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促进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合理安排少年时期的全面训练,有效地参加单项比赛,针对省、地、市和参加全国少年田径分龄赛运动员跳远技术存在问题,提出了少年运动员跳远技术训练的要点及训练的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2.
试析影响广西跳远成绩提高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部分优秀少年跳远运动员的100m速度与全国水平相比差异显著,建议加强少年运动员的速度训练,速度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光电测速的方法 ,依照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的年龄分段和全国少年分龄标准 ,探讨了少年女子 (13— 15岁 )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 10m及 2个 5m分段速度与成绩的关系 ,建立了少年女子跳远助跑速度与成绩的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第九届运动会跳远比赛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平  刘敏 《体育科技》2002,23(1):15-17
通过对广西第九届运动会跳远比赛的情况和比赛技术数据进行分析 ,为我区的跳远训练提供一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理统计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广西少年跳远运动员主、副项成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3、1994年度总体训练水平比1997、1998年度高;男子副项优于主项,女子则相反。并依据主、副项成绩关系提出了三种跳远运动员训练水平的类型,探讨其训练指导思想,为少年跳远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对跳远中的速度究竟应如何认识,我国少年跳远运动员的速度怎样等问题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在此,我们根据在73、74、75年三年全国中学生和少年田径运动会中进行的技术观察统计和访问所获得的材料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一、跳远中的速度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几个动作阶段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在整个跳远运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对跳远与跨栏跑两个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及其相似之处加以探讨,并从中找出一些共性特点,以便在少年运动训练中相互借鉴,互相促进,为少年运动员跳远与跨栏的结合性训练寻找有效的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8.
15岁左右的少年女子跳远运动员是我国田径运动的后备力量,这一时期她们身体处于青春期,理解、接受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是身体、技术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基础打好了,对其以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特别足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她们会逐渐成长为我国田径女子跳远运动的主力,其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女子跳远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 ,在田径界我国一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参加全国田径分龄赛和少年田径赛名次较好的运动员 ,若干年后只有很少的人还在从事田径训练。即有一定培养前途的少年运动员最终很少有人成为成年运动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运动损伤所致。由于运动损伤 ,使得许多有发展前途的少年运动员不得不过早地离开了田径场。为此 ,本文拟通过对少年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为少年田径训练提供依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分别对山东、辽宁、北京、上海、江苏、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等跳远项目开展比较好的省市 2 9所体校 34位跳远项目的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 12 8位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与统计处理。2 结果与分析2 1 运动损伤的部位、类型情况从运动员损伤的部位来看 ,主要分布在踝、膝、大腿后群等部位 (表 1) ,男女运动员的情况基本相似。这一方面说明在跳远项目中 ,踝、膝、大腿后群等部位的负荷比较大。另一方面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他们的踝、膝、大腿后群等部位相对比较薄弱 ,如果训练安排不当 ,尤其是局部负荷过重 ,使运动员不能得到及时的恢复 ,容易造成损伤。表 1 损伤部位情况统计性别 踝...  相似文献   

10.
跳远是一项最古老,最普及的田径项目。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具有特殊的身体条件、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刻苦耐劳和目标坚定的运动员,才有可能在跳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在今天要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不仅要重视训练方法的改进,也应重视运动员的选材。选拔少年运动员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应挑选那些在天资和才能上符合跳远项目要求的少年运动员参加训练。第二阶段,选拔那些顺利地完成训练计划要求的少年运动员继续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K值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明显高于世界顶级选手,但技术评定等级低于世界顶级选手,主要原因是起跳环节存在差距。不同运动员最佳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存在差别,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起跳能力和跑跳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不同等级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收集整理世界顶级选手、我国优秀运动员和一、二级运动员的跳远技术 有关数据分析其技术特征及不同等级运动员的技术差距,为不同等级跳远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三维高速录像分析表明,中国选手陈方跳发球的起跳角度选择适当,起跳速度合理,起跳效应好。转体、伸肩、收腹幅度较大,肩、肘、腕的动量传递和积累效果好,使手在击球时产生最大的加速度,触球时间长,故而击球力量大,跳发球速快。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现代田径运动的部分项目 :短跑、跳远、铅球的技术飞跃发展与进步原因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认清技术进步的原因 ,将先进技术、理论知识引入田径运动的专项教学与训练 ,使体院田径专项教学水平跟上田径运动的发展 ,为培养现代化专项人才不断提高教学与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运城市初三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会对学生成绩有很大影响,其次外界环境以及个人因素对立定跳远的影响也非常值得重视。教师应针对学生自身情况制定目标,使其掌握动作,从而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16.
跳高、跳远之间运动技能和运动素质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天德 《体育科学》2000,20(1):55-57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理论分析等方法,就跳高与跳远之间运动技能、运动素质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项目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迁移的共同要素,且跳远对跳高的积极性迁移更为明显;同时也分析了两个项目之间在某些技术细节上存在差异而产生一定干扰;指出,运用迁移原理,加强跳远训练是提高跳高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颖 《冰雪运动》2014,(5):22-26
鲁茨跳是花样滑冰六个主要单人跳跃种类之一,是最难也是最容易错误用刃的跳跃,在单人滑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花样滑冰中得分最高的几个跳跃之一,是花样滑冰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标志。特别是女运动员要想在世界大赛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如果没有过硬的鲁茨三周跳和鲁茨三周联跳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目前我国运动员在鲁茨跳中存在起跳变刃、右髋下落、旋转轴不正确三个较大的技术问题。起跳变刃是运动员动作扣分的主要因素。对鲁茨跳常见技术错误和辅助训练方法进行讨论,以期解决当前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在鲁茨跳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有效帮助运动员实现成绩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男子跳远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技术的优化是成绩取得突破的关键。本文以2009年德国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决赛中的数据为例,分析了世界级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步长、速度、角度等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跳远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男子跳远运动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现代男子跳远运动发展的主流趋势,采用献资料研究、灰色交叉关联分析和逻辑对比等方法,对世界和中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上板和起跳阶段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加快上板速度,通过增大水平速度的损失以提高垂直速度与水平速度的比值,来相应降低腾起速度和增大腾起角度是现代男子跳远运动的发展方向,高跳型技术体现了现代男子跳远运动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