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战后日本的外资引进及其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成了战败国,战争给日本经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在恢复全面崩溃的国民经济的过程中,日本政府把引进和利用外资作为长期奉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外资在日本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其经验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把日本推向了灾难性的深渊。由于战争,使日本45%的国民财富毁于战火,死伤546万人左右,许多大城市几乎化为灰烬,工业设备的1/3被破坏,经济陷入了瘫痪和崩溃的境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举国一致,奋发图强,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奇迹般地扭转了全面崩溃的国民经济,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在此基础上又实现了现代化,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强图。  相似文献   

3.
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在战争中物质财富损失率达36%,战后人均年收入只有20美元,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但是仅仅经过20多年的努力,日本经济就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1967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英、法,1968年又超过了联邦德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  相似文献   

4.
丁瑜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4):28-31,36
石川达三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在他的很多战争小说中为日本的侵华战争辩护:战争是国家的事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日本国内的经济、人口问题。他的这一侵华战争观的形成既有日本社会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也有他自身经历方面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5.
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学术界已从经济、政治、思想、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利用前人研究成果梳理了日本霸权主义思想的源流,认为霸权主义思想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作为一个东亚的岛国 ,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贫乏和自然灾害相对较多的国家。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 ,而且也同样给日本民族带来了空前的不幸。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几乎丧失殆尽 ,战后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 ,人均年收入只有 2 0美元。战后初期的工业产量仅为战前 193 7年的 2 0 % ,通货膨胀严重 ,粮食和能源奇缺 ,生产几乎陷入停顿 ,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经济的崩溃导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战争失败的阴影笼罩在大多数国民的心中 ,人们昏昏沉沉茫茫然不知所措。然而 ,就是在这满目疮痍的一…  相似文献   

7.
1990年1月伴随着股市、地价的下跌,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了。随着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生存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尤其是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因经营破产而依法实行临时国有化更是日本原有金融体系瓦解过程中具有象征性的大事件。回顾和分析日本90年代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并从中找到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一、日本的成功模式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政府严格管制之下,日本经济成功地实现了高速增长,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成为了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日本的成功模式简单概括起来,…  相似文献   

8.
意在分裂──评台“认识台湾”教科书京文台湾岛内中学一年级的新教科书"认识台湾"系列,于今年9月1日新学年开学之际使用。这套教科书,肆意割裂台湾岛与祖国大陆自古以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为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歌功颂德,甚至掩盖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对台湾人...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外交开始于1868年,这时幕籓体制崩溃,近代民族国家诞生,由此形成了新的外交主体。近代以来的日本外交,主要以"现实主义"的对外政策为中心,具体表现在"改约外交"和"扩张外交"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大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包括日本)的打击是沉重的。无论是战胜国英国、法国,还是战败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经济都陷入困境,甚至濒临崩溃,人民生活困苦,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当时,除美国外,整个西方世界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景象。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描绘的那样:“1945年当大战的硝烟散尽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躺着的尸体,这就是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的本土虽没有遭到战争的直接破坏,美国甚至还发了一笔战争横财,但  相似文献   

11.
由于政治的原因,美国在东京审判中免除了日本生化战罪责,但从法律形式上看,日本的生化战战争责任无法免除。90年代以来,人们从捍卫人权的角度对日本生化战争犯罪的追究和诉讼,从法理上其实是基于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中“对人道的犯罪”的原理。生化战伤害不是一般的战争伤害:一是它的极端反人道性,二是它的严重违背国际公约性,三是它的战后长期遗害性。战后赔偿诉讼的意义,并不完全表现在诉讼的结果上,而重要的是表现在其过程中,它的确切中了日本战争责任的要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外交政策三方面对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迅速解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政治制度的软弱无力是第四共和国解体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和财政状况的不断恶化是第四共和国崩溃的重要原因;而外交政策的失策尤其是大规模的对外殖民战争则直接促成了第四共和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13.
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学术界已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前人研究成果梳理了日本霸权主义思想的源流,认为霸权主义思想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然而,20年后,日本人创造了奇迹,实现了经济的迅速腾飞,于1967年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究其腾飞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日本抓住机遇,变革教育,乃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一...  相似文献   

15.
造成日本经济危机持久的原因是深层次、多方面的。本文从日本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日本政府财政决策失误的必然恶果两大方面作了分析论证。认为日本政府未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泡沫经济”的崩溃又阻断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日本政府对经济体制改革又趋干保守,财政景气对策严重滞后,加之金融调节监管不利等诸多因素导致日本经济危机长达15年之久。至于2005年日本实现经济复苏的障碍,文章认为:日本金融改革和金融秩序重建任务艰巨;巨额财政负担沉重又制约了经济复苏;日本现行经济结构问题早已病入膏肓等是日本经济实现复苏的三大障碍。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21世纪的任务与挑战鲁荣凯译丁凡校自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以资产膨胀为特点的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产生了对日本完全不同的评价。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日本经济同样受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制约。舆论对曾被认为领先世界的日本技术也开始出现分歧。事实上,日本...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是对中日两国近代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一次战争。分析这场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可以得出值得后代中国人永远记取的教训。从战争的性质、力量对比、战场特点看: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中朝人民和广大将土都有反抗侵略的迫切要求;中国的财政收入高于日本,陆军人数多于日本,北洋海军舰艇在吨位、速度、火炮力量方面稍劣于日本;战场地处朝鲜和我国境内,军需补给线短,有利于国内支援。然而,中国战败了。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不认真备战,已预伏了战败的可能。1894年,清军最初出兵朝鲜,是应朝鲜政府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它的战败不但宣告了世界法西斯体制的最后崩溃,而且也结束了对自己国家、民族,乃至国际社会的战争恶梦。因此,战后日本国民的和平教育不单是体现日本对战争的反省程度,也是针对国际和平的一种责任。所谓“(日本)教师应是站在对本国人民未来责任的立场上,必须思考要实现怎样的未来问题”的观点,着眼点就在这里。 然而,在日本的实际教育中,若要彻底地肃清军国主义和皇权思想的影响,真正地把国民教育导向和平、民主的轨道,特别是在基础教育的历史教育中,树立起  相似文献   

19.
从1894年到1937年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接连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对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具有重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奠定了日本作为东亚军事、经济和政治强国的地位,进一步刺激了日本侵华扩张的野心;甲午战争改变了东亚格局,日本成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急先锋;甲午战争使日本在华势力恶性膨胀,各种矛盾日益激化,日本为摆脱困境,不惜铤而走险,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20.
在1937—1945年的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东亚地区存在着两种国际秩序的较量:以“门户开放”为特征、美国主导建立的华盛顿体系;以“共存共荣”为特征、日本企图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导致了华盛顿体系的崩溃;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初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起“大东亚共荣圈”。但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