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十分丰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要坚持把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内涵;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做到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2.
刘奎林 《成才之路》2012,(35):I0005-I0005
第三十五讲现代思维方式与科学发展观(一)现代思维方式和科学发展观是紧密联系的。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实现由传统思维方式到现代思维方式的转换。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现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发展,并被党的十八大确立为指导思想的。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通过对加快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以科学发展为理念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践行"两个加快",彰显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德育的人本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哲学基础。当代德育对人的理解方式由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换,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理论动因;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德育现代化的需要则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实践动因。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明确提出和全面落实,以及德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使得当代德育人本转向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价值取向,人本德育应不断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其中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十分精辟:"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当成自己的核心任务和本职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更好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文章立足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实践,探索建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分析了高职院校在认识管理模式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创新、四个坚持以及五个转变,以图更好地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在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强调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这无论从其理论内涵还是实践经验来说,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一、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一脉相承;二、科学发展观具有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既包括过去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突出了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注重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国燕 《文教资料》2008,(32):85-87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实质上是马克思唯物史现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诠释.发展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世界观回应,标志着我们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是与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和荣辱观相统一的世界观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坚持“以人为本”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更高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是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认真学习,使我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有更深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处理好社会各类矛盾。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遵循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来,"以人为本"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缘由、科学内涵、实现路径和意义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是分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树立起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全方位的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让它在成为教学和科研基地的同时,也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6.
发展动力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从以人为本、改革开放、自主创新、和谐文化等方面,论述当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发展思想。孔子的“仁”为以人为本奠定了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仁民爱物的传统环境伦理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源采;孟子的“仁政”强调重民,要求“制民之产”,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资扬弃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和挑战。妥善应时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之一。多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阶段应当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破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日趋综合必然要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现代社会的人才观对于大学生培养的规格、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势必要求在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高校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积极探索和拓宽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法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行动指南。法治是有效规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法治理念、立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必须坚持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