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福建省女子乒乓球队队员为研究对象,对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力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高度集中并且灵活转换4种不同类型注意力的能力;运动员注意力的集中受到外部环境和运动员内在身心因素的影响;事物凝视训练、抗干扰训练、注意力转移训练、放松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
冰球运动员注意力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结合冰球运动实际情况,对冰球运动员注意力的定义、形态及对比赛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同时总结归纳了一些提高冰球运动员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如利用手表、计时器进行集中注意力训练,采用想象训练、放松训练提高注意力控制能力,旨在帮助教练员增强对运动员注意力训练意识,提高冰球运动员比赛注意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谈射击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力集中训练,就是让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受任何外来影响和内心杂念干扰,始终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当前任务完成上的训练。目前,注意力集中训练越来越受到广大射击教练员、运动员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射击运动实践出发,对射击运动员注意力集中训练谈点浅见。1 注意力集中与流畅自如状态 在运动竞赛中,由于项目不同对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要  相似文献   

4.
一、对集中注意力的训练运动员只有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才能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达到提高训练和竞赛效果的目的。这就需要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安排运动员在外界干扰比较严重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运动员通过意志努力,集中注意力完成技术动作,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以提高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求8周舒尔特方格练习法对射箭运动员注意力及成绩的影响,以期为射箭运动员的注意力训练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山西大学射箭队队员2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8周传统训练并接受舒尔特方格练习)及对照组(8周传统训练)各14名;经8周训练后,比较两组注意力量表统计结果和传统弓排位赛成绩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在8周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注意力集中能力、转移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运动员注意力指标和实验前无显著性差异。(2)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赛成绩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射箭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尔特方格练习法能够有效提高射箭运动员注意力,从而提高射箭运动员的项目成绩,相比于传统训练方法,提高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运动员2010—2011年陆上训练和雪上训练(冬训前后)的注意力、应激、训练状态、赛前情绪4项心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特征及心理状态。结果发现:运动员陆上训练和雪上训练心理状态是有差异的,不同性别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心理状态呈现出不同特征;运动员的注意力处在一般水平,经过冬训注意力有所提高;经过冬训运动员的应激状态均有所改善,男队员改善明显,冬训后困扰男队员的主要为比赛所带来的压力,而女队员则主要为生活遭遇和运动损伤的压力。大部分运动员的赛前状态良好,一部分运动员存在轻、中和重度的心理疲劳。结论:对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进行心理状态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对运动员采取的心理调节策略、方法应具有鲜明的个体性。  相似文献   

7.
对击剑比赛中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和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影响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因素,总结出注意力控制训练的方法,以期为提高击剑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对业余体校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观察,从少儿运动员兴趣、注意力、自信心与意志品质、技术以及专项身体素质的培养或训练等方面入手,归纳分析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各方面的训练(或培养)方法及注意事项。研究显示: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须把握少儿身心发展规律、注意力的变化规律及训练需求,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丰富训练的内容、形式、方法及手段,明确训练任务的目的,及时调整课堂氛围,定期组织参观高水平的训练与比赛。  相似文献   

9.
花样滑冰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史燕今  蔡伟滨  赵金平 《冰雪运动》2007,29(3):29-30,34
为使运动员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之中,通过对花样滑冰运动员进行放松、表象、集中注意力以及模拟等心理训练,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和自我调控能力,为花样滑冰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学娣 《体育科研》2005,26(4):50-52
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和手段及训练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指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具体内容:引导运动员的兴趣,树立正确目标,注重运动员的注意力、意志品质及个性和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在实施心理训练时应重视运动员生理和心理负荷的同步提高。技、战术训练要结合队员赛场上的心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足球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足球运动的训练效果,合理评价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用FCM测定细胞凋亡率、Bcl-2基因蛋白表达、Ca2+浓度及相关免疫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强化训练后血液淋巴细胞Ca2+浓度、细胞凋亡率、CD16+56+显著降低。认为强化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少量细胞发生凋亡是机体剔除受损细胞的必然。Ca2+浓度、细胞凋亡率、免疫参数CD16+56+等指标是综合分析运动员机能状态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中国女子冰壶运动员选材、训练和竞赛提供专项认知心理学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以国家队女子冰壶运动员和黑龙江省男女冰壶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认知能力方面对女子冰壶运动员心理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动级别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注意力集中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时间知觉、深度知觉和动作记忆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训练年限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手腕稳定度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注意力集中能力方面上显著低于男子冰壶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武术运动员血液尿素氮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武术运动是个传统的体育项目,在运动训练中的形式和方法与其它的体育项目有所不同。已知氨是机体会成尿素的原料,当肌肉在进行大量地运动时,通过丙氨酸的形式释放氨,氨的释放量即血液尿素氮的浓度与运动训练对人体的刺激程度成正比。对武术运动在不同的运动形式或内容下与血液尿素氮的浓度关系,我们在对优秀武术运动员的测试结果中得到:运动密度或运动强度越大,次晨的血液尿素氮浓度越高,与他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排球训练中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通过对国内外模拟训练的案例进行分析 ,并对排球模拟训练方法进行必要的探讨和研究 ,以期寻找出它与排球训练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和本质的联系 ,并初步提出具体的训练步骤。  相似文献   

15.
运动训练对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中小负荷的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和IL-1β含量的影响。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并在运动后期施加2周的心理应激,测定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和IL-1β含量。结果显示:①经过2周心理应激后,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②经过8周运动训练后,30min运动组和60min运动组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质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30min运动+应激组和60min运动+应激组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高于应激组,皮质酮含量明显低于应激组。说明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减少内源性皮质酮释放,使血液中IL-1β含量升高,维持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免疫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科学训练演变的历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在古代,运动训练与医学初步联烟;(2)在近代,运动训练向科学训练过程;(3)在现代,科学在运动训练中大量运用,科学训练不断发展。历史证明,科学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以科学技术理论为依据,进行运动训练手段、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由某一不科领域的专家或教练唢动用科学技术理论具体实施。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训练模式。凭经验摸索或通过模仿别人的方法进行训练的作法已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阐述了心理技能训练的定义与效果。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现状表现为: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领域;所用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主要为表象训练、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和目标设置训练;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法、心理测量法和文献资料法等。针对冬季运动项目的心理技能训练研究论文数量偏少,所涉及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较少,研究缺乏理论导向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领域的拓展,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创新,研究方法、设计和评价指标的丰富以及自身理论的建立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胡胜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51-51,53
本文通过综述几种常见的力量功能训练方法,为提高运动训练成绩和大众体质健康健身服务。近年来,力量训练方法越来越多,有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训练。常见的力量训练功能训练有振动训练、PNF训练、悬吊训练、超等长训练、本体感觉与核心训练。力量训练通常与速度、敏捷、耐力和反应训练密切相关,适时加强与力量有关的素质练习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保持运动成绩,以力量为基础的功能训练衍生出来多种训练方法,本文对这些方法梳理和总结,为后人研究学习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陈萍高原训练计划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陈萍高原前、中、后训练的运动强度、运动量和训练方法的研究,探讨了陈萍高原前、中、后训练方法、计划安排的特点。研究表明:陈萍高原训练的特点是上高原前强度小,训练量大,主要采用持续跑的训练方法;上高原后训练量略有减少,经过两周的适应期后训练强度增加,并以混合氧训练为主,主要采用间歇跑、重复跑等训练方法;下高原后的前一周以一般耐力训练为主,采用持续跑的训练手段,赛前的专项训练以无氧为主,运动量减少,在训练手段方面,主要采用间歇跑、重复跑为主,兼有氧耐力为辅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