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课最大的特色在于活动、体验和分享,分享环节有时甚至比活动环节更为重要.这里的分享环节指的是学生对于心理体验的思考和交流,可以是经验的交流,也可以是感受的交流.然而,新手教师常常无力调控分享环节,给人留下心理课深度不够,热闹过后收效甚微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分享环节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最具有"心理味"的环节,也是决定一节心理课成效的关键要素之一。提高学生在心理课上参与分享的积极主动性的具体策略包括:教师示范卷入并自我开放,营造心理安全感;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建立合理的课堂考核制度;充分运用强化,及时给予鼓励;利用承诺与监督,建立信用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活动课程和发展性团体辅导[1].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通过团体活动体验、探索、反思和分享,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活动仅仅是手段,活动后的分享才是最重要的.不管采用何种新奇刺激的活动,若要让学生真正有所体验和感悟,还必须通过讨论分享.分享让学生将自己与他人的感受进行整合,从而产生新的领悟和发现.只有情感体验充分,讨论分享深刻,才能有效地将课上的感悟迁移到课下.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尽管很多教师设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学生也热热闹闹地参与了活动,但活动完之后却草草收场,由教师自己总结发言.我曾专门向一些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了解分享环节的操作经历,大多数教师表示活动过后学生个个低头不愿分享,这让他们很无奈,为了让课堂顺利继续下去,只好自己总结.这一现象的存在使得心理课失去了"心理味",变成一盘"活动"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4.
心理活动课的主要环节是“活动一体验一分享”,即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等,引发学生的体验、互动、反思和分享,从而对其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这其中的活动仅仅是介质和手段,活动后的分享才是最重要的。分享能够增加活动的价值,将活动的意义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上好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可以调动学生对心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师生联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达到规范心理课堂、追求教学有效性等教学目标。为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积极的"首因效应",设计四个教学环节:适切的导入活动,迅速建立师生联结;参观心理辅导阵地,解密心理辅导工作;师生平等共建契约,追求有效课堂辅导;三分钟分享不可少,聚焦感受、反馈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经验总结和教学案例分析,探讨如何上好体验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分别从教学环节的各个部分进行剖析,每个环节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体验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主要的构成要素有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主题活动、分享和总结。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要紧扣特定的主题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分享,是心理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分享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理课的深度:分享得透彻,心灵之间的触碰会更加强烈.课常的生成会很精彩,课堂上的受益者会更多:分享得肤浅.问题只会停留于表面形式,或许就是一个“伪问题”,学生不会明白问题设计的意义,对课堂的印象也不深刻。在实践中,一些心理课分享环节进展得不足那么顺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心理教师缺乏相应技巧.课堂将会陷入僵局,一片寂静:如果心理教师能够巧妙运用一些心理咨咖技术。课堂将会有转机.学生会更乐于投入到课堂之中。  相似文献   

8.
“民主平等、和谐参与”教学理念的建立是心理健康课课堂教学艺术的源泉,“互动、反思、分享”教学环节的实施是心理健康课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师生间的教学共振可缔造出心理健康课“教学合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9.
课堂过渡语能起到串联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是心理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炼的课堂过渡语能够承上启下,增强教学的流畅性,使一堂心理课精彩纷呈。但是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短短几句话的课堂过渡语很难引起教师的关注,心理课各环节的衔接也就没有那么流畅。通过对数篇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心理课中课堂过渡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指向学生,也应重视班主任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团体中,开展以体验式活动为中心的团体辅导活动,通过有效的自我探索、高质量的感悟分享等环节,最大限度利用同质化团体动力,达到帮助班主任实现自我探索和心理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心理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它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人格。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作业的负担,很多学生把心理课当成是放松课,是不用动脑筋不用思考的课。活动时热火朝天,分享时鸦雀无声;做游戏的时候忽视纪律要求,一片闹哄哄,涉及到知识讲解时做作业、看小说的学生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开展,各地的心理教研活动也成为了常规化的活动。通过心理教研活动,专兼职心理教师们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拓宽专业视野,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然而,环顾心理教研活动的形式,目前大多还停留在大型观摩活动、团康活动、讲座活动等形式,研讨课例活动也是一种浅层次的研讨,不能对心理辅导课深入开展研究,导致心理教研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深度教研"是指有深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研活动。深度不  相似文献   

13.
主题活动课是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发展及道德形成特点,在对传统主题班会加以改进的基础上提出的。主体活动课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其核心概念是"活动"、"感悟"、"分享"、"转化"。"活动"是指能够引发学生亲身体验或亲心体验的活动;"感悟"是指在体验基础上形成的领悟;"分享"是指分享彼此的感受、经验和信息;"转化"是指将课上学到的东西转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其核心概念体现在活动课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模式之中。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54):183-184
学校心理健康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将体验式学习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中,有助于学生吸收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和增强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情境设置法、分享谈论法、心理剧法、案例学习法和心理测评法等探索体验式学习,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模式是由其设计要素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要素是由其结构要素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结构要素包括四个方面,即活动对象、活动目标、活动策略和活动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这四个设计要素分为八个基本因素,即心理发展需要的分析、活动内容的分析、活动主体的分析、活动目标设计、活动策略设计、活动媒体设计、活动过程设计和活动设计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何海萍 《广西教育》2014,(41):62-62
正心理沙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它是以集体交流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方式和心理体验实现个体的自我反思与情感分享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班级管理实践,谈谈心理沙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一、精心准备,确定心理沙龙的主题及参与人员心理沙龙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展心理沙龙活动,教师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分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决定一节活动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心理学名词辞典里将分享定义为利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分享可以是知识经验的传递,更可以是心灵情感的交流.通过有组织地分享可以拉近学生彼此间有形与无形的距离,让朋辈成为彼此支持与模仿学习的对象,因此分享在心理活动课中具有催化的功能,能让活动达到更深一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职院校每一位学生必选的公共选修课,鉴于学校心理老师缺乏,而上课学生众多,所以一般都是以大班课的形式进行授课。大班课课堂管理困难、学生参与热情缺乏,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本文尝试将团体辅导技术引进到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探索了分组管理、行为训练、纸笔练习、分享交流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心理沙龙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集体活动方式,旨在促进自我反省与情感分享,形式比较活泼多样.参加者可以在活动中自由地发表见解、分享感受,也可以从他人的分享中获得启发,进而促进行为的改变和心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心理课上阻抗现象的成因探索 与传统的文化课相比,心理健康课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心理体验、感受,不注重知识的传授,所以授课时教师都尽量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说出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