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理论上探讨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我国的体育非营利组织刚开始发展,其管理不够规范,为保证体育非营利组织的5大特性及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功能,需要一种监督管理的约束机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从体育非营利组织评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入手,分析目前国内外有关非营利组织评估研究的现状,结合体育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和功能,从理论上分析体育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模式、评估主体和评估内容.研究提出政府的行政评估、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以及以业务主管部门为主的联合评估3种可行的体育非营利组织评估模式.相对应的评估主体分别是业务主管部门和媒体、专门为体育非营利组织建立的评估主体以及体育非营利组织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部门,其评估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与管理、组织的资源条件以及组织的工作绩效3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资金来源不足、人力资源匮乏、运营管理不善、性质与功能的异化等内部发展问题,外部环境面临着法律体系不健全和双重管理体制的制约。实现我国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健康发展应该增强资金筹措能力;广泛吸纳优秀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增强自身服务能力,提高公信力;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构建科学的非营利性组织法律体系;深化服务型政府改革,实现组织实体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市民社会对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界定市民社会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家、市民社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间的联系,指出我国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共性、代表性以及参与性几方面剖析了我国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非营利体育组织发展不成熟的现状,指出其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我国市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并就我国社会发展与市民社会发育作趋势性分析。研究认为,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趋势为市民社会的发育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由此将为我国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的发展预留出越来越广阔的空间,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将依托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美好前景,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我国群众体育工作评估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群众体育工作评估的目的意义,以及评估指标内容、评估方法和手段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我国群众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应包括群众体育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群众体育的基础设施提供情况、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国民体质监测情况、群众体育科学研究情况、群众体育的资金投入情况、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城乡体育发展的均衡情况、群众体育的管理考核机制、学校体育发展工作、群众体育人才资源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弱势群体体育工作开展情况、群众体育工作特色等13个指标内容.群众体育工作评估中指标内容的确定要切合实际,评估方法和手段既要能有效评估,而且要便于操作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内涵及现状。结果显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主体以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为主,评估内容包括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社会影响;政府获取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服务信息的途径包括考核材料、活动总结等;评估结果突出激励与约束、引导与示范、竞争与发展的作用。应加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绩效评估理论研究,实施服务绩效分类评估,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与运用,建立必要的服务问责机制,培育并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视域政府体育工作绩效“异体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分析政府体育工作绩效评估的意义,探讨政府体育工作绩效评估的指导思想和评估思路,针对目前政府绩效评估中内部评估的困境,提出了“异体评估”的概念,对政府体育工作绩效评估中评估主体的选择进行了全新的考量,确立了“人大核心评估主体”的思路,阐述了“人大核心主体”思路下政府体育工作绩效评估的开展——建立体育绩效评估委员会,建立科学、合理、全面、客观的政府体育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实施评估并使用评估结果督促相关体育部门(组织)改善工作,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市民社会发展滞后与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异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市民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的滞后现状,指出无论是从代表民众利益的相关社会组织的数量层面,还是从其行使社会功能的质量层面,均存在突出问题。认为,我国市民社会发展滞后导致非营利性体育社会组织的异化,具体表现为:非营利性特征异化,其营利冲动日趋强烈;现行"似官非官,属民非民"的自身属性异化;功能异化;公共性部分丧失;参与性发生异化。对我国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各政府间的纵向、横向的不同部门间存在“部门主义”现象,作为公共体育服务承接主体的体育社会组织在现实发展中偏离了其“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的基本属性。在政府转型中,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跨域性、跨边界性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应运用整体政府理论,进行跨部门协同供给。  相似文献   

9.
体育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产业高级化的内在动力,更是产业链升级和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需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展开对体育和文化产业融合的问题研究,尝试提出了人力资源融合(个人和组织的融合)、应用融合(技术和制度的融合)、功能和机构融合(产品和市场的融合)、潜在适应性融合等四条融合路径,系统分析了渗透模式、交叉模式和重组模式等三种融合发展模式,具体提出了政府管理、宏观政策、中观业态和微观主体的应对建议,以进一步推动体育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在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打破体育公共服务政府供给的垄断现状,提出体育公共服务的四个供给主体:政府及体育行政部门、非营利性体育组织、营利性体育组织、个人并对其服务领域做了界定。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法、分析法,对新兴的绿道体育与社区体育在产生时代背景、功能以及组织管理体制三个层面进行辨析,旨在丰富绿道体育理论。分析表明:(1)社区体育兴起以经济体制改革与社区管理体系建立为背景;绿道体育产生则是顺应低碳经济的时代理念以及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转型需求。(2)社区体育具有休闲娱乐强身、凝聚社区人心、传播社区文化与组织服务功能;绿道体育则有休闲、宣扬低碳、传播地域文化以及经济功能。(3)社区体育具有完善的市、区、街道、居委会四个层次组织管理体系;绿道体育组织管理还处于制度缺失状态。尝试将珠三角绿道体育组织分类为政府体育组织、企业体育组织与非营利体育组织,建议依据各类组织的构成、职能、作用,进行分类管理,并深化理论研究,以指导绿道体育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中小学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黑龙江省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根据各因素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风险出现率运用帕累托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黑龙江省中小学体育安全评价指标内容,建立学校、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解决学校体育运动安全问题提供可操作性的评价、预防体系,从学校指标、教师指标、学生指标上为评价学校体育运动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结构变化,以"单位"体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及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的单位体育管理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发展。对新形势下我国体育社团发展面临的机遇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政府职能转变为体育社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场化改革为体育社团发展创造了资源基础;民众广泛的体育参与意识为体育社团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体育的社会意义进行论述,认为:(1)竞技体育是宣言书,国家对竞技体育设立了长久目标,竞技体育取得的成就显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2)竞技体育是宣传队,竞技体育的发展向人民宣传体育文化、提供体育物质;(3)竞技体育是播种机,它在人民群众队伍内播下了体育的种子。同时,分析了竞技体育推进体育公共服务的作用,认为:(1)竞技体育组织制度具有借鉴性;(2)合理的竞技体育制度文化,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3)完善基础设施,为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4)高尚的竞技精神,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加坚实的壁垒;(5)竞技体育人才,是公共服务发展的促进因素;(6)丰富的体育活动,为公众拓展了社会视野。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及实践路径选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要正确面对城市与农村二元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格局,在不同地区实行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梯度推进,明确划分不同层级的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职能权限,追求多中心治理的供求均衡范式是体育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竞争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化机制是体育公共服务实践路径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行体育法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分布、评估与反馈机制等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构成要素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知现行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仍不够完善,存在场馆设施紧缺、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体育资源的城、乡地域性分布不合理等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大力鼓励政企合作模式等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民健康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健康第一”已成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而传统的组织观念、竞赛体制和管理措施制约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发展。从湖北省普通高校的群体工作的组织结构、竞赛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求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高校体育竞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是人类的盛事,体育是促进人类沟通的有效途径.以奥运会为契机,从产值内部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需求结构方面揭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并做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美体育教学在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内容方面的比较研究,阐述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一些做法有违于素质教育应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宗旨。因此,应借鉴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一些做法,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理论依据和内涵进行论述,对城乡体育发展的体制、财政投入、公共体育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差异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统筹城乡体育发展规划,构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组织管理一体化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融资途径等措施,推动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