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功用主义伦理学属于目的论伦理学,它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但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可上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快乐论和幸福论。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将功用主义伦理学分为古典和现代两种理论形态,这似乎是在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但这种观点的一个明显缺陷就是:它只承认功用主义是快乐论和幸福论的一个较为晚近的形式。如若承认功用主义是古希腊时期快乐论和幸福论的一个较为晚近的形式,那么就等于承认了功用主义伦理思想是由古希腊时期的快乐论和幸福论思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历史事实。因此,功用主义本身无论如何改变其理论形态,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快乐论和幸福论所主张的快乐或幸福等核心概念。因此,将整个功用主义分为前功用主义、古典功用主义和现代功用主义等彼此关联的三个发展阶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儿童观是教育理念的基础,儿童观的演变必然会导致教育理念的变革。历史上儿童观大致经历了由成人主义儿童观到自然主义儿童观再到人本主义儿童观的发展历程,相应地教育理念也经历了由按照成人的方式教育儿童到教育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一致再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变革。依据对儿童观发展规律的分析与推论,即将出现并已初见端倪的儿童观是复杂性儿童观,由此应采取丰富的富有弹性的复杂性教育。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人的妇女观可以从古希腊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等塑造的女性形象中得以反现。古希腊文学中女性形象由“女神”至“女人”再到”女奴”这一衍变历程,勾画出了其妇女现倒金字塔式的嬗变轨迹:最上面一层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尚武精神、女性生殖崇拜和女性美崇拜;中间一层乃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美崇拜与贞操现;最底层则为奴隶社会阶段的贞操观。  相似文献   

4.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总体看法。数学观是不断演变的。数学观的发展经历了从绝对主义数学观到可误主义数学观以及建构主义数学观三个阶段。数学观的演变给数学教育极大的启示,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把握数学观的深刻内涵,领悟数学是一种文化,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把握数学思想方法,鉴赏数学美和追求数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教育无一例外是追求育人的教育,无论教育的过程是多么的复杂多变,但教育“尊重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活,追求人的自由”的宗旨却始终不变,这是一种爱的教育,也是奉行“行知兼善,爱满天下”的至善教育的价值取向,从这个角度讲,至善教育是让小学生体验到爱的教育。 一、“至善”教育的内涵 “善”有三层涵义:一是善良,指人的品德;二是美好,指人的状态;三是善于,指人的能力。“至善”的“至”有“到”和“极、最”的意思,而产生了“追求善、达成善”以及“善的极致”两个内涵,至善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能力。至善教育要求教育要对学生呈现出内心的善良,要尊重、理解、关爱、宽容学生,要对教育奉献,对学生负责,而这个要求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爱和快乐,并能将这种爱传递到日常生活中,让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本原得到弘扬。至善教育的理念既契合了陶行知先生“行以求知知更行”的知行合一学说,又是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相融,是求善与至善的交相辉映。因此,“至善教育”就是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养育善心,崇尚美好,追求卓越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16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经历了从马克思到邓小平,从一国到多国的曲折探索。只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首次从三个层面完整准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当前在如何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首先要看到探索社会主义历程的曲折性与长期性:其次要完整全面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最后要批判地看待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7.
数学认识论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数学基础研究的角度看,数学认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数学基础主义的“确证”观到庞加菜、皮亚杰等人的数学的“发现”的认识观,直至数学社会学理论中所强调的“确证”与“发现”相结合的数学认识观。数学观有由“绝对主义”向“可误主义”或“拟经验主义”转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从架构主义到行为主义的渐变过程,其中贯穿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内容、不同技术水平的认知与实践活动。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直至作出相应完整的定义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从视觉运动到视听教育再到程序教学的演变,从系统技术改造教育技术再到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反映出教育技术从一个运动发展到一个领域和专业的演变过程。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受国外教育技术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教育技术界发生了教育技术观念的大转变,从“媒体观”向“系统观”过渡,教育技术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普遍形成。  相似文献   

9.
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具有不同的国家观,不同国家观引领下又产生了关于国家职能差异的看法,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国家观分歧的哲学根源在于国家是“善”和“恶”的分歧。  相似文献   

10.
功用主义(Utilitarianism)又译为功利主义,是一种在西方影响巨大的伦理学说。其原则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以行为的实际功效或利益为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这一学说起源于希腊的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主义,在培根和霍布斯的伦理学说中也有体现,18世纪的哈里森·孟德威尔和斯密对其都有一定的发展,至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由边沁和穆勒最终将其建立成一种系统的有严格论证的伦理思想体系。要深刻地从学理上剖析功用主义思想,就必须从功用主义嬗变过程中把握其脉络,从边沁到穆勒的思想演进是这一过程的重要阶段。一、把快乐观发展为幸福…  相似文献   

11.
政治伦理实践论是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以公民和城邦两个层面的主体为政治伦理实践的实施者;以维持城邦制度和对幸福、至善的追求作为政治伦理实践的目的;将公民教育和制度安排作为政治伦理实践的手段,实现了其思想自身的“完满”和“自足”。  相似文献   

1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代表之一.海子的创作从浪漫主义跃上介于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之间的层面之后,不仅确立了诗歌创作的风格,也注定了命运的路径和福祉指向.因而从审视命运的视野中,从与众多诗人的比照中,从生与死瞬间的转圜中,可以较深层次地了解海子的这首诗:叙述了"别处"才是海子命运的福祉.  相似文献   

13.
"乐"(yu埁)是一种艺术形式,乐(l埁)是一种精神境界,乐(yu埁)与乐(l埁)相通而不相同。孔子崇尚音乐艺术的尽善尽美,使个体体验到超越于肉体之上的精神快乐,即"安贫乐道",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而庄子崇尚"天籁",从而进一步"体道",使个体得到濠鱼出游从容般的快乐,因而带有更多的自然色彩和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4.
林丹 《教育发展研究》2007,29(12):46-50
"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根源.事实上,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他所经历的职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还需要一个基本前提--教学欲望.教学欲望与教师自身教育经历、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的个性密切相关.然而,"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职业观目前还只能是一种追求和理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达成只能是一种有限行为.  相似文献   

15.
关于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西方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西方自我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发端于古代,以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和亚里士多德“实现幸福”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形成于近代,以康德的“道德主体性”和费希特的“自我完善”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深化于现代,以杜威的新教育观和罗杰斯的“学生为中心”教学观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为代表。  相似文献   

16.
康德认为斯多亚派和伊壁鸠鲁派在道德和幸福关系问题上的争论陷入了二律悖反,于是从"至善"入手,试图将道德与幸福在超验世界统一起来,以此来论证德行为和幸福关系的真理性.康德之"德福一致"观点认为,在实践领域,道德和幸福是统一的,是至善--完满的善.康德所言之至善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并非渺不可及,对于人类而言是有其现实可能性的.  相似文献   

17.
道德及其生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德目、德性、德行,它们共同构成了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三种表现形态。道德是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德目通过调节人际关系,避免人际冲突,缓解人际矛盾,使人们在道德活动中获得自身幸福。德性通过节制个人欲望,帮助和配合他人,协调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幸福的关系,使人们在道德活动中不仅获得个人的自身幸福,而且获得社会的整体幸福。德行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处理好生活幸福与道德完善的关系,使人们在道德活动中不仅获得个人幸福、他人幸福和社会幸福,而且实现自我完善、他人完善和社会完善。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迅猛的财富增长并未给人们带来幸福感的相应增加,这导致经济学和心理学都开始反思和探讨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对两门学科历史的回顾表明,现代经济学和心理学都背离了学科建立伊始时追求幸福快乐的初衷,而积极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则标志着这两门学科向“快乐”方向的回归。目前,经济学与心理学在对幸福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和对快乐计量指标的开发上都体现出合作和互补,且此趋势正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的“幸福”旨趣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个体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的根本旨趣所在。然而,现实的教育实践却往往被"功利化"、"工具化"和"技术化",成为实现效率、数量和速度等"工业化理想"的工具,成为传授知识、讲求功用的"技术"之学。事实上,不管教育以何种形式和程度迷失了路向,归结到一点上,都可以说是对个体幸福的背离。因此,教育需向"幸福"还原,回归个体幸福这一根本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20.
"诗意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却使人越来越远离这一理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该改变人的意识,改变旧有的环境教育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美育。生态美育对改变人类以物质生存为中心的生存方式,提升人生精神境界,进入人与自然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生态美育的根本意义是对人生存境界的提升。这种提升具体表现在:使人由单一和谐走向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由暂时的、一过性的快感享受走向持续的、长久的美感体验,由注重单一结果走向生命过程美的追求。广泛开展生态美育,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诗意生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