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际法透视下的日军"慰安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二战期问曾对其所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野蛮、残酷的从军“慰安妇”制度,违反了国际法和有关的国际惯例,是一种国际性的犯罪。但至今,日本政府对这一问题都缺乏深刻反省和清算,对原“慰安妇”的赔偿要求更是再三拒绝承担法律责任,令世人震惊。  相似文献   

2.
日本慰安妇制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战争期间,日军慰安妇制度自1932年“上海事变”发轫,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契机获得发展,慰安所和慰安妇遍及中国各地,日军慰安所可分为永久性,次永久性和临时性慰安所三种类型,而慰安妇女则多来自于日本,朝鲜和中国。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实施了罪恶的慰安妇制度,中、韩、日等国数十万妇女作为日军的性奴隶惨遭蹂躏。中国抗战文学中有一批慰安妇题材的作品。就作者而言,既有作家,也有学者、记者、高级将领等各色人等;就文体而言,既有小说,也有旧诗、纪实文学和歌剧等多种样式;就内容而言,既有慰安妇血泪生活的写照,也有慰安妇反抗与觉醒的礼赞;就思想倾向而言,既以民族主义为主导,又与国际主义、人道主义适度结合;有的作品还坚守着五四以来的启蒙传统。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历史研究》编辑部、《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3月30日至4月1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美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150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愤怒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慰安妇”——军队性奴隶制度,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相似文献   

5.
二战时期,日军的慰安所有各种类型,而日军直营的慰安所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日本国家控制、军事性奴隶制度的特征与性质。在日军占领上海、南京的过程中,华中方面军、上海派遣军曾积极指挥建立慰安所,军队直接经营的慰安所也在中国各日军占领地涌现。1938年1月在上海建立的杨家宅慰安所,就是上海派遣军兵站直接策划设立的,军医麻生彻男的回忆录《从上海到上海》与《每日新闻》记者千田夏光的《从军慰安妇庆子》,记录了该慰安所的建立过程和许多细节。史料和研究表明,二战时期日本政府及其军队运用国家机器推行军事性奴隶性质的"慰安妇"制度,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日本某些政治家宣称的在日本找不到"强征慰安妇"证据的观点完全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6.
《教师博览》2008,(2):17-17
自多伦多史维会于3年前为安省中学教师制作一套关于二次大战亚洲史实的教材后。多伦多公校教育局在1月30日通过动议,鼓励辖下的中学教授有关二次大战“慰安妇”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党对"三农"问题的历史认识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革命时期、1949年至1978年及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三农”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成败休戚相关。现阶段,党在处理现实中的“三农”问题时,要形成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基础,要充分贯彻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要在农村大力宣扬“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下一代》2001,(Z2)
日本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是世界妇女史上最肮脏、最惨痛的一页。最近,日本政府审定通过的历史教科书对“慰安妇”问题只字不提,妄图篡改历史,掩人耳目,逃脱罪责。大量的事实证明,“慰安妇”问题是日本侵略者对世界妇女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当年“慰安妇”的幸存者,一刻也没有停止向日本政府讨还公正的说法,讨还她们被践踏了的青春。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和”的思想的另一层面,即作为策略义涵的“和”具有化解人际分歧与仇怨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德报怨”、“以直报怨”和“仇必和而解”等思想光辉。策略“和”的思想试图通过“东方的哲学去解决世界的问题”,倡导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仍然是当今世界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四合院”与中国人“亲人天伦”融为—体,与中国人儿女恋情化成一片,与中国人心目中最深最重的情愫不可分割,是最动人、牵情的“诗意”性建筑空间,也是中国入世与自然和谐共存并导向入世深醇友情的最具“诗意”的建筑空间。“四合院”中保藏着每个人奋斗的遗痕,是励志的空间设置,又是守志的预留空间。当代中国实施“四合院原则”也有利于“中国式养老”。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日军对滇西妇女的性暴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滇西沦陷区的各族妇女遭到了日军士兵的残暴迫害,很多少数民族妇女被强征作慰安妇,受尽了屈辱和劫难。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次发生在东亚地域以朝鲜为圆心的战争。中国两次都是以援助朝鲜的战略方式卷入战争,并成为战争中一方的主力,其对手主要是以日本为基地的日军或美军。甲午战争,中国以强敌弱而惨败沉沦;抗美援朝,中国以至弱对至强而能克敌复兴。强败弱胜的不同结局,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对朝鲜、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其相互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沈佳颖 《历史教学问题》2020,(1):123-129,168
从日本1938年4月生效的"特别志愿兵"制度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抗日战争期间共有10余万朝鲜人参加日军,其中有将近3万名加入了日本侵华部队。这些朝鲜人入伍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普遍在部队里受到日本官兵的歧视。另一方面,中国抗日军民和媒体也密切关注着敌军中的朝鲜籍士兵。部分报道反映出当时许多中国人不太了解朝鲜籍日军,有些误会甚至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14.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兵站"一词源于日语,是日本军事后勤近代化的产物。日本在引进近代欧洲后勤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陆军战时后勤体制——兵站体制,这一体制在袁世凯编练新军的过程中传入中国,并在"民国"军队中得以继承,在概念及相应的职能上打上日本兵站的烙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建立了兵站,并结合自身需要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交通运输保障组织。现代以来,中外兵站的职能趋于一致,均重视平战结合、综合保障和联勤保障。  相似文献   

16.
孟晓 《怀化学院学报》2012,(12):123-124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实行文明开化,国家开始重视女子教育的发展。到明治中后期,女子中等教育首次被纳入日本国家教育体系;大正时期女子中等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一时期的女子中等教育,对后世日本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中汉奸的种种通敌叛国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日军的攻略行动和对占领区人民的统治,是导致清朝抵抗日本侵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和惩处汉奸,但效果不佳.甲午战争中的汉奸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为了打通滇缅公路、策应中国驻印军在缅北的反攻.同时也为了收复滇西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失地,在滇西人民和盟军的支援下,集中16万人的兵力,发动滇西大反攻,于1945年1月将日寇彻底赶出滇西,并胜利与中国驻印军会师缅北.滇西反攻是中国军队与滇西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典范.滇西反攻以最先收复国土载入史册,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