摆脱了传统教学束缚个性发展的窠臼,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挑战。这必然要求教师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创造性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培养大学生创造性、自主性、想象力三方面入手,详尽分析了音乐欣赏与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关系;提出大学生必须亲自参与艺术欣赏活动,确立自身在音乐欣赏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达到完善个性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从“注重”双基教学、激发审美兴趣、参与艺术实践这三个方面阐述音乐欣赏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审美能力 ,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从“注重”双基教学、激发审美兴趣、参与艺术实践这三个方面阐述音乐欣赏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晓 《教师》2009,(12)
音乐欣赏教学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音乐育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具有攀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尝试从培养学生的赏前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等方面对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进行探究,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音乐欣赏教学.使音乐鏊赏课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它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去,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已成为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刘雅静 《教育》2012,(18):56
优美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美的熏陶,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由美而求真向善,运用音乐欣赏的文化功能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运用音乐欣赏的教化和心理功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欣赏的这四种功能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完美的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Anatomical fixation and conservation are required to prevent specimens from undergoing autolysis and decomposition. While fixation is the primary arrest of the structures responsible for autolysis and decomposition, conservation preserves the state of fixation. Although commonly used, formaldehyde has been classified as carcinogenic to humans. For this reason, an adequate substitute was developed. Ethanol-glycerin fixation and thymol conservation are described and compared with formaldehyde and phenol in this technical report. The setup, tissue qualities, financial aspects, and health concerns of this method are discussed. Ethanol-glycerin fixation and thymol conservation provide outstanding haptic and optic tissue qualities. Typical formaldehyde and phenol effects, such as skin, airway, and eye irritation, as well as carcinogenic effects, can be circumvented by using ethanol-glycerin and thymol instead. Ethanol-glycerin fixation is more expensive than formaldehyde and requires an explosion-proof facility. However, the absence of health effects and its convincing tissue qualities balance these higher costs. Therefore, ethanol-glycerin fixation and thymol conservation provide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 established fixation techniques. The use of carcinogenic formaldehyde and toxic phenol can be effectively restrict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described method.  相似文献   

12.
关于心理生活基本性质和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生活是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理解心理生活的性质和内涵,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性与心理生活。心理生活是人所拥有和创造的生活。二是自我与心理生活。这涉及到人格与自我,主我与客我,大我与小我。三是认知与心理生活。这包括认知的性质:对象的认知和生存的认知。四是意向与心理生活。意向决定了心理生活的一体性和自主性。五是观念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对意义的追求,意义的基本心理单元就是观念。六是体验与心理生活。心理体验是指感受、感悟、觉解、觉悟、思想、思念、体察、体会等。七是超越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有价值的评判、有追求的目标和有超越的品性。八是创造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有双重的创造功能,包括对外部生活世界和对自身心理行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屈原与李贺 ,是中国诗史上两位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诗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渊源与传承关系。这既表现为屈原对李贺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也表现为李贺对屈原思想人格上的理解与认同 ,对屈原诗歌艺术上的借鉴、效法、继承和发展。而李贺对屈原的理解与认同 ,是建立在个人身世经历相近的坚实基础之上与人生理想、政治抱负相同的前提之下的 ,且影响并促进了其对屈原诗歌艺术上的继承、发展、变革与创新 ,两者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以对象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诞生为前提,以内在的精神活动即思想为前提,劳动是外在化和客观化了的思想。思想本身就是劳动,是决定其他劳动的劳动,人是一种思想着的动物。哲学是思想的最高的、最彻底的和最纯粹的形态,思想规定了人的特殊存在方式,而哲学则规定了思想的存在方式。哲学活动的目标是要超越一切确定性、有限性而走向终极,追溯终极原因和认定终极意义,这决定了劳动的范围和劳动的目的。哲学还要反思自身和自我批判,其所具有的内在否定性,人因而能够突破种种限制而超越既定世界,不断创造出崭新的未来和理想天地。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最高"解释",这种解释塑造了改造世界的主体——人,奠定了人的内在世界,人内在的观念内涵决定了人外在地对世界的改造。文化世界是根据观念建立起来的,因观念的变化而提升和变化,哲学便是改变观念的活动,是改变个体心灵的活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哲学的力量是本源性的力量,人的日常行为和日常所思由其所派生。人的力量和意志来自于内在的思想,来自于内在的哲学认识和哲学信仰。  相似文献   

15.
创新源于实践   总被引:68,自引:66,他引:68  
从理性上分析了文化的知识、思维、方法和精神4个层面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学习和知识,思考和思维,实践和方法三者的关系。其中学习、知识是基础,思考、思维是关键,实践、方法是根本。创新来源于实践,一切文化来源于实践。在素质教育中应处理好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明与化都是奠基于、决定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明是人类生产劳动的成果,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不断进步的生动体现。化亦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方面,它表征在人类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中,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人创造着化,化也塑造着人。明与化的差异性是相对的,化与明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有着内在联系的范畴。明与化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不可低估的;在理论、实践及其相互结合上对明与化的探究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牢牢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惩治与预防腐败的规律,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要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要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与艺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仅实用艺术与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纯艺术与一定的技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历史与艺术的历史一样久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总是需要更高层次的艺术观念来引导和互助,这样才能使技术融入艺术之中。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在不断发展的层面上开展和提升的。随着21世纪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两的结合表现得更加紧密,并走向新的整合。设计艺术将以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为己任,并以之为手段和工具来创造为人所用的一切产品,它能够克服两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并将两有机地整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20.
民间信仰文化资源是可供开发利用、发展地方经济的资源之一。文章在界定"民间信仰"定义的基础上,阐述当前我国民间信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概况,将之概括为祭拜用品的生产与销售、信仰场所的进香与观光、节庆活动的旅游与商贸及神灵故事的影视与演艺四个方面,进而提出进一步加强开发利用的思考: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要坚持传统传承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要坚持以创意做大做长产业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