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梅清姿神韵,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有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又有孤高亮节,不同流合污之品格,所以又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但在中国的传统名花中,梅花是后起之秀,不像桃李、芍药、荷花那样显眼。"《离骚》遍携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到了两宋时梅花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爱梅和咏梅已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相似文献   

2.
梅清姿神韵,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有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又有孤高亮节,不同流合污之品格,所以又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但在中国的传统名花中,梅花是后起之秀,不像桃李、芍药、荷花那样显眼。"《离骚》遍携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到了两宋时梅花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爱梅和咏梅已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相似文献   

3.
梅是中国的名花之一。中国人欣赏名花,不仅仅在于赏形、观色,更注重于花的文化特质,如香、韵、意境、联想等,因此中国人欣赏名花,达到了超一流的水平和非凡的境界。在全世界,这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哪一个民族是可以比拟的。在中国人的赏花意趣中,有“比德传统”,如《爱莲说》称莲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有“比兴手法”,如《诗经·摽有梅》以“摽(落)梅”比喻女子已到结婚的年龄。而遐想、联想与拟人化的极致发展,积淀为独特的中华花文化体系,如梅、兰之清香远溢,坚贞不屈:竹之虚心有节,四时青葱;菊之傲霜怒放,高雅宜人……梅兰竹菊被美誉为花中“四君子”,是中国人美德、雅趣的象征。而“梅”位居“四君子”之首,古往今来咏梅的佳作成千上万。历史上,宋人尤喜咏梅,特别是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问世后,有宋一代,骚人墨客竞相咪梅,百态千妍,争奇斗艳,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这里选编三首宋人咏梅诗,请读者吟咏之,鉴赏之,以期步入一座清幽雅致的小园,让一股清朗之气充盈于你的胸怀。  相似文献   

4.
程杰教授专著《梅文化论丛》今春在中华书局出版后,承著者及时惠赠,得以先睹为快。我把书中主要论文拜读一过,并对其他文章略事浏览。读后总的感觉是,这是有关梅文化论析的一部力作,系在我国花卉题材文学与花卉审美文化研究中的出色成果。  相似文献   

5.
梅与腊梅     
那么腊梅究竟指哪种花呢? 近日读报,看到选登的一篇学生作文,内容写得挺好,赞颂梅花的高洁品格,题名却标作《腊梅》、显然有些误会。腊梅究竟指哪种花呢?有人说梅花也可以叫腊梅。大致想来,似有道理。在我国的传统名花中,梅  相似文献   

6.
梅素以民族之魂被中国人民喜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首,梅的起源与发展,梅的习性与栽培以及梅花的应用构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梅文化,成为中国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它已成为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精神追求的目标。梅花独先天下春,花中气节最高坚。它以广阔、丰富、深邃的内涵,构成独特的文化形式。中国是梅的原产地,梅类资源丰富,种植地区广泛。出土文物证实,中国育梅历史在四千年以上。  相似文献   

8.
竹子属禾木科竹亚科植物,与梅、松一起被称做“岁寒三友”,又和梅、菊一起被冠以“四君子”的美称。其家族庞大,功用甚多,我国很早的《竹谱》记载30种竹的具体用途。竹子渗透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愈是发展,人们对竹子利用的范畴愈是广泛。中国文化中的竹意象斑斓多彩,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南京决定梅为市花逾十一年。一、梅是中国第一名花;二、梅在南京的状况;三、关于南京市花(梅)今后的发展战略与内容。四、关于南京市花(梅)经济利用的若干方面。五。关于南京的梅文化。  相似文献   

10.
《〈梅葛〉的文化学解读》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彝族优秀文化"梅葛"已由口耳相传到书面整理出版,到对"梅葛"理论研究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梅葛",传承"梅葛"优秀文化遗产,打造"梅葛"彝族文化名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