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是由张继刚编导,藏族舞蹈家卓玛表演的藏族舞蹈。藏族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一个分支,属于一个区域性的舞种。将藏族舞蹈《母亲》系统引入高校舞蹈课堂进行尝试性的教学,突出了学校舞蹈教学的民族特色,使学生在学习藏族舞蹈文化的同时了解藏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
藏族舞蹈是西藏人民生活的缩影,是藏族近5000年历史发展的文化沉积。藏族舞蹈所特有的审美特征与舞蹈特点是西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探讨藏族舞蹈的风格特.量及其在表演中的把握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查贝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41-142
藏族历史悠久,居住区域广阔,由于受古代唐、南昭、西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劳动生产、风俗习惯的差异,民间舞蹈形式极为丰富多彩,风格韵味各有不同。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动作刻画上,表现在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之不同,而增添了地域的文化色彩。舞蹈《弦歌悠悠》从藏族舞蹈风格特征、藏族舞蹈动作特征、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等方面给了我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由于生活的环境和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藏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原有的幼师舞蹈教学之间的矛盾,产生了认知冲突,阻碍了藏族学生学习幼师舞蹈的积极性。发挥藏族学生特有的优势和基础,合理利用藏族民俗舞蹈元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针对藏族学生的基础能力与幼师舞蹈教学之间的差距进行补缺教学,加快藏族幼师生舞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形式,舞蹈的发展、演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藏族舞蹈起源于高原,是藏族人民勤劳勇敢、对抗自然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因为内地西藏班(校)生源的特殊性,藏族学生从雪域高原来到内地求学,怎样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学习、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藏族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非遗舞蹈的传承无疑是有效的途径,随着对本民族非遗舞蹈的认识加深,藏族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倍增的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张淼 《华章》2012,(26)
我国56个民族拥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而舞蹈艺术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承载着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的艰巨使命.藏族舞蹈教学始终作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一大训练体例,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训练意义.本人旨在通过藏族舞蹈“屈伸”这一动作,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剖析藏族舞蹈中“屈伸”的重要性,也借此呼吁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在整体教学过程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探讨了藏族人民的美学理想,研究了藏族类传统舞蹈的神韵、姿态、动作、节奏。藏族人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并吸收外来的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藏族舞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吸收印度佛教文化,同时以民族审美的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使舞蹈艺术更好的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实证等方法,对甘肃藏族传统体育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甘肃藏族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以舞蹈、角力、竞速、合中、体能、武艺、智能和游戏八大类民族体育项群。这些藏族传统体育就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反映了甘肃藏族历史发展轨迹和文化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由于藏民族生活环境独特,因而创造了具有雪域高原特色的灿烂文化,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藏族舞蹈从原始苯教初期,到藏传佛教时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并因地域不同而分为许多不同的教派形式,期间宗教的影响至关重要,藏族舞蹈和藏族乐舞成为了藏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陇南文县境内的铁楼藏族乡内,聚集着一群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是白马藏族,白马族所处位置地势险峻,山大沟深,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交流很少。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特点,白马族的民间舞蹈就是其中最具特点的文化瑰宝。傩舞、火圈舞、甘昼、麻昼、拐疙瘩等众多舞蹈的表现形态展现了细腻中带有粗犷、柔婉中又带有强悍的白马藏族人对祖先的敬仰、对自然的崇拜、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本篇论文从白马藏族舞蹈的表现形态入手,简单介绍各种舞蹈种类的表现形态,重点分析形态中包含的文化精神,探究白马藏族舞蹈的存在价值和对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董旸 《考试周刊》2010,(29):48-48
舞蹈是一种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一种轨迹,是民族思想感情、宗教信仰、劳动生产、经济发展、审美观念、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精华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世代生活在我国西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藏族舞蹈,则是藏族传统文化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探讨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藏族历史上 ,舞蹈艺术在藏族人民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同样 ,民族美学也给舞蹈以强大的生命力 ,并世代流传。藏族酷爱自己的文学艺术 ,具有宗教色彩与风格的舞蹈艺术 ,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藏族土著舞蹈集中和多方面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在藏族舞蹈中以人模仿鸟兽再现画面的原始拟兽舞蹈 ,其模仿动物的舞蹈神态逼真 ,惟妙惟肖、独具风格 ,形成独有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斗争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的民间舞蹈,为藏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并世代相传。藏族人民通过这些歌舞来体现他们的审美情趣、社会理想。通过藏族传统舞蹈——"锅庄"舞的动作、姿态、风格、身韵,多侧面、多角度地探寻其内部规律和审美特点,揭示藏族"锅庄"舞蹈真正的、内在的本质特点,以便更好地把握古老民族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资源丰富。随着青海地区旅游经济的日益发展,藏族原生态舞蹈资源也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对青海的旅游发展和藏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青海藏族的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的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8.
民族民间舞蹈是承载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原始与自然的沉积、人类净化的印记及人类文化的储存。藏族民间舞热巴舞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藏族古代灿烂舞蹈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运用数媒手段将其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可促进美育数字化发展,搭建民族文化互鉴互赏、交流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藏族人民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的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藏族地区被誉为“歌舞的海洋”,繁花似锦的的藏族舞蹈,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蹈风格与特点的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各藏区舞蹈的异同点,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挖掘藏族舞蹈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使我们既能更好地表演好藏族舞蹈,又能使其与时代合拍,为社会精神文明服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和把握藏族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进而能更好的继承藏族舞蹈,寻求更好的方法,在创新的同时兼具民族特色,从而使藏族舞蹈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向一个新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