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析中国三十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发生于中国三十年代“土洋体育之争”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特色和规律性,以丰富中国体育史的研究成果,并为今天的体育事业提供某些历史借鉴。本文主要是在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和调查访问旧中国体育工作者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讨。经过整理资料、分析讨论,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土洋体育之争”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不可避免的一场思想论争;争论的结果使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由抵牾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2.
"土洋体育"之争的全球化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道仁 《体育学刊》2007,14(3):46-48
中国历史上的“土洋体育”之争可以视为体育全球化过程中的个案,论争促进了中国体育的现代化及与外来体育的融合,也培养了国人对待外来体育的开放心理。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其对本土体育的挑战体现在价值上的差异、社会体制与民族情感的挑战上。土洋体育之争也反映了全球化必须遵循的体育的多样化发展和不同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运动在"土洋体育"之争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洋体育”之争是发生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一场关于我国体育发展道路的争论,而这一时期,也是奥林匹克文化在我国逐步走向融合的时期。奥林匹克运动正是通过这场争论,对我国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使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也使我国传统体育通过借鉴奥林匹克模式,实现了自身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以历史资料为线索,综合考查近代两次“土洋体育”之争的来龙去脉,以及争论对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考查得出的结论:我们“往往学了西国的皮毛”,而对体育缺乏“详细的研究”;提倡体育“国性不可或忘,国情不可不知”,选择适合我国实际的体育方式,能够促进体育界对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再认识,对重新估价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锦标主义的百年纠结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新式体育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存在着“土洋”体育之争,关于锦标主义的争论和纠结也一直没有停止过.锦标主义的争执实质是中西体育文化冲突的表现.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深化和当今体育的国际化、人本化趋势,未来的锦标主义必将走向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之路,以此来平息锦标主义的百年纷争.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三次中西体育之争的文化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哲学视野对近现代中西体育之争进行审视,认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较大的中西体育之争主要表现为五四时期新旧体育之争、20世纪30年代"土洋体育之争"和世纪之交的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碰撞.由于站在不同的文化哲学立场,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中国体育发展应该坚持走本土化道路;文化激进主义者认为,中国体育发展应移植西方体育道路;文化折中调和主义者认为,中国体育发展应坚持走用西方体育来改良本土体育的路向.  相似文献   

7.
体质论与技能论的矛盾论--百年学校体育主线索厘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提出体质论与技能论之争是学校体育系统之基本矛盾的命题;通过对自然体育、技术教学、体质教育、竞技体育教学、培养能力、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思想观点的分析,确证了基本矛盾的真实存在;通过对军国民体育及土洋体育之争、军事体育及体育概念之争的回顾,确证了基本矛盾的运作历程;针延旧拙时弊,借援互补原理,创建了技术健身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经济和文化现象,自中国古代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等游山玩水,领略自然风光,罗马帝国诸侯到海滨、海岛修建行宫别墅,到英国布赖顿滩建成疗养胜地,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时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历史回顾,展开了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前景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演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文化的发展对体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国社会正由传统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它的发展是中国体育文化价值取向发生变革的动因。中国体育文化大致经历了古代传统教育、军国民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等几个时期,中国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无不服从社会的发展,服从于各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并为之服务。 一、古代传统教育思想下的中国体育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在几千年农业  相似文献   

10.
李微  王智慧 《体育与科学》2012,33(1):44-47,64
古代与近代武术的发展对现代学校武术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通过对古代和近代学校武术的演变过程和推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自然与战争条件的影响;维护统治阶级政权的需要;文武分途的出现;民间、军旅武术的发展以及武举与武学选拔和培养机制的建立是促进古代学校武术发展的主要动因.近代学校武术的发展主要基于政治原因;体育社团和有识之士的提倡;增进健康和锻炼体魄的需要;土洋之争促使对武术的重新认识;政府要人和社会名流的大力提倡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卫体等事业上都取得了质的飞跃,体育人无论是在对内传播体育意识还是对外进行体育交流方面,都对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文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美、苏、日、亚非拉等国家的体育交流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讨论其当时影响,进而提出我国与其他国家在体育外交发展方面的两点建议,以期对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华东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通过对华东 5省 1市 30所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情况的调查 ,分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华东地区发展的基本现状 ,阐述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的、任务 ,教师、学生对办体育俱乐部的态度及学生对俱乐部项目的选择要求 ,旨在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笔者论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参与西部旅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宝贵价值,并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体育旅游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海勇  卢玲  虞重干 《体育科研》2000,21(4):14-16,21
通过对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乙组比赛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广泛的调查,得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招生过于集中、办队目的不明确、训练质量较低、资金投入少等问题。针对上述现状,笔者提出若干发展对策与建议,旨在推动高校运动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牵宁 《体育学刊》2004,11(1):30-32
当前我国市级体育局所设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自为政”和职能重叠以及自定规则自行监督等情况。未能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整合体育管理中的信息和监督职能。建议我国市级体育局的局级职能整合为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与体育产业、体育信息与体育健康、体育安全与监督和体育行政管理5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对发展我国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很落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系统分析等方法,探讨影响我国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从西部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体育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剑 《体育科研》2012,33(6):8-9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中国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要实现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并建立现代化的体育治理模式,而法治则是中国体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尽管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发布实施以来,中国的体育立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一些领域仍然滞后,特别是面对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带来的新问题反应比较慢。因此,社会管理和市场管理是加强体育立法的重要方向。管理机构应该围绕权利和秩序这两个着眼点,完善体育立法,健全救济机制。体育仲裁问题成为当前国内体育法研究和体育制度建设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已有多名来自中国的仲裁员参与了国际体育仲裁庭的仲裁事务。国际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国际体育秩序的完善,同时它对各国国内体育救济机制的完善也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佛教思想对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影响,结合我国体育的发展现状,认为佛教思想中的某些哲学观点对我国现代体育的影响,应重新对其加以审视和认识,并探讨了佛教思想中某些观点在现代体育领域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体育学科分类体系的科学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体育学科分类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认为:《中图法》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体系尚存在 许多不足之处;各大型自然科学论文数据库未收录体育自然学科内容;体育类期刊学科分类栏 目各自为政;体育业内各学科分类方法很不统一,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归纳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列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表现出多维非均衡性;片面推崇金牌高于一切的理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体育形象在西方社会再塑造;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问题日益突出;体育科研投资力度相对薄弱。为了使我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着手解决好上述矛盾,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向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