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建设一流学科中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培训体系为主题,针对培训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通过创新调研方法获取精准的培训需求。维护培训需求与学生仪器测试要求的一致性;设计迭代式培训流程,制定多维度的培训方案,实现培训体系的闭环管理;全方位保障培训的实施,通过建立互动交流平台、组建梯队的培训人员、完善培训资料(纸质材料、媒介手段、音频材料);遵循柯克帕特里4级评估模型,从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和成果评估4个层面上完成精准的培训评估反馈;补充文献支持体系、仪器设备维修体系、耗材保障体系、资金管理体系、学生助教等配套体系,优化长效性培训体系,从而达到重塑、建设、改革培训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员为中心,以职业技能为基础,是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这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树立校企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搭建合作平台;根据工种开发专业能力教学模块,满足不同层次培训学员的需求;注重培训时间的灵活,强调教师"双师"素质考核;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评价和评估体系,保障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制度设计为切入点,从理念、方案和实施三个层面详细阐述教学体系构建问题,并提出通过实施全新的教学管理机制、优化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估反馈体系等方面来完善其运行。  相似文献   

4.
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反馈与调节的功能。当前,教师培训效果评估处于初级阶段,工具与手段单一,评估体系缺失,专业性不强。需要教师培训机构切实重视效果评估,提升教师管理者和培训者的专业能力素质,有效运用培训效果评估的模式和方法,以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整合型”培训模式涉及到三个层面的整合:一是在目标层面对“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培训目标的整合;二是在规划层面对“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制定、培训团队与资源建设、培训实施、培训评价与反馈”等五个培训阶段的整合;三是在操作层面对“信息技术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化培训内容的整合;对“专家讲座、观摩研讨、实地考察、学员论坛、成果展示”等培训方式的整合;对“面向个体、面向小组、面向班级”三种培训策略的整合;对“组织管理、资源建设、网络平台、人力资源”等支持体系的整合.以“国培计划( 2010)——吉林省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为例,本文在实践层面探讨了“整合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国际文凭组织倡导国际理解和多元文化,注重中学项目与其他教育体制的兼容性,给国际文凭学校提供了创造性地实施的空间.项目以学生为学习中心,以平衡为基点,追求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程理念、体系框架和案例的引导,外部评估和督导的指导,以及培训和资源的支撑来推进书面课程、实施课程和评估课程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美国网络高等教育课程认证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自愿性认证.它旨在通过同行之间的合作来促进网络高等教育课程质量的持续提高,由马里兰网络教育联盟QW团队负责组织实施.《QM质量标准》仅涉及课程的设计,它随使用者的反馈及网络高等教育的最新经验而变.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网络高等教育课程认证的经验,在加强网络院校层面的质量评估与监控的同时,建立完善网络课程层面的质量评价制度.包括:从网络高等教育课程的不同侧面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网络高等教育课程专家在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网络高等教育课程评价的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大力推进不同高校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进而增强网络高等教育课程评价的质量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美国高校评估反馈有效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形式评估反馈有效性的特征及评估反馈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并从微观的视角以旧金山城市大学的评估再认证为案例,点面结合地分析了美国高校评估体系,以及其评估反馈有效性的保证机制,并展望了美国教育评估反馈有效性的保障机制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9.
谭丹 《教育与职业》2020,(3):104-107
文章在分析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存在阶段性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对此,提出要构建经管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模型,主要路径包括: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着力点,调整教学目标;探索实践元素融入课程的多种途径,更新课程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改革教学管理体系;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多角度进行教学绩效评价;评估学生的各个学业阶段,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效果反馈。  相似文献   

10.
校长培训学的理论背景与结构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长培训研究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校长培训规律的研究阶段,二是校长培训专业化的研究阶段,三是校长培训学的创立与研究阶段。我们将校长培训学建构为三个层面、六个研究方向的结构体系,即总论层面,以校长培训学原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基础层面,以校长学习论和校长生涯发展论为研究方向;实践层面,以校长培训课程论、校长培训模式论和校长培训评估论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通过高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的实践,提出了课程考核评价措施——"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过程考核(40%)+终结考核(30%)"。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了教师进行改革的热情,激起了"课程群"的评价体系推广,探索了一套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我国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始终围绕"素质"二字不断完善,但在高素质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课程建设滞后、"以文化人"思想缺失、教育方法缺乏艺术性、评价与反馈机制尚不完善、网络正能量引导不到位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素质类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解决课程之间交叉、重复和断层问题,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注重课程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注重网络舆论的引导,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价值引导等方面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进化"规律,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职课程结构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在系统论视角下探讨高职课程结构优化的必要性,提出目前高职课程结构存在固化严重,动态失衡,开放性、关联性较弱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试图以系统论要求的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原则为指导,从树立系统课程结构理念、确立课程结构的系统程序、完善课程结构的实施过程、改善课程结构评价机制等四个角度提出相关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标、结构与内容是组成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根据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以目标优化为起点,以结构优化为核心,以内容优化为途径,通过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将工作结构与课程结构、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相对应,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是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而持续改进的关键是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同时将三大机制的反馈结果作用于修订专业培养目标,促进毕业要求达成,以及课程体系的重新修订。  相似文献   

16.
根据“帮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与主张,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基于“帮学”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分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与新要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发现不同层次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互重叠,培养规格的表述与培养目标不匹配,课程体系构架与“五育并举”不对称,课程设置面向智能制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支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不尽如人意,以年级为单位的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指导同年级不同生源学生的教学需要。采取局部优化与整体优化相结合的策略,探索了人才培养目标从模糊到分级分层分类定位,培养规格从“知识、能力、素质”到“德智体美劳”分类分级表述,课程体系从“公专二分”到“五育并举”,课程编排从“过程式”到“平行式、交替式和螺旋式”,方案构成从“培养方案”到“范式方案+班计划”,方案执行评价从主观评价到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背景下,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了"PDCA+信息化管理"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提炼出课程教学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优化和教育信息化管理五方面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Smartpls3.0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管理对教育教学质量满意度提升作用较大,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反馈等因素对教育质量满意度提升的作用有限,进而提出有针对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言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应该从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考核上进行优化,选择有差异的教学模式,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了"一会三组"的"三三制"实训模式。在此模式下,遵循"调研职业岗位→分析工作内容→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设定学习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反馈教学评估"的完整流程进行基于校企融合的"工作坊"实训课程建设,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形成跟岗、适岗、顶岗三级课程体系,达到了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引领专业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