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调查访谈了在第六届城运会比赛网球项目成绩排名前五名省市,包括湖北、河南、天津、安徽、北京等的一线优秀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对我国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征中的循环机能指标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分析,得出不同等级网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中的循环机能中有显著差异指标,旨在为促进我国网球运动后备人才选材以及建立机能评价标准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单一,培养体系不完善,构建多层次的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提高我国沙滩排球水平的前提.(2)依靠俱乐部培养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具有可行性,但在选材、训练手段和方法上有局限性.(3)通过俱乐部培养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可以解决训练经费短缺,优秀后备人才缺乏和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积极性不高等矛盾,同时它可以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效率,拓宽后备人才培养途径;(4)影响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外部激励因素、内在保障因素和科学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子冰壶队曾经夺得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男子冰壶队获得索契冬奥会第4名的优异成绩,但在近2年的世界大赛中比赛成绩不尽人意,对我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拉响了警钟。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冰壶项目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冰壶运动员训练的管理体制,冰壶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材,冰壶后备人才竞技训练效率与质量的评价,冰壶竞技后备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4个维度对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缺乏有效的专业管理部门,训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定期的评价反馈方法,教练员的科学执教能力亟待提高等是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省市冰壶训练管理中心,建立完整的冰壶后备人才梯队选材体系,加强冰壶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的教育水平与综合素质等促进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网球作为我国社会认可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其后备人才培养选材以及科学训练问题较为突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京山市湖北网球学校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材方式和训练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结果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未建立科学的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选拔指标体系,选拔方式单一;(2)训练内容未成体系,无个性化训练方案;(3)师资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师资数量和师资结构中年轻化倾向严重。对此建议:(1)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网球后备人才选拔指标体系;(2)鼓励教练员通过进修等形式提升执教方法和理念,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并尊重运动员的个性化发展;(3)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教练员持证上岗,并通过适当提高教练员的待遇两手抓的策略,以期激励更多优秀的网球人才积极参与到教练工作中。由此提高湖北省网球后备人才选材和训练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网球竞技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后备人才缺乏、社会关注程度较低、选材不够科学、经费缺乏等是制约我国女子拳击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但我国女子运动员所具有的吃苦耐劳品质 ,有利于我国女子拳击运动水平的提高。加强科学训练、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加强对运动员的医务监督和运动损伤的预防、增加女子拳击后备人才的储备等是提高中国女子拳击运动水平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靳辽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2):171-17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分析研究我国跳高运动目前的状况以及21世纪我国跳高运动后备人才的基本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跳高运动水平处于停滞阶段,其在后备人才因素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为:运动员的选拔途径单一,选材手段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跳高运动群众基础薄弱。后备力量成材率较低,教育系统训练资源短缺,难以建立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并提出我国跳高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数理统计和逻辑方法等,对四川省男子举重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多年系统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后备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参加业余训练的人数不多,分布不均衡;训练条件不够完善;基层教练员岗位培训机会不多,科学训练意识不够强,选材科学化水平尚待提高;运动员学训矛盾尚待解决;少年举重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机会极少,奖励机制不够完善。并对四川省男子举重后备人才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加强基层教练员培养,形成高水平的教练员群体;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基层训练条件;多组织和参加全国比赛,进一步完善教练员和运动员奖励制度;畅通运动员进出口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男子竞技网球水平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男子网球运动成绩、技术和心理及教练员等方面为切入点,提出相应对策:加快网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转换,提高网球运动员思想文化水平等综合素质,以科技为先导,因材施教,与国际接轨,同时提高网球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旨在为我国男子竞技网球的突破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男子排球后备力量调查及北京奥运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谈、体育测量和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男子排球后备力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不缺乏男子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的生源,排球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已初见端倪并正在不断地完善。建议以青少年运动员为主,挑选组建第29届奥运会集训队伍,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0.
赵丽 《拳击与格斗》2020,(4):111-111
网球运动老少皆宜,是对人们健康最有益的运动,开展网球运动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建设健康中国能起到独到的作用。网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在提高网球人口、增强整体实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中国网球的历史文化、选材体系、竞赛体系等进行分析,旨在对网球后备人才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