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话轮是日常会话分析和职业会话分析的基本单位。在电视访谈节目的会话结构中,节目主持人的话轮根据它的表达功能可以分为发问话轮、跟踪话轮和跟踪一发问话轮三大类。节目主持人使用初始发问话轮确定下一位说话人而出让话语权,使用后续发问话轮和跟踪话轮让当前说话人保持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话轮"研究是关于语言会话转化规律的理论研究,通过分析会话中的话轮转换,我们能够对会话内容的传播价值以及会话中的主客双方话语地位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以话轮转换理论为视点,选取美国的《奥普拉脱口秀》和中国的《鲁豫有约》为研究对象,从"话轮保持"、"话轮索取"和"话轮放弃"三个方面比较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策略,分析两个节目在风格上的不同之处,从而探寻提高改进谈话节目主持人谈话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军 《青年记者》2010,(7):17-18
近几年来,各种媒介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不良广告,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作品中,有的挤眉弄眼、搔首弄姿,有的乱加噱头、故弄玄虚;有的形象猥琐、动作怪异;有的违反科学、宣扬迷信;有的语出双关、让人猜谜;有的乱改成语、制造语言垃圾;有的含有性暗示、性挑逗等不良、不雅语言和画面。  相似文献   

4.
朱大南 《大观周刊》2011,(14):29-29
会话策略是一门艺术,会话策略中,关联词语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强调关联词语在会话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学会准确,正确地使用关联词语,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出言有义而意无穷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有线网络、无限网络和手机网络的普及,人们使用网络通信聊天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际方式,网络语言随之产生。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分为会话语言研究和非会话语言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土白与文理的关系。网络会话语言是在QQ、MSN等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聊天环境中,为了提升聊天输入的效率而使用的语言,它强调迅捷、及时和会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梁庆婷  孙卉 《新闻界》2006,(2):85-86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约翰·甘柏兹在《会话策略》中强调,会话人(主持人)在会话时应具有“语言韵律”,能“在不同的感知层面造成不同的语音感知效果。”①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一种规范化、审美化的口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不仅要在语法上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语义上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还要具备良好的口语韵律,能给受众以审美的愉悦享受。我们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口语韵律的把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音形态的优美电视和广播语音形态有一个与声相伴的在时间、空间上排列组合的规律,就是音韵。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除了少…  相似文献   

7.
周礼 《档案天地》2010,(10):1-1
在这个世上,有的人富可敌国,春风得意:而有的人却四壁空空,穷困潦倒。有的人一帆风顺,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却命途多舛,郁郁而终。有的人呼婢使佣,美女香车;有的人劳劳碌碌,苦苦挣扎。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不一样的人走着不一样的人生历程!于是,当我们人生不如意时,我们常常用一个词来安慰自己——命运。  相似文献   

8.
周礼 《档案天地》2011,(10):1-1
在这个世上,有的人富可抵国,春风得意。而有的人却四壁空空,穷困潦倒;有的人一帆风顺,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却命途多舛,郁郁而终;有的人呼婢使佣,美女香车。有的人劳劳碌碌,苦苦挣扎。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不一样的人走着不一样的人生历程!于是,当我们人生不如意时,我们常常用一个词来安慰自己——命运。宿命论说,人从呱呱坠地,就注...  相似文献   

9.
人人会说话,话不一定说得好。我们这个时代,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的出现,使有声语言成为传播中的主角,而有声语言品质又存在着高、下的规格划分,一般来说,合格的有声语言符合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基本要求,而高品位、高规格、高质量的有声语言经典则进入到文化传承的高层次领域。  相似文献   

10.
当下大众的语言应用中出现了不少时尚汉语现象。它们有的属于语言潮流,有的属于语言事实;作为规范汉语的时代变异,有其历史合理性。编辑工作中会遇到不少类型的时尚汉语问题,要依据具体语域来判断它们是正常现象还是病态现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有线网络、无限网络和手机网络的普及,人们使用网络通信聊天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际方式,网络语言随之产生。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分为会话语言研究和非会话语言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土白与文理的关系。网络会话语言是在QQ、MSN等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聊天环境  相似文献   

12.
报刊和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都是做语言文字工作的,但是在语言的运用上两者却有所不同。报刊编辑、记者采写的文章,供人阅读,诉诸读者的视觉;而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采编的稿件,则是通过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嘴说给人听的。因此,采编广播电视稿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是作文,而是“写话”。广播电视宣传运用有声语言面向广大听众和观众讲话,是一种“说”的艺术,它与读报纸和念文章是截然不同的。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和语言特点,决定了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必须练好“写话”的基本功,要用符合人民群众说话习惯的语言方式来采写新闻、编办节目。为听众和观众“…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杂志与读者的主要沟通方式,语言运用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杂志的成败。语言运用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一是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二是有话好好说。三是话里有"化"。  相似文献   

14.
纵观全国地市县报,近年大都扩版增期,蓬勃发展,我们新闻工作者为之兴奋.兴奋之余,也为不少报纸上质量一般化的新闻太多,甚至让一些写法陈旧、呆板,表达方式欠佳,假大空话连篇、没有思想深度的长篇充斥新闻版面而深感与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要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要求相距甚远.选好新闻角度,是一篇新闻稿件是否成功的第一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乏新闻线索,有的还是有较足份量的重大新闻线索,有的人一见便牢牢抓住,而有的人却熟视无睹.同样是记者下基层蹲上几天,有的就能抓回一串“活鱼”甚至还有“大鱼”,而有的回来却收效甚微,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结果呢?除了我们平时所说的敬业和吃苦精神外,很重要一条就是因为个人感知的不同而在新闻写作时选择角度的问题.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同样一件事,有的记者.通讯员觉得很有新闻价值,写出刊发后便被评为新闻佳品,而有的则写不出有价值甚至是不可刊发的新闻.因此我们看问题,分析问题要找角度,写新闻稿更要选好角度.怎样才能选好角度,找到最佳表达方式?除了学习借鉴教科书上的东西外,很难说有现成的东西可以机械地照搬.要想获得成功,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勤学、多思,进而达到巧取  相似文献   

15.
提问是新闻采访最常见的形式.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如果说采访是一门艺术.那么.最能体现这门艺术的就是提问了。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采访意图、报道效果能否顺利实现。当然.新闻采访中的提问并不是简单的你说我记、你问我答,其中大有技巧。比如记者在采访时遇到的对象中.有的人情感外露.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有的人却沉默寡言:有的人善于表达,有的人却拙于言辞。面对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记者只有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切实做到问之有理、问之有趣、问之有物,才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彭曦 《大观周刊》2012,(26):128-129
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势。儿童对会话轮换规则的掌握,对会话活动的维持,对会话含义的理解表现出自身独有的现象,幼儿园语言教育应遵循儿童语用发展的规律,创设自由、宽松的语用环境,促进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编辑工作中,要做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对语言文字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文从字顺,合乎语法标准。按理说,编辑只需按既定的语法标准对书稿加以处理,不存在什么问题,就是有的话,也只是个别疑难语句的语法正误问题,是语法学所讨论的范畴,而非审稿标准的一般性原则。其实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一方面,语言是发展的,语言规范也是发展、变化的,某种用法  相似文献   

18.
沈芸 《传媒观察》2011,(4):56-57
每年寒暑假,有许多回乡的大学生来报社实习,这些80后90后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相反,用宜兴话与人交流倒是疙疙瘩瘩的。其实,只要稍加留意一下,我们周围许多土生土长的年轻人都已经不会讲地道的宜兴话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变化,国家多年来推广普通话,大家已习惯把普通话作为首选语言来交际,尤其是年轻人,普通话已取代家乡话成为运用更加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各种媒介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不良广告,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作品中,有的挤眉弄眼、搔首弄姿;有的乱加噱头、故弄玄虚;有的形象猥琐、动作怪异;有的违反科学、宣扬迷信;有的语出双关、让人猜谜;有的乱改成语、制造语言垃圾;有的含有性暗示、性挑逗等不良、不雅语言和画面.  相似文献   

20.
张良 《大观周刊》2011,(26):134-134,128
日常口语中,一句话的含义并不是通常概念中的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句子的字面含义与它的真实意义迥然不同。因此,要领会它在会话过程中的语用含义,必须结合说话人所处的语言环境,才能理解其中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