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中国民族音乐基本上由宫廷音乐、人文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构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传统的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曲五大类,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上下五千年,所谓中国文化,乃是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始于封建社会,其精髓在于中国古代文人传承下来的诗歌音乐。中国古代文人音乐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表达出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对理想的追求,抒发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艺术追求的崇尚之情。中国古代文人对音乐的创作和追求,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对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为背景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探讨。  相似文献   

3.
道教作为中国宗教,提倡一种形而上的,超越物质手段的,纯主观的艺术。道教音乐从使用场合和用途分,可分为课讼音乐、斋醮音乐、民间道曲三类,创造出独特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力量和追求。因此,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需要我们持续的传承下去。本着传承和发扬中国民间音乐之精髓、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尝试让传统民间音乐走入幼儿固音乐活动,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让幼儿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更获得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高,从而体现幼儿艺术人格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艳 《成才之路》2011,(4):59-59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族音乐中,古琴音乐独树一帜,她不但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象征,她所表现的文雅的曲风、高远的意境直接影响了整个中国音乐的民族特性。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全球需要和平,社会需要和谐,  相似文献   

6.
与西方古典音乐相比较,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着一些非确定性元素,如带腔的乐音、弹性的节拍节奏、渐变的速度和留有可变空间的传承方式等,它们基于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和哲学基础,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作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研究者正不断完善着新的治疗理论,探索着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历史与作用,提出了应进一步重视、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功用,提高其在音乐治疗中的地位,使其不断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5,(7):21-24
从区域音乐研究的角度梳理梅州地区的仪式音乐,其中传统仪式音乐中的"歌"与"乐"体现的是客家人的族群认同,而新型仪式音乐中的"歌"与"乐",体现的是客家人在当下中音乐审美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一、生活是音乐创作的素材 19世纪以来巴赫的《平均律》在音乐史上就被誉为“音乐圣经中的旧约”。巴赫诞生于巴洛克音乐时代的晚期,终生在教堂和宫廷中任职,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古老传统的影响,他的思想不可避免的打下了宗教的烙印,他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孙凡 《文教资料》2012,(5):63-64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文化和习俗上存在的巨大差异,世界上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对于中国听众来说,要领会西方音乐的内涵自然存在很大的难度,毕竟我们生活在与西方人迥然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文化传统和音乐生活氛围中,对西方音乐的体验和领悟还存在一些差距。  相似文献   

11.
道教是我国本土的民族宗教,是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孕育下生成的。作为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音乐,在它漫长、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集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之大成,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性,呈现出了十分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音乐自原始巫礼到先秦的乐教,经汉唐盛世的大量胡乐的传入,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的作用长盛不衰。文章主要从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出一些有关于音乐的例子,简要说明音乐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分析了通俗音乐中戏曲元素的使用,举例说明戏歌、京剧流行乐和中国风作品中戏曲元素的运用和变化,阐述了这种音乐现象的社会效果以及如何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4.
近五年国内对佛教音乐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佛教音乐的概念和功用、佛教音乐的发展、汉传佛教音乐研究、藏传佛教音乐研究、南传佛教音乐研究、佛教音乐的对比研究、佛教音乐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创新利用研究和从时间、空间不同的两个维度对佛教音乐进行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三言”申有许多作品涉及释道,该文认为某些鬼神崇拜、因果报应思想属于中国传统的封建迷信思想范畴,而非宗教观念从释道主题作品入手,分析其僧道形象和故事情节,可看出冯梦龙对释道的不同态度,并试从其个人经历、思想体系中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诞生于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的天台宗,作为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其佛宗思想体系不仅直接影响了之后建立起来的三论宗、华严宗、禅宗等宗派,而且其用于各种仪轨的佛教音乐也对其他宗派的仪轨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天台宗佛教音乐所形成的宗教、历史、社会背景等以及佛教音乐的特征对天台宗祖庭国清寺的佛乐文化进行初步探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移植改编中国传统乐曲是中国钢琴音乐的一大典型类别,而知名作曲家陈培勋的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蕴藏着浓郁的民族风格,是民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融合的典范。本文以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卖杂货》作为研究对象,对广东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佛教音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音乐是"弘法之舟楫"。佛教音乐是一个法门,是修行的法门,是普度众生的法门。佛教能使人走入善境,至美至善。  相似文献   

19.
音色是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电子音乐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新音色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民族吹管乐器音色随着电子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被作为个性音色运用其中.本文旨在从其音色本身特点出发,探讨在电子音乐创作中该音色的个性制作,最后基于不同音乐特征对音色色彩产生的影响及差异,探讨吹管乐音色在具体电子乐中音色创作规律,从而为民族吹管乐在电子音乐中更好地运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多民族、多文化的世界,需要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以中国民族音乐为本,弘扬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了解学习世界音乐文化"是中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原则。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观"需重视:转变教师观念,改革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尊重审美规律,用美的音乐来说话;紧扣时代脉搏,融入时代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