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浙江省,因爸爸妈妈出门做生意或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孩子已达26.3万人,这些孩子因此而多了一个名字——"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温情,但在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下,他们重获欢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薛鹏  龙大彬  何锋  莫胜华 《教师》2014,(27):23-23
"留守儿童"是社会对于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在家的孩子的一个新称呼,这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湖南省桃江县武潭镇八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有700余名学生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校留守儿童比例大,因此老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们交流。通过交流、分析、归纳,我们发现建温馨校园、当温心老师、做温情同学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利于学校构建留守儿童新家。  相似文献   

3.
感谢学生     
我们班上农村留守学生多,有些外出务工的家长怕孩子在家受苦,给孩子的零花钱比较多,于是有的学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为了让他们学会理财,我定下了这样一条规矩:星期天晚上他们到我那里"存钱",然后每隔三天取一次钱.  相似文献   

4.
李彩纫 《教书育人》2013,(23):20-21
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只能选择让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那么,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学生也与日俱增,继而产生了"留守学生"问题。"留守学生"群体由于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的生活、心理和教育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  相似文献   

6.
我曾是爸妈眼中的"宝贝蛋",可现在他们都外出打工了,只留我一人在家。做家务,自然就成了我这个留守孩子的"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7.
王婷 《中国德育》2013,(24):50-51
上会中心小学地处茅山老区,经济相对落后,多数年轻家长外出打工,多为祖辈在家照顾孩子,致使学校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8.
给“留守孩子”一片蓝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艳 《湖南教育》2005,(7):38-39
“留守孩子”——没爱的孩子像根草由于监管不力,缺乏关爱,“留守孩子”绝大部分学业与身心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1.监护人对“留守孩子”的学习介入太少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父亲或母亲要承担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父母外出由祖辈监护的,祖父母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孩子”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孩子”的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是夫妇。据调查,在我们学校,因父母外出而独自在家生活、学习的留守孩子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内外应为留守孩子构筑“爱的港湾”,形成社会关注、学校关心、人人关爱的温馨氛围,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也越来越多,造成在家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一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们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平时的行为习惯,甚至于家庭教育,都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要差的多。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也越来越多,造成在家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一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们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平时的行为习惯,甚至于家庭教育,都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要差的多。  相似文献   

12.
李艳香 《教师》2013,(19):40-40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现代,打工浪潮造成农村"孩子在家上学,父母外出打工"的状况。留守在家的儿童们,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肩负着让每一个儿童都享受到平等教育的重任,理所当然应让这些儿童健康成长、享受温暖。那么,怎样让这些"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务工人员进入城市从事各种各样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在家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在教育这些高中留守学生的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笔者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高中留守学生教育途径——导师引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同伴教育。该途径在两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导师选择对象突破科任教师范围,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本校与学生有直接或间接亲属、亲戚关系的教职工作为高中留守学生的导师;二是实现导师、学生自己、同伴共同教育高中留守学生,这既符合实际情况,也提高了高中留守学生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正>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原来劳动力不能外流,发展到农村大批强壮的劳动力进城,谋求发展,脱掉贫穷的外衣。农村大批强壮的劳动力外出,这样无形中给农村孩子的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大批孩子在两三岁时就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温暖与教育,由各自的公婆管教。故此,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家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守在家,并且需要亲戚照顾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伴随着一个个"空巢"家庭而来的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不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只能选择让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那么,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17.
苏炳艳 《学子》2013,(7):86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十分普遍。他们远离父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只给留守在家的孩子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不能给孩子更多的照顾、关爱。孩子们由于长  相似文献   

18.
1农村高中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通过对两所农村中学的教育调查,迫于生存的需要,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孩子与普通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这些"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教育上存在一些问题。1.1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夫妻同时外出打工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形成隔代教育现象。而这些老人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一般一年回家一次,最多两次。在家时,父母就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给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进行探析,试图改变留守儿童不容乐观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广东海陆丰,任教于一所农村中学。刚来到这个南方临海小镇的乡村学校时,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和不适应。这个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几乎是计划生育的盲区,一般的家庭都有五六个孩子,多的有七八个。为了生计,许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孩子在家缺乏管教,大多顽劣成性,有着"留守孩子"的一切特征。受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普遍不太重视教育,学生流失率很高。许多家长连普通话都听不懂。他们送孩子上学的初衷仅仅是"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