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取消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前的星号,这预示着该考点正式列入考试范围。  相似文献   

2.
知彼知己,一发而中“的”2005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范围总体保持稳定,但有局部调整。今年的《语文考纲》除了对各题型的赋分没有规定之外,突出的变化是考点有所增加,写作体裁范围扩大。新《考纲》显示,去年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等内容,今年已列入考查范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新增考点就是考查重点,考生既不必过多考虑试卷框架的变化,也不必被新增加的考点牵着鼻子走,因为,从《考纲》对考试…  相似文献   

3.
一、呼应《考纲》变化,调整试卷结构《考试大纲》、北京《考试说明》、上海《考试手册》是高考命题及师生复习的依据。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考试大纲》的变化之处有两点:一是取消了统一的试卷结构,对试卷结构不再作硬性安排,其目的是“给单独命题省市以更多的自主权”;二是把几项考试内容重新列入考查范围,即“文学常识”的三项内容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整个《考试大纲》的考查点已没有加星号之处了。这既是扩大省市单独命题自主权,增强命题灵活性的需要,又是强化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呼应《考试大纲》,今年高考语文试…  相似文献   

4.
对照2004年和2003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可以看出有四点不同: 一、标点符号列入了考试范围。今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去掉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前的“*”号,把标点符号列入了考查范围;要求能够掌握七种点号和九种标号的  相似文献   

5.
能够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张文海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科说明》中关于文言文阅读部分的第三款,是要求“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所谓“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这是一个限制条件。要了解这些特殊句式,也不是要求孤立静止...  相似文献   

6.
问:2005年高考复习为什么必须重视文言句式?答:文言句式是文言文区别于现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现代人阅读文言文的一个主要障碍。正因为如此,原全国统编教材在“单元知识和动用”中安排了2个专题进行重点训练。历年的《考试说明》也都把它列为考查内容,并在1996年——2000年连续5年考了文言句式。只是从2001年开始,这一考点在《考试说明》和以后的《考试大纲》中加了“★”号,作轮空处理,于是文言句式逐步淡出了考生复习应考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涉及两个能级,一是A级识记,二是D级表达应用。共包含9个考测点: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③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⑤辨析并修改病句;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⑦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近三年来,除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直未列入考试范围,2000年“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未列入考试范围外,其余考点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包括考试内容、题型、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等,惟一的变化是在各学科考试要求上有所创新。语文:强化语知考查,作文仍是话题今年高考语文调整重点在语知部分,一是重新要考查标点符号和熟语,二是文言文阅读题数减少、但增加文言文翻译试题,三是适当增加现代文阅读和古诗鉴赏试题的难度。此外,语文科目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等5个知识点将不单独设题考查考生的识记能…  相似文献   

9.
2005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取消了“学常识”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今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继续把“学常识”列入考试范围。现对2006年高考语试卷中的“学常识”题透视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建军 《新高考》2007,(1):10-11
《考试大纲》对文言特殊句式这一考点的表述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能力等级为B,2005年起列入了高考范围。考纲中"文言句式"的类型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虽然  相似文献   

11.
2005年《考试大纲》内容的调整,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固定的试卷结构被取消;2.删去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和“识记文学体裁常识”等知识点前面的星号;3.删去了“古诗文阅读”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前的星号;4.“写作”考查要求的表述性词语有两处作了变更。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大纲终于取消了加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前面表示“不列入本年度考试范围”的“*”,这非常正确。因为这一部分本足文言文所以为文言文的重要和主要因素,且实际上已出现在试题之中。现在既已列入考试范围,就应认真加以复习。如何复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呢?我以为应从“搞清概念”与“掌握规律”两方面着手,在这两方面下些功夫。  相似文献   

13.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取消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前的星号,这就预示着该考点正式列入了考试范围。为了使广大考生在对此考点的复习时收到更突出的效果,建议把握以下三条策略:一、吃透考纲考卷,把准考查走势  相似文献   

14.
2003年语文《考试说明》作了少许调整,具体说来:一、考查形式较“稳”(一)题型与2002年高考试题相同,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多题型(多选、填空、简答、作文等)。(二)分值:第I卷为45分,第II卷为105分。(三)题量为26题。二、考点内容“稳中有变”(一)稳定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古代诗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与前几年一样,仍是必考点。(二)变化点:1.文学常识的三项内容前全部加了星号,不列入2003年高考考试范围。2.文言虚词减少到18个(在原来的考标上去掉了“矣…  相似文献   

15.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取消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问的句式和用法”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现对2005年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句式和用法”题透视如下: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4套试卷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两种:1.单独设题进行显性考查。如北京卷、浙江卷和重庆卷,题型均为选择题。其试题及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考试大纲》取消了“文学常识”考点前面的星号,文学常识由此被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一部分省市高考卷也立即对此做出了回应。下面结合今年高考出现过的试题进行分析点评,以期对考生们的来年备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一、2005年高考语文新动向为了适应分省命题的形势,2005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原则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了几处调整:取消了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以及各个题型的题量及赋分值规定,与此同时又摘掉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的“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以及“古代诗文阅读”的“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前的星号,写作条目上把“常用应用文”改为“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即表述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取消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前的星号,预示着该考点正式列入考试范围。为使考生对该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考试说明》解读2003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在去年基础上作了少许调整,似乎变化点多,但动作不大,总的呈现下面趋势: (一)格局求稳,三点不变一是题型相同,第Ⅰ卷为客观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主观混合题型,有多选、翻译、填空、简答、作文等;二是分值相同,第Ⅰ卷为45分,第Ⅱ卷为105分;三是题量相同,仍为26题。(二)稳中有变,二稳七变1.二稳:《考试说明》中继续保持两个星号不变:一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意味着:①第一大题仍然不考标点符号;②第三大题仍然不考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20.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已经有五年未列入高考语文考试范围,教师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淡化了对标点符号的教学。所以,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