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贵州仡佬族民歌音乐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仡佬族民歌主要是以传统的口耳相传形式延续,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已濒临失传和灭绝的危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民歌文化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认识、了解和...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师院校依托特有的专业优势,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音乐文化的行动,即促进了地方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了受教育者人文、艺术素养,同时又挖掘保护和弘扬、传承了优秀的本土非物质文化,二者互为裨益,相得益彰。本研究以甘肃地方高校陇南师专为案例,研究地方高校依托课题研究、地方性课程开发、校园社团、艺术实践、特色专业培养,探索传承当地少数民族白马藏族傩音乐文化资源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师院校依托特有的专业优势,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音乐文化的行动,即促进了地方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了受教育者人文、艺术素养,同时又挖掘保护和弘扬、传承了优秀的本土非物质文化,二者互为裨益,相得益彰。本研究以甘肃地方高校陇南师专为案例,研究地方高校依托课题研究、地方性课程开发、校园社团、艺术实践、特色专业培养,探索传承当地少数民族白马藏族傩音乐文化资源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肩负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具备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独特优势。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高校应起主导作用,但同时注意与地方政府保持合作。地方高校选择科学合理的传承模式与路径,不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以此文化育人,培养出更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年轻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政府文化传播及地方文化产业事业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蒙顶山茶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的结合,在丰富音乐教育内涵和形式的同时,还能促进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的深入结合,实现地方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和传承,本文就以雅安蒙顶山茶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为内容,对其价值与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短调民歌是内蒙古自治区极富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品种,在民族民间音乐普遍遭遇传承困境的当下,如何将其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为其探索在高校中的传播与传承之路是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章立足巢湖民歌的艺术特色与民族风情,旨在进一步探索巢湖民歌融入当代地方高校公共音乐课堂的可行性,以期结合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方针,巧妙融入时代音乐教育的需求,为巢湖民歌声乐艺术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开辟声乐传承之路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各级教育部门越发重视地方音乐如何走进高校课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冀南地方戏曲"平调"为例,尝试突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也为我省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杜乡 《黑河学院学报》2023,(12):99-101+108
文化传承是高校主要功能之一,本土音乐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有义务进行传承和保护。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作为培养美育人才的重要阵地有责任将本土音乐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并将其传承发展。音乐教育融入本土音乐,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地方高校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地方音乐教材的开发,并应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示地方音乐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在传承创新和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和责任。本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是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应当发挥自身文化传承的职能,主动服务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通过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培养本土文化传承人才;通过加强高校学科建设,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发挥文化示范与辐射功能,多层面地推动本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传承创新成为高等学校的第四大基本职能。地方高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与地方政府地方文化传播发展各行其道的问题突出。地方高校肩负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具备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独特优势。在地方高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地方高校需要发挥关键作用,需要与地方政府加强校政合作,从而既有利于地方高校履行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职能,又有利于地方政府实现地方文化传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地方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音乐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音乐教学作为民歌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地方民歌传承与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将声乐教学和地方民歌传承工作结合在一起,落实地方民歌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福州方言歌曲在高职院校传承是当下学校教育与地方文化发展结合的重要命题。对于这项巨大且复杂的传承工作,高职院校可为福州方言歌曲的传承提供多元化的途径。其中包括课堂教学途径、校内活动途径、社会实践途径以及教育实习途径。有助于福建方言歌曲表演人才、教育人才的培养,拓展受众范围,并向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中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14.
滋养民族传统艺术之根本、有效传承和发展地方音乐文化、切实加强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高校应在这一工程中发挥纽带作用。培养高校学生对地方音乐的正确认识、传承实践和文化创新,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针对皖北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认为高校传承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增强民众文化素质的核心,是推动青少年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地方民歌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平乐疍歌是广西地方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平乐疍歌濒临消亡,高等师范院校在开展民歌教学与传承工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师资、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平台等渠道进行民歌传承探索,既能促进地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又能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公共音乐教育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区域音乐人才的重要力量,并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部分学科规划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特色课程建设还不能凸显文化传承特色,教师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轻理"的问题.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应优化学科规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特色教学,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强化教师培训,重视对学生的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7.
张磊 《学周刊C版》2014,(4):19-20
当今社会,各级教育部门越发重视地方音乐如何走进高校课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冀南地方戏曲“平调”为例,尝试突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也为我省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方高校具备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它们成为传承发展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园地。地方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能发挥其"存储库"、"加工厂"、"孵化器"的作用。实现地方高校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应从深化认知、选定项目、完善教学、开展理论研究以及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当下,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使多种文化元素发生碰撞、交融。原本相对稳定而变化缓慢的民间音乐文化,也受到城市文化的强大冲击与挤压,传统音乐的人文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口传身授"的传承环链显得越来越脆弱,"博物馆式"与"市场化式"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同样面临着失去精神家园的危机。学校教育作为当前大众获取文化营养的主要途径,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应主动参与到地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中来。传统的民间传承技艺与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承和发展我国多地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提高普通中学生的民间音乐文化知识素养,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责任。在调查分析陕北地区陕北民歌融入初中音乐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陕北民歌有必要融入地方音乐课程,并从教育的理念、领导的重视、教材的编制、师资的培训、课内外实施策略以及健全的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陕北民歌进课堂的的具体实施策略,已期丰富陕北地区普通中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发展传承陕北民间音乐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