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理论为依据,在前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体育锻炼缓解公务员心理压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缓解公务员心理压力量表》的结构由工作倦怠、人际沟通能力、职业成就期待、工作满意度4个维度构成,可累计解释总方差的58.319%;构成4个因子的题项分布合理,且各题项在对应因子上的载荷较高,说明该测量工具结构合理,内容符合健康促进原理,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可靠的信效度(4个分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均大于0.70,且小于总量表;总量表和4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0.822~0.874,且P<0.01),同时因子两两间均处于中等程度相关,说明各因子之间相对独立,是构成总量表的不同因子),可以为公务员心理压力教育的评估、相关研究及体育锻炼缓解心理压力的相关研究提供测评工具;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公务员心理压力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位级别的显著差异,因此,建立了公务员心理压力的性别常模、年龄常模、文化程度常模和职位级别常模,该量表常模的建立,可对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公务员人群心理压力状态进行评定,并以建立的常模标准科学地制定其运动健身方案,经过运动健身方案的实施,检验其运动健身效益,达到科学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需求理论,建立量表工具,以适合青少年体育健身运动心理需求满足感的测量。方法以苏浙沪3省市部分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了《青少年体育健身运动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感量表》,对该量表进行了探索性、验证性因素分析、复核效化与测量不变性检验。运用正式问卷对3省市7 96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制订了常模。结果该量表包含自主性、胜任感、关系感3个因素,共计12题。量表经探索式及验证式因素分析,从数据量化整体上提供了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组成信度、区别效度和聚合效度。经过测量不变性与复合效化检验,量表具有稳定性和预测性。通过多元方差分析,所调查对象健身运动心理需求在年级和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该量表是测量青少年运动心理需求的有效工具;年级和性别常模建立不仅为健身运动心理需求量表的有效性提供支持,还可广泛服务于我国青少年体育健身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时间、频次、强度及锻炼内容等4个影响因素作为因变量,选择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后心理效益作为果变量分别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对心理效益的影响力度,为今后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健身处方的科学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体育锻炼与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了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都高于国内常模;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高中学生相比差异存在着显著性;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出现心理不良反应的明显高于高中学生;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由差到好排序为:二年级、一年级、三年级.提出运用体育手段加强学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灾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是治疗地震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6,(4):107-114
目的:了解南京城区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现状,及人口学变量、体育锻炼等因素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得分的影响。方法:应用自编的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随机抽取的南京市城区60岁及以上的1108名老年人进行测查,评定其人口学变量和是否参与体育锻炼对其自测健康得分的影响。结果:(1)老年人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其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都处于良好状态;(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原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体育锻炼等对其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和总体健康得分都有显著影响;(3)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对老年人生理健康和总体自测健康得分影响较大,婚姻状况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影响较大,体育锻炼因素除对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影响较大外,对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总体自测健康得分也都有一定影响。结论:南京市城区老年人健康得分良好,不同特征老年人之间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年龄和婚姻状况因素是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因素是保护因素。我们要重视"非在婚"状态老年人的社会关怀与支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心理一致感概念的提出、界定、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特点和差异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影响青少年心理一致感的压力源和普遍性抗拒资源因素,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青少年心理一致感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抽取了辽宁省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4 628人,以调查辽宁省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行为,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辽宁省青少年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校内外课余时间的行为选择均以功课为主,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较重,直接影响课余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安排;辽宁省青少年校内外体育锻炼的参与度不高,学校体育教学与校外体育锻炼的契合性不强,体育锻炼的时间比较分散,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较少;个体主观因素、家庭经济因素、社会导向因素是辽宁省青少年生活方式及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8所城市(6个地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中国青少年课间及午休活动方式选择、"1h"日锻炼计划、家庭作业耗时、校内外课余时间支配、周末及节假日活动安排、锻炼方法的适用性、体质测试的严整性、赛事举办频次、场地器材满足度、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的支持度等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及年级差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认识与方法、习惯养成、外部条件及课业压力是妨碍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6个制约因素,它们带有鲜明的性别、年级、地缘位置、学校特色及地区差异性,其中,上海(华东)6个因素的制约力最弱,沈阳(东北)制约力最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优势比(OR)天津(华北)第一、沈阳(东北)第四、上海(华东)最差,这一事实确证了6个影响因素只是制约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的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参与选择模型变量17个,影响力列前8位的依次为锻炼兴趣、锻炼动机、不同年级、体育奖、学校体育特色、健身的认识度、健身方法的适用性、体质测试的严整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人们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在人的整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也就成为健康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重点课题。本文对我国近30多年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综述,以期了解和掌握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研究特点与问题,进而为提高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参与意识的因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调查和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呈下降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探究制约我国青少年锻炼参与意识的因素,并提出对策,旨在为提高青少年体育参与意识,促进其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环境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因素是制约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本文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政策和经济环境几个方面来分析。试图找出影响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研究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入手,运用《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等心理测验方法和模糊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数学方法,探讨了大学生的体质水平与心理健康因素,以及影响体能发挥的相关心理因素内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新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通过问巷调查法以及因子分析法,对女性大学新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解,找出影响女大学生新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7大因子,分别是体育知识因子、个体客观条件因子、个体意愿因子、心理因子、体育锻炼习惯与技能因子、外部因子.设施因子,并且提出要充分重视可以控制与改善的因素,引导其发挥积极影响;注重对体育知识尤其是运动保健知识的传授,大力宣扬“健康第一”观念,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气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体育锻炼不够、睡眠不足、营养不够和精神紧张等,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为体育教育改革和学生健康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大学生的“大健康”和终身体育教育提供一种建议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杨进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08-410
以武汉音乐学院学生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运用因素分析法及定性定量结合法,分析了影响武汉音乐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的关键因素,结合大学生体质监测标准,采用实验测试、系统分析等方法,建立武汉音乐学院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系统,以评价系统为依据确定危险因素预警和干预措施制定,以期为此类艺术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质监测与干预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合肥市公务员体育锻炼动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能力动机"因子方差贡献率最大(30.92%);而不同性别公务员在社交动机和健康动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拥有强健的体魄、保持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技能、良好的社会关系、增进与朋友的感情和友谊这五项子动机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相关部门应宣传体育锻炼的多元化功能,根据不同性别的特点开展相应的锻炼活动。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10500名新疆维、哈、蒙、柯、锡、塔、回7民族(简称“新疆7民族”)成年男、女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近1/3的人群因各种疾病而住院,病因尤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为最多。究其原因:参与体育活动项目比较单一,而且民族传统项目非常少,锻炼时间总体偏短。客观上与新疆7民族成人工作忙、家务重、无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等因素有关,主观上反映出对体育锻炼与健康重视程度不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以宁波市高职在校的大二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针对影响学生体质的身体形态因子、机能因子、素质因子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以求为改善、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教学体系和课程改革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温丙帅 《湖北体育科技》2013,(12):1044-1046
通过对苏南地区高校教师的健身意识和身体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找出影响教师健身意识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专业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制1-5分的综合问卷,对5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健康环境、疼痛、对生活的乐趣、业余生活、处事能力、恋爱、时间支配、卫生保健服务、行动能力等因素及其满意度影响。提高体育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应重点对健康环境、疼痛、对生活的乐趣等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