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中国内地最早公开发行的广播电视理论学术期刊之一,该刊20年来发表论文近3000篇,总字数近1600万字,其中大量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和引用。该刊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被誉为新闻传播界“仅威学术期刊”之二,最近又被评为“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百强文科学报”。1999年9月3日北京广播学院举行了《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20周年、出刊100期纪念座谈会,当天一些业界同行,新闻传播领域内的专家、教授以及主管部门领导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  相似文献   

2.
9月3日,适逢《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20周年、出刊100期,《现代传播》与21世纪中国大众传播新理念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记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北京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有关领导、专家学者、首都部分新闻单位及学报代表7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回顾了《现代传播》创刊20年来的历程,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现代传播》对于广播电视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积极的…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达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古地理学报》创刊主编冯增昭先生于2023年1月5日逝世。他作为我国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石油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退休后先后创办了《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并于2022年7月成立“国际古地理学会”。他始终怀着高昂的办刊斗志和满腔的爱国情怀,坚持高标准办刊、开放办刊、严谨办刊、融合办刊和情怀办刊,在他的有生之年把《古地理学报》办成了地质学领域的高水平期刊。我们永远怀念冯增昭先生!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第二届图书馆学情报学青年研讨会于198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中山大学隆重召开。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广东图书馆学会会长、《广东图书馆学刊》主编、中山大学图书情报学系领导和专家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会议安排专家讲演,特邀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谭祥金教授,作题为“现代图书馆的人事管理”的学术报告;特邀国内知名的中年情报学家卢泰宏教授作题为“迈  相似文献   

7.
《大学图书馆学报》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丘峰 《图书馆杂志》1999,18(7):37-40
《大学图书馆学报》(简称《大学学报》)由全国高校图工委(后改名为全国高校图情委)于1981年创办,自1998年起,改由全国高校图情委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1981~1998年,共出版110期6886页,发文(不包括信息、动态、简报)2108篇,期均19.2篇,篇均3.3页。创刊主编肖自力,现任主编李晓明[1]。1发文[2,3] (1)专业分布。参照文献[4]目次表,将《大学学报》的2108篇发文分成10个方面。 ①总论。包括图书情报事业的组织与管理、专业发展规划、专业人员及其培训、专业机构、专业会议…  相似文献   

8.
张洁 《报刊之友》2002,(1):36-3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社科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2001年1月创刊。2001年6月在首届全国理工科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评比中,《学报社科版》以封面设计富有特色、编辑编排规范、学术质量较高被评为优秀社会科学学报;12月又入围赴台参展优秀期刊。创刊伊始就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12月30日.三秦都市报在西安举行创刊5周年纪念座谈会。陕西省委发来贺信.省上领导安启元、范肖梅、崔林涛、徐山林、张保庆及西安市领导分别题词或发来贺信。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保庆、省广电厅厅长春国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董治顺、省记协、省报协等有关方面的领导以及新闻界、企业界嘉宾IOO余人出席座谈会。三秦都市报主编高质一向大家汇报了报纸5年来的发展情况。张保庆在讲话中说.《三秦都市报’以正确的导向、广泛的群众性、朴实多采的文风以及对全省改革、开放、发展的满腔热忱.赢得了群众c特别是在反映党和政府的声…  相似文献   

10.
《新闻知识》2006,(10):21-21
日前,《少年月刊》杂志社主编陈希学的论集《编海心声》由三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国人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张积玉教授作序。书中共收录了31篇论,计21万字。  相似文献   

11.
报刊图书     
《传媒》2013,(1):7
《台声》杂志创刊30周年2012年12月20日,《台声》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各界的200多人参加了大会。在同时举行的纪念《台声》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台声》杂志社社长梁国扬表示,30年来,《台声》杂志坚持"反映台胞心声,服务台湾乡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传播》20年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为国内最早创刊的广播电视专业学术期刊之一。回顾20年来走过的道路,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们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很平凡,很艰苦,很不容易,但却无怨无悔,因为我们为自己辛勤劳作所结出的成果而倍感充实,充满成功的喜悦——这100期刊物的存在就是对我们劳作的最好肯定。一、四个发展阶段及其成绩《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年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创建期(1979—1982)《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时名…  相似文献   

13.
孙俊青 《编辑之友》2011,(12):63-65
近些年来,关于高校学报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新闻管理部门到教育主管部门到主编、编辑都在思考和探索学报的改革问题。比如2011年4月,《光明日报》发起了关于高校学报走向的广泛的大讨论。2011年第4期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就刊登了几位学报界的资深专家对于学报改革的争鸣论文,就学  相似文献   

14.
黄英娟 《编辑学报》2020,32(4):469-472
探讨《高分子学报》在创刊初期(1957—1966年)、复刊后成长期(1978—2000年)以及蓬勃发展期(2001年至今)3个阶段对我国高分子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以及在高分子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科技期刊在助力与引领学科发展、培育新兴交叉研究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分子学报》60多年的发展表明,科技期刊只有以传播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学科发展、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为己任,才能为服务世界科技强国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波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F0002-F0002
2013年4月22日,纪念《大学图书馆学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暨四届二次编委会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召开,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作者代表和特邀嘉宾参加了会议。深圳大学图书馆赵洗尘馆长首先代表深圳市高等教育发展办公室吴惠琼主任,对与会专家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创建10周年之际来馆开会和考察表示热烈欢迎,她期望与会专家在谋划《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发展之余,也能对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的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写在前面     
《现代传播》2015,37(1)
2015年,《现代传播》再度整装出发,清新亮相.新的一年,本刊将进一步优化投稿机制和编辑流程,加强大稿和特稿的刊发力度,提升刊物的学术品质与社会影响力,以回报作者与读者的厚爱. 《现代传播》倾力打造的2015“年度对话”特别聚焦“网络强国”与“媒体融合”.为此,本刊主编胡智锋教授邀请著名互联网专家方兴东先生两次对话深入交流,力图对这两个战略性命题展开更清晰、更全面的解读和诠释.  相似文献   

17.
金秋时节 ,我们迎来了北京广播学院 5 0周年大庆暨更名“中国传媒大学”的喜庆日子 ,也迎来了《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 2 5周年的喜庆日子。首先 ,请允许我代表《现代传播》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 ,向亲临这次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2 5年前的 1979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北广校园 ,一批刚刚从“文革”冬夜里站出来的中年学人 ,带着创业的激情 ,向学校提出了创办学报的倡议 ,很快由袁方、李冲、李焕生同志组成了编辑部 ,康荫、田本相、时煜华、刘寿听四位专家作为特邀编辑参与了学报的创建 ,由…  相似文献   

18.
黄颖 《编辑学报》2021,33(5):497-501
在中宣部等3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背景下,对学报主编杨新民教授就"地方高校学报的功能"这一主题进行专访.杨教授指出,地方高校学报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在创新性人才培育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学报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他强调地方高校学报应准确定位、树立自信,紧跟学科前沿,充分发挥对科研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训练功能以及支撑学科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19.
路径选择: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鸽 《今传媒》2010,(2):92-93
中国高校学报自《学桴》1906年创刊开始,风雨兼程一百年,为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中国高校学报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国内外的影响力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全球化以及  相似文献   

20.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8):6-6
2006年8月5-6日,“《图书情报工作》创刊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隆重召开。纪念活动包括《图书情报工作》创刊50周年庆祝大会、“图书馆服务创新与知识传播学术报告会”、“海峡两岸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展论坛”三项内容。参加会议的有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领导、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新老领导、台湾同行与大陆同行代表、《图书情报工作》的新老主编、编委以及来自全国的200余名代表。为纪念创刊50周年而精心策划的“使命:构筑科学信息平台——((图书情报工作》50年庆”一书也由海洋出版社于会前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