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排球运动员的代谢特征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排球运动员的代谢供能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并找出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措施.旨在为排球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训练、掌握运动员疲劳及疲劳的恢复状况、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由于体内糖的消耗、脱水和电解质的丢失,从而诱发疲劳产生,使运动能力下降。本文从排球比赛特点及运动员运动特征角度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补液方案,为排球运动员改善体内代谢过程、提高运动能力、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和加速疲劳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排球运动向着全面、高度、快速、多变等方向的发展,运动强度和争夺的激烈程度显著增加,这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所以运动训练也需相应达到很大的负荷。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判断运动性疲劳,以及提出排球运动中产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从而为可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做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跆拳道运动项目的比赛特点决定了它属于激烈的对抗性比赛项目,是集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性等诸多身体素质的综合,日常训练要求对运动员要求高强度、高密度、高负荷的大运动量的训练,极易导致运动员出现运动性疲劳的状况,从而影响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的成绩.文章主要研究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以及通过合理休息、营养学、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多种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为跆拳道运动员构建出一套完善的立体式恢复方法,为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供极其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排球     
G842.142 9801376浅议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疲劳与恢复[刊,中,B]/杨晓勇//体育科学研究.-1997.-5(2).-30-32(MYL)排球//少年//疲劳//恢复//训练本文从排球运动的特点出发,根据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分析了少年排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疲劳的机理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对基层业余排球训练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在运动训练情境下,青少年排球教练员不同层次的领导行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以及训练比赛满意感变量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23名现役少体校排球运动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利用AMOS19.0对SEM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 1)5个不同维度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2)教练员领导行为不仅可以负向推测运动员心理疲劳,也可以正向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训练比赛满意感有效负向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3)训练比赛满意感在教练员不同领导行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脑疲劳是指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因运动负荷或外界刺激达到某一值时所产生的大脑疲劳。迄今,运动医学界对运动性脑疲劳现象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这种现象的发生机制和恢复办法。但对这种现象与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这种现象在拟定比赛对策和在运动选材中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对男篮运动员运动性脑疲劳阈值的测定与分析,来寻找篮球运动员的类型、训练水  相似文献   

8.
穆飒  农平 《体育世界》2011,(9):83-84
随着当今啦啦队训练和比赛任务的加重,运动性疲劳的产生越来越频繁,随之而造成的运动损伤也越来越多。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运动性疲劳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啦啦队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及其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恢复措施,这对完善啦啦队运动训练、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方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田径运动员心理能量和运动性疲劳分析,得出心理能量和运动性疲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据二者的相关性,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控,并且加强心理方面的训练,减少比赛中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  相似文献   

10.
1.竞技体操训练中出现的疲劳1.1竞技体操运动性疲劳的概念1982年在美国举行的第5届国际运动医学生物化学会议上对疲劳的定义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据此体操运动员的疲劳定义理解为:在体操训练或比赛达到一定程度后,运动员本身各组织器官及全身机能暂时下降的一种身体状态,也是机体自身正常的一种保护性抑制。  相似文献   

11.
王乐 《体育世界》2010,(3):58-59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运动性疲劳会影响运动员正常的训练以及比赛成绩,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物理康复、高压氧、中医药和心理康复,中医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医术,同时也是很神奇的一种治病的方法,副作用也很小,我们要把我们国家所特有的国粹发展下去。所以主要谈谈如何利用中医药来消除运动性疲劳和利用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前景与思考,为广大运动员消除运动疲劳提供帮助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1 深刻理解认识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1 竞技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概念 即是运动员经先天遗传后天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竞技篮球大强度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有效的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克服疲劳、高质量完成专项训练和比赛机能能力.它主要包括运动员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植物性与运动性神经系统机能能力;同时它受心理素质及意志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它是运动员能否在竞技篮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曲棍球运动中.对抗越来越激烈。对运动员来说,训练或比赛的强度不断加大,当训练和比赛负荷超过于机体承受的能力。而产生的暂时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机体机能的变化。这就是经常所说的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疲劳     
鲁凌朔 《精武》2012,(4):8-9
对运动员来说,参加训练或比赛是常有的事。当训练和比赛负荷超过于机体承受的能力,而产生的暂时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机体机能的变化。这就是经常所说的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15.
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运动员在长期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和竞赛中,生理、心理负荷强度大,致使运动员极易产生运动性疲劳。对散打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音乐疗法对运动员运动性失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了有关专家对运动疲劳以及音乐疗法研究的理论和成果。对运动性失眠产生的原因、主要的治疗方法、音乐疗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及音乐疗法对人体生理与心理的良好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能及时消除运动疲劳以及运动性失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特点,从不同方面介绍消除疲劳的最新方法,对科学指导速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女子赛艇轻量级运动员服用抗氧化剂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赛艇运动的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承受生理负荷很重。一场比赛的持续时间约为8分钟,比赛后的心率可达180~190次/分,血乳酸可达12~15mmol/min;一场训练课的水上距离可达30km。如此大的运动量往往造成运动员肌肉的损伤,疲劳的积累,恢复时间的延长,甚至引起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成为影响训练量的完成和比赛水平的发挥主要障碍。研究表明,运动过程中自由基产生增加,自由基氧化加强。自由基氧化造成的损伤是运动性疲劳、运动性贫血、运动性损伤等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疲劳恢复较慢的原因。如何对抗运动中自由基损伤是运动医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其比赛的密度、运动强度、技战术的复杂程度都在不断地增加,这对排球运动员的力量、起跳高度、敏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起跳高度是衡量一个排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关乎运动员运动技能发挥的水平。而起跳高度又与下肢力量息息相关。文章根据下肢力量的相关概念和训练方法,总结出下肢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的现实意义,并结合排球运动员运动时的发力特点及下肢的运动特征,为排球运动员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下肢力量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即是根据运动自身发展规律和排球运动员的特点以及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规律,有目的地发展排球训练和比赛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来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近年来,根据我队几名主力队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比赛经验、心理特点,加强了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通过训练取得了一点收效,下面将我们具体运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