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麦琪的礼物》一文有这样几句话:“……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总觉得这种掂斤拨两的交易未免落个吝啬的恶名,当时羞得脸通红。”此外,还有如下的例句:1郾“……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应多一些宽容,在小事上不要掂斤拨两的……”(《有爱的天空不会冷》,《读者》2000郾9)2郾“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在同学们当中不要掂斤拨两地计较,而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理解》,《青年文摘》1999郾3)3郾假如有朋友,务必是知己,交人难呀,不能在小事上掂斤拨两而影响朋友之间的友情。(《无知己》,《散文…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大家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把《大学语文》这门课作为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开设一学年。《大学语文》课,从开设到取消,到再次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在哪里?这门课是否应该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一套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应具有哪些特点?编好一套《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有怎样的一支编写队伍才比较合理?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部分专家、教授(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  相似文献   

3.
"微"教育     
《人民日报》曾刊文《我的同桌是总理》.照片上有七张面孔:坐在最后一排的总理和他前几排附近的六位学生;有六副眼镜,包括一副老光眼镜.学生们写字时都是低头弓腰,眼睛几乎贴近桌面.只有温总理一人,年近七十,坐姿正确,腰杆笔直.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数学文化》主编,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汤涛教授  相似文献   

4.
2003年第11期《咬嚼字》中有《小木牌的变迁》一,中有“每天上班路过,见到这块小木牌,我总有被人当头断喝的感觉”一句,这里的“当头断喝”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我和县里的十几位自然课教师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年会上观摩了一节《蚂蚁》课,回校后又看了一节本校教师上的《蚂蚁》课,故叫:“洋”《蚂蚁》、“土”《蚂蚁》。对于蚂蚁之课,有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共收小说二十五篇,其中有十二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呐喊》有:《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有:《祝福》、《在酒楼上》、《孤独》、《伤逝》。这些小说,反映的思想和表达的内容都和作的人生经历有关,作试图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暴露社会现实生活的矛盾。当然,“我”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能等同于鲁迅,只能说有鲁迅先生的影子。现就鲁迅小说中“我”的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杜老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一文里:"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的"驾"是否应为"架"?我个人认为,此句中的"驾"是作为量词用的。我翻阅《新华字典》时,发现字典中对于"驾"的三个注解中,并没有作量词用一说,而字典中"架"字的注解就有":量词,多指  相似文献   

8.
美国文学史上有霍桑的《红字》,翻译家霍克斯也有“红”字的烦恼,此红字非彼红字,此霍氏亦非彼霍氏。要说霍克斯的“红”字,首先要谈谈《红楼梦》的“红”字。红字与《红楼梦》、贾宝玉,甚至曹雪芹本人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周汝昌曾指出:“……《楝亭诗钞别集》卷一页十五有‘咏红  相似文献   

9.
一、进行教材开发研究,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教师积极进行教材开发研究,以市场需求、地方经济结构发展为导向,根据教学实际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做出改革或调整,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改进,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学校拥有了一批由我校教师主编且正式出版的文化和专业课教材。原子能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高职院校复习教材《语文》、《英语》、《数学》及同步练习教材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广东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高职高考复习教材《数学》,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共9本;暨南大学出版正在出版的教材有工学结合《语文》、《英语》、《数学》三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在出版的教材有《AUTOCAD快速入门与考证》、《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能实训教程》、《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共7本。  相似文献   

10.
卢锡泽 《新作文》2022,(1):56-57
一、读《庖丁解牛》也,非《养生主》也 我们学习《庖丁解牛》,印象深刻的有"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有庖丁"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解牛神技;有庖丁解牛的"三种境界";有超越技艺层面"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解牛之道"……这些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美国教育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特...  相似文献   

11.
作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历来都是重要的内容。那么 ,课程改革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要求如何 ?这是中学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 ,我们将国家教育部二OO一年四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与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作一比较 ,便可知晓。新《语文课程标准》与目前正在实施的《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有较大的差异 ,具体表现为 :一、新《语文课程标准》较之《大纲》对初中作文有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标准》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十一条标准 ,《大纲》只有六条 ;从字数上看 ,《标准》“写作”部分用 3 86个…  相似文献   

12.
理解"新新人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坦率地说,当新新人类在商业炒作的喧闹中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给予它特别的关注。笔者一直认为由商业炒作而火起来的作品不会有多高的文学价值。但是后来发现不少人津津有味地谈论这类作品,并且又听说了查禁《上海宝贝》的消息,倒是勾起了我的兴致,因为我知道,凡是查禁的东西常常有它特殊的意义。后来我就找到《上海宝贝》阅读,此后,又读了卫慧的《蝴蝶的尖叫》、《像卫慧那样疯狂》;棉棉的《糖》;刘燕燕的《阴柔之花》以及魏微的《情感一种》等。读过之后,我既不像有些假道学那样以为有伤风化而痛心疾首,也不像有些另类姿态的人那样而陶醉沉迷。我觉得这里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发表了孙如明《高考作文评价应淡化或删改“有文采”》(以下简称“孙文”)一文,认为近年来套话作文的流行与《考试说明》将“有文采”纳人作文评价标准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强悍”一词最早见于《魏书·李苗传》:“陇兵强悍,且群聚无资。”义为“强横勇猛”.多指人。我们检索了二十四史电子版,共发现“强悍”用例22例,其中《魏书》1例、《北史》1例、《新五代史》2例、《新唐书》2例、《宋史》3例、《金史》4例、《元史》3例、《明史》6例。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强悍”一词使用的频率呈递增趋势。22例中有21例均表示人的强横勇猛,然“强横勇猛”的意义也有了扩大到其他领域的迹象.仅有1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读完《江苏教育》(2004.9B)"争鸣"栏目中的《好课拒绝"彩排"》一文后,颇有感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彩排"的耗时耗力深恶痛绝。如今,我想说的是"好课需要'彩排'"。  相似文献   

16.
崔颢的《黄鹤楼》是精美绝伦而又通俗易诵的唐诗经典之一。《黄鹤楼》传诵之初,李白登斯楼尝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一首《黄鹤楼》竟让绝代诗仙称首,实在是一个奇迹。于是唐代以来的接受者围绕《黄鹤楼》及其影响,展开了热烈争论。一部《黄鹤楼》的接受史也因此可以一分为三:一是由《黄鹤楼》的影响史引发的"影响的焦虑";二是"崔颢体"的提出及美学阐释;三是崔李"优劣论"中表现的"批评的焦虑"。从"影响的焦虑"到"批评的焦虑",是《黄鹤楼》和《凤凰台》接受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经典接受史中较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本针对成年人的漫画杂志———《视觉21·漫时代》,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创刊,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受到了众多成年读者的青睐和喜爱。而且,不仅是漫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已成为动画片的忠实观众,无论是美国大片《狮子王》、《怪物史莱克》、《海底总动员》,还是日本长篇动画片《小叮当》、《蜡笔小新》,也有一些成年人,则会在J·K·罗琳的《哈利·波特》儿童系列丛书以及菲利浦·普尔曼的儿童小说《黑暗物质》中找寻欢乐。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那些原本属于儿童的娱乐作品突破艺术上的局限性,而吸引了大批成年人的眼球呢?结论并不…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25课《古诗五首》第一首《使至塞上》一诗的课下注解,有两处似有疑问,解释似乎过于拘泥旧解、不够准确。有必要进一步考证,使解释更为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题为《跳水》的文章,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成为世界文  相似文献   

20.
西周、春秋时期,与言相关的教育有言教育和言礼教育。言教育培养学生直接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言礼则是西周、春秋时期的一种政治外交活动。言礼教育建立在言教育的基础上,是对诗书运用于社会实践而进行的教育。这两种教育都贯穿广义的诗、书教育,到了孔子,这两种教育便融于对《诗》《书》《礼》《乐》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