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团体操设计中融入"冷抽象"和谐思想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体育学刊》2006,13(2):135-137
通过解读雅典奥运会、东亚运动会和十运会开幕式,对其中“冷抽象”风格蕴涵的和谐思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团体操的设计要适当融入“冷抽象”风格,充分体现和谐思想,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第六届冬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大型冰陆结合的团体操,在我国体坛上还是史无前例的.顾名思义,冰上团体操是在冰上进行的一项群众性体育表演项目,通常由十几人、几十人或几百人组成.冰上团体操是在陆上团体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之后,陆上团体操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团体操的表演也由陆上发展到水上(花样游泳)、空中(跳伞表演)及冰上(冰上团体操).冰上团体操首先要求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其次要有高超的艺术性、艺术装饰和  相似文献   

3.
团体操是一项集体育与艺术为一体的运动项目,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团体操工作者而言,必须要了解和把握现代审美现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才能提高团体操设计的艺术品位和审美内涵.为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力图从现代审美现念角度探讨团体操的设计与发展,以供团体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集体运动艺术化”是基于团体操具有广场体育艺术品质而提出的一个研究新视角,秉承“表演”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团体操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编理论上的创新.“运动的集体”是团体操的表演主体,体现“艺术化的集体运动场面”是团体操的核心诉求,“集体运动艺术化”是指集体运动被“艺术”了的性质和被“艺术”了的过程.中国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为“编织集体运动的场面构图”、“演奏集体运动的板块织体”以及“营造集体运动的动态意象”,并从视觉、听觉、心理感知等层面体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这是团体操实现“集体运动艺术化”创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当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以更加符合其艺术发展规律的态势存在.本研究目的是在充实中国团体操创编理论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在基层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5.
表现主义对绘画、小说、诗歌、戏曲、电影等艺术表现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集体表演项目,丰富团体操的艺术内涵.通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找出两者的结合点,供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参考.  相似文献   

6.
有关团体操艺术装饰的理论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装饰是团体操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团体操表演中因其独特的艺术性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所收集到的有关团体操艺术装饰方面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我国团体操艺术装饰的理论研究概况与成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团体操艺术装饰的创作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构成团体操重要艺术魅力的因素之一是团体操的艺术装饰。艺术装饰是以其本身固有的艺术特点和手法充实、丰富团体操的表现形式,烘托气氛,突出团体操的主题及其风格特点,提升团体操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体现出团体操音、形、色的综合之美。团体操中的艺术装饰包括:音乐、服装、道具和背景(背景内容将拟在本栏下一期《校园团体操的场地运用》一文中详细讲解)等等。无论学校团体操的创编还是后续的表演活动,艺术装饰操控都是关键。而主要  相似文献   

8.
作为团体操三大构成要素之一的艺术装饰,在团体操表演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随着团体操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理论研究逐渐系统深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所收集到的有关团体操艺术装饰方面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我国团体操艺术装饰的理论研究概况与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团体操艺术装饰的创作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集体表演项目,在表演过程中吸纳多种表现形式,使体育与艺术、文化、高科技等元素相结合,以提高团体操表演的内涵.“欧普艺术”是20世纪以来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对众多艺术作品及表现形式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中均有借鉴与吸纳.因此,了解“欧普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帮助观众更好观赏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了解当地民俗风情与地域文化,领略其思想内涵;也有助于运动会开幕式的设计者掌握更多艺术形式,从中汲取所需要的知识,找出更多艺术形式与团体操的结合,从而更好地进行作品创作.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等对团体操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和一种专业课程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与审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团体操存在的当代意义.团体操运动赋予体育更多艺术色彩,可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使体育专业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素质,并有助于培养当代社会所需的集体配合精神.我国团体操是一种优秀的集体体育表演形式,是一种值得保护与发展的体育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11.
打造黑龙江“酷省”旅游形象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夏凌云  于洁 《冰雪运动》2008,30(4):93-96
旅游形象是旅游地对外宣传、吸引旅游者的重要依据。黑龙江省根据自身优越的自然资源、发展冰雪旅游的历史及前景,于2003年确立自己的旅游形象为“黑龙江——中国旅游酷省”。通过对近年来黑龙江省为树立该形象所做的工作进行研究分析,从宣传力度、服务意识、旅游项目、旅游商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引进先进的营销理念、提高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强化旅游商品地方特色应是全面推进黑龙江“酷省”旅游形象打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助史籍,对素有古代团体操之称的"秦王破阵乐"进行探究,期望能够为当代团体操的创作予以实质性的启迪。研究结论:(1)团体操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注重对民间艺术的吸收,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描述和凝练;(2)动作和队形是表达团体操思想主题的核心,艺术构思采取借鉴传统文化艺术,又不拘泥于历史,立意创新的态度;(3)旧曲新词的处理手法,能保持作品原有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与时俱进;(4)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讲,"秦王破阵乐"堪称中国历史上"团体操"艺术创作的成功典范,为当代体育运动提供了文化滋养,是值得追溯的历史节点。  相似文献   

13.
跑酷运动的体能特点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跑酷这项充满挑战性、创造性的运动,能让参与者的灵魂得到自由的伸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了进来,但跑酷运动是极限运动不同一般的运动,那跑酷运动需要具备哪些体能要求呢?本文围绕着体能要求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网络调查法。研究结果:针对跑酷运动的体能特点分析出了相应身体素质的相对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国侨办“中华文化大乐园”武术教学实践活中,对关于武术国际推广现状与当前华文教育的国际化背景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武术国际化推广与华文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当前全球华文教育的视角下,以华文教育为平台,以海外华侨华人及华裔青少年为推广群体,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是指导当代艺术创作的一项准则,团体操是集体育与艺术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对于团体操工作者,了解现代设计理念,并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又将向全世界奉献一个怎样的奥运会开幕式呢?为此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找出两者的结合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徐晓玲 《收藏》2012,(8):24-25
1900年3月16日,我的七叔王青芳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今属安徽)城西70里的守备庄。七叔家世 我曾祖父王梦其有四子,长子王青山,未婚早逝;次子王碧山,生有两子,长子王青选,次子王青芳:三子(我祖父)王栾山,生有三子,长子王青照(我父亲),次子王青路,号子云,三子王炎;四子王秀山,生有二子。  相似文献   

17.
王秀平 《体育科技》2014,(5):154-155
为使健美操动作与音乐完美结合,呈现浑然一体的效果,需要剪辑流畅的音乐和配套的动作。运用Cool Edit Pro软件对健美操音乐的改编进行探讨,期望这个便捷的改编健美操音乐的方法能为以后进行深入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着重从加载音频文件,音频文件插入到音轨,音频文件的修改包括复制、剪切、粘贴、速率修改、音量修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改编健美操音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峨眉武术是中国著名的地域性武术流派之一.历史上的峨眉武术曾受到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的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各种文史记载和武术典籍中寻找在峨眉山武术发展中的少林武术的影子,证明历史上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对峨眉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峨眉武术也正是通过学习和吸收少林武术,并在巴蜀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9.
闫丽敏 《体育与科学》2005,26(6):48-50,53
本文从团体操表演的视觉形象语言即:队形、图案和色彩三个基准点出发,运用美术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方法,分析了图形独特的视觉欣赏元素以及色彩的"四对重大对比",并着重对图形与色彩在团体操中的应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所蕴含的情感基调进行研究.从艺术欣赏和视觉形象方面,对团体操表演队形和图案的设计创新以及色彩的合理运用,为团体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与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和原则,认为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不能脱离武术的本质特征,保持武术的本质特征是武术继承的关键;武术的功能是武术赖以发展的源泉,武术套路创编的原则应根据武术的功能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