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日本是一个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农业生产到农产品流通一整套的理论和体制。本文通过对日本农产品市场的三级管理体制、批发市场流通体制和管理体制的介绍,总结了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提供了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零售时代产品、物流、服务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的背景,研究电子商务对农产品流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实施路径,对于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精准化、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拓展高价值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文章在界定新零售时代、电子商务和农产品流通等概念、综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现状、模式和瓶颈。认为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不仅存在着进出壁垒高、流通效率低、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还受到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农产品跨境贸易逐步升级、城市管理加速规范等外在动力,驱动着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文章从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和集聚经济效果的形成四方面构建了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了新零售时代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农产品流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并针对新零售时代农产品流通业可能面对的挑战,提出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实现精准化服务,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法规推动新时代农产品流通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拓宽高价值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3.
夏青 《华夏星火》2013,(1):38-39
2012年以来,农业市场信息工作在农产品市场流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农经》记者了解,目前鲜活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数量占到商品总量的70%左右;已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300多个,在区域布局上实现了产区和销区全覆盖,在市场类型上实现了综合和专业互相补充,在经营范围上实现了种植、畜牧、水产等农产品全涵盖;启动洛川苹果、舟山水产、定西马铃薯、赣南脐橙、牡丹江木耳等批发市场建设.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农贸市场等零售终端为基础,以连锁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为先导,以期货市场为补充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目前所处现状及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农产品的物流体系结构进行了剖析,并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流通、农配中心、第三方物流市场和可追溯系统,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等方面,对黑龙江省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免除蔬菜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开展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和扣除试点等政策。这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维持价格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能否收到实际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当前,农批市场蓬勃发展背后,一些新的行业问题也在逐步显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免除蔬菜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开展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和扣除试点,清理和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和超市的收费等政策。这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维持价格稳定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在塑造农业产区线上线下融合、生产流通消费高效衔接的新型农产品供销价值链;带动农产品、带动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新手段,赋予产区新动能。青海农产品类型丰富,质量优质,但囿于交通条件、宣传营销条件、规模化和标准化条件等制约,优质农产品无价、无市情况突出。本文在对电子商务要素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青海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思路,以期通过电子商务的内部要素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快青海农产品"走出去",促进城乡的进一步衔接和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盛夏 《华夏星火》2010,(7):22-26
农产品批发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后,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下,一路高歌猛进,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到目前为止,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近3万家,  相似文献   

8.
浅析电子商务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农业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发展农业是永恒的话题.电子商务是一项潜力十足的工具,通过电子商务来发展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当前农产品流通不畅,交易手段比较单一,常导致资源配置不到位等现象.本文将阐述农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好处、现状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电子商务及其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何找到一个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和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实现农产品最高价值的必然要求.分析了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物流配送体系的内涵、意义及发展状况;介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几种经营模式以及物流配送体系模式的涵义及特点;对发展好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物流配送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行业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电子商务网上购买的模式广泛应用,农产品行业的发展也有了更大的机遇。本文主要通过对农产品的特点与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运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提出的这些问题能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翁华斌 《大众科技》2014,(4):182-184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给产业形态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电子商务是新生的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广西农产品资源丰富,应该紧抓机遇将电子商务这股新生力量注入农业流通领域,解决广西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柳艳秋  朱方长 《科教文汇》2012,(30):133-134
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具有产业集聚性带动的外部规模效应、强大的科研支撑能力、科研与市场的紧密对接等明显优势.在农业推广服务中形成的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经营模式、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农业展会模式、农民培训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利燕 《大众科技》2012,14(3):247-248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恭城农业资源短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科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恭城现有的科技支撑体系无法满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阐述了恭城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鲁意 《科技广场》2012,(2):28-30
农超对接是国家为了发展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实施的一个工程,是为了解决前一段时期出现的卖菜难、买菜贵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农产品有效流通的方式。虽然"农超对接"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被人们提出来,但实际上,距离完美实施还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刘家成  钟甫宁  徐志刚 《科研管理》2022,43(12):135-143
生产性服务带动创新是今后农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理解其作用机制及适用条件意义重大。以水稻和玉米生产外包服务为例,考察农时约束下环节作业的“时间规模”对外包服务供给的影响,进而讨论服务带动型创新模式在粮食生产不同环节的适用性。耕整地、播种、收割环节由于有效作业窗口期较长、环节作业时点相对固定,且不同地区的作业时点依纬度变化呈现先后顺序规律,环节专业化作业的“时间规模”较大,从而服务带动型创新模式具有可推广性。而病虫害防治环节作业时间紧迫,作业时点固定性程度低,不同纬度地区作业时间前后相继的规律性较弱,使得该环节专业化作业的“时间规模”过小,外包服务供给不足有其必然性,服务带动型创新模式在此类环节应用的有效性较低,未来技术研发及土地规模化、连片化提升空间规模和分工生产率差是这类环节外包服务向更高水平方向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梁杰  高堃  高强 《资源科学》2021,43(8):1589-1604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依据山东、河南2省6市小麦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农地禀赋效应调节视角下外包交易成本、农业隐性生产成本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①市场容量、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是外包交易成本的重要表现。市场容量的扩大可以降低单位面积外包交易成本,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提升;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的增强会增加外包交易成本,阻碍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提升。②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和农业劳动机会成本是隐性生产成本的重要体现,二者均会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提升。③外包交易成本、隐性生产成本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影响会受到农户农地禀赋效应的调节。在外包交易成本方面,农户农地禀赋效应会削弱市场容量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强资产专用性和交易不确定性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阻碍作用;在隐性生产成本方面,农户农地禀赋效应会增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促进作用,削弱农业劳动机会成本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促进作用。④农业外包市场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市场,而且是一个具有身份特征的情感市场。培育农业外包市场,需充分考虑和尊重农户的农地禀赋效应。  相似文献   

17.
张权  吴海燕 《科教文汇》2014,(22):226-226
农产品行业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电子商务网上购买的模式广泛应用,农产品行业的发展也有了更大的机遇。本文主要通过对农产品的特点与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运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提出的这些问题能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魏来  陈宏 《软科学》2007,21(5):68-71
介绍了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和农产品企业采取电子商务平台的制约因素,根据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从上游协会、中游"E-Agribusiness"企业和下游超市等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电子商务平台给整个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垂直协作体系带来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服务站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信息服务站这一概念。详细说明了信息服务站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基于信息服务站构建了C2B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并探讨在平台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发展与土地非农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发展需要土地,非农化也需要土地,势必造成农业与非农业互相争夺土地的矛盾。农业发展是土地非农化反过来刺激农业的发展。所以,农业发展与土地非农化之间是相互对立,又互相促进的。二者联系的纽带是土地产出的增长率,以及通过市场交换使土地利用方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