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周广卿  林熙 《精武》2004,(7):6-6
是金子总会发光。杨晓靖就如一块金子,在众多散打队员中脱颖而出,熠熠放光。继获得2003年度中国散打王争霸赛重量级散打王后,在2004年5月福州举行的全国散打锦标赛上,杨晓靖再夺90公斤以上级散打冠军,实现了他自2001年以来的四连冠梦想。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是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武术赛事之一,是检验各队训练成果的一项大赛,夺冠选手水平代表着全国散打的最高水平。实力是用汗水凝结的,杨晓靖四连冠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付出呢……  相似文献   

2.
人鱼 《中华武术》2001,(5):14-15
很久以前,我曾经听过一首叫《石头》的歌,时间的流逝使我怎么也记不起它的旋律。很奇怪,在那个初春的夜晚,当高磊在电话中和我说起他自己时,那首歌却异常清晰地从我心底缓缓荡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睿智徐睿     
王涛 《中华武术》2000,(11):6-7
我最先听到的是徐睿的声音,当时,我还在上大学。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2002,(5):12-12
我的手机上显示出那顺格日勒发来拘短消息:我正在训练,训练完再接受际的采访。没过多久,他就打来电话:“训练完了,因为今天是礼拜六,所以哨微活动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2002,(5):10-11
4月1日清早,我的手机上有两个未接电话,都是格日勒图打来的,一个是头天晚上11点34分,一个是清晨7点15分,我赶忙回电话,电话那边传出了熟悉的声音:“对不起,您拨叫的用户已经关机。”  相似文献   

6.
是靠窗口的位置。我环顾四周,非典型性肺炎并没有减少这班飞机的乘客人数,密密麻麻的人头挤满了机舱的所有座位。很多人带着白色的大口罩,有几分滑稽,有几分漠然,我并不好奇口罩后面的脸儿是什么样子的,都市人的表情本来就太过脸谱化,没有任何新意,倒是惟一露在外边的眼睛会比以往灵动些,可能是口罩增加了人们的安全感吧。  相似文献   

7.
李杰 《精武》2004,(11):15-17
时光荏苒,自1994年踏进山东省散打队起.我接受专业训练已有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里,散打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十年的挥汗如雨和摸爬滚打,百余场国内外赛事的历炼,址我对散打有了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凌召 《中华武术》2001,(2):22-24
敌我双方对峙而立。我方前移左步的同时,飞起右脚直朝敌裆撩击。假如对方后撤右步躬身避开我右脚的攻击,我方右脚迅速前落地成小蹿步,同时双手成勾手,用两勾背从下向前上撩提对方下颌及面部。如果对方仰身躲过并向后闪避,我左脚速向前上步成大登山式,两手以掌跟为力点,坐腕抖击下剁敌上胸及咽喉部位,  相似文献   

9.
李东民:备战散打人生 今年3月在山东散打队采访时,翟寿涛主教练告诉我,队员们已经蓄势待发,对5月在福州举行的全国男子散打锦标赛充满信心,并与我相约福州见。我说好,到时候一定到赛场给你们助威。4月末的一天,我给李东民教练打电话,李东民告诉我他在福州,我开玩笑,福州的风景很好吧。李东民笑了,对练散打  相似文献   

10.
武汉体院散打通级赛防守反击技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守反击是高水平运动员运用的技战术,具有防中寓攻,以弱胜强,以智胜拙等特点。散打运动员要学会运用防守反击能力,将主动进攻与防守反击有机结合起来,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林志强 《钓鱼》2004,(16):40-40
福州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有山,有水,年降雨量900~2100毫米,造就了许多山涧、溪流。这也算得上是福州钓友的福气,无需远行,就可溪钓。现在就让我将福州周边溪钓的好场所做个简单的介绍吧。  相似文献   

12.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5,(1):60-60
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在山东电视台卫星频道“中华武术”栏目上看到《中华武术》杂志,知道你们那里有武术书刊出售。不智能否介绍一下都卖到什么书籍和刊物,有散打和擒拿等书籍吗?我想购买。还有,我错过了订阅的时间,能否在你们那里邮购?  相似文献   

13.
韶辉 《中华武术》2001,(7):34-35
晃打是指在实战对抗中,当对手向我进攻时,我通过准确的判断,利用侧,转、俯、潜、闪等快速、灵活、巧妙的身法晃动变化,突然避开对手,不直接与其接触而使其拳,脚、肘、膝等进攻动作落空,而后采取相应手段将对手制服的一种攻防技术和战术。  相似文献   

14.
器械散打     
我从小就喜欢武术,特别是器械,现退休了,习武的时间更多了,器械的套路到是学了不少,但始终按套路单人独练,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练的“功夫”有多深,又无法验证。我们的同道王老,军旅生涯四十余年,阅历深遂,他首先指出:只有搞实战性对抗来验证,只要解决器械这一条件障碍就行了。于是我们开始自制能适应散打的器械,经过多次反复修改终于制成了。虽说很简陋,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警校学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散打与射击,通过对这两门警体课程长时间的学习、对比和总结,我发现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面我就向大家谈一下我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朱保荣 《精武》2005,(6):46-46
截拳道与散打同是享誉世界的搏击术,在我国国内都拥有众多练习者和爱好者。可是,由于截拳道在中国内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一部分人眼中,截拳道与散打没有太大的区别,常把它们混为一谈,甚至有人比划几招散打动作就称之为“截拳道”。作为一个截拳道爱好者,我想有必要明确指出二者之间的不同,以免混淆了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菜鸟出钓     
林志强  董方 《垂钓》2004,(6):59-60
在没接触钓鱼之前,我真的很难想象钓鱼会有如此魅力,让众多七尺男儿为之疯狂。但是,自从年前我放假回福州随朋友去罗源湾垂钓后,我就深深地迷恋上这项运动了。  相似文献   

18.
刘国新 《中华武术》2006,(10):33-34
在多年的武术散打教学训练中,常常会有一些身体素质好、散打基本技术掌握得也挺熟练的队员问:“我浑身都是劲,但在实战中打不着人,不得劲,真是窝火。”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如此困惑的经历,尤其是初学者。那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散打的距离感了解得不透彻,把握拿捏得不精确。  相似文献   

19.
杨忠涛 《武当》2014,(2):41-42
相对于现代青年散打选手来说,我是一名散打赛场上的老兵。三十多年来,我亲身经历了浙江散打运动的发展过程,亲身感受了当代中国式散手从民间走向竞技散打的历程,对于中国武术散打事业的发展,颇有诸多感受与构想。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02,(5):13-13
“你觉得第一场比赛打得怎么样?” 电话里的杨晓靖声音有些慵懒:“打得不怎么样。” “怎么不怎么样?”我刨根问底,因为我知道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你不问,他绝不说。 “很多东西在家练了都没有发挥出来。” “为什么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