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传统养生体育的动静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 ,阐明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核心、特征方法和运动形式。认为动静结合是传统养生体育的重要特征 ,形神兼养为传统养生体育动静观的理论基础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合一是传统养生体育的基本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2.
曾永忠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1):39-40,42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萌芽时期,《吕氏春秋》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体育在科学的道路上向前发展。《吕氏春秋》提出了动以养形、益气保精以养神以及养生与卫生保健预防相结合的养生方法,这与现代体育卫生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和独特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阴阳学说、整体观学说、天人相应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国传统养生的独特风格是:形神俱养,讲究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整体优化;动以养形,要求形体运动要适量;清静养神,注重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吕氏春秋》的体育及养生思想研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吕氏春秋》的体育及养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战国时期的众多学派的理论观点,它肯定了体育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广泛地吸收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健身思想至今仍在传承与发展,是集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之大成的一部巨著。"察阴阳之宜"的"顺生"观、"食能以时,充虚而已"的饮食观、"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死观、"成乐有具,必节嗜欲"的乐舞观等思想是其主要养生观点,著作同时对于体育的健身功能、军事功能和教育功能也进行了阐述。文章还指出了《吕氏春秋》养生思想的一些缺陷,建议要进行批判性的继承。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有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我国传统养生术给予我们的思想启示,即养生保健既要顺应自然,又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做到内外齐养,形神兼修,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握中和之道等等。  相似文献   

6.
几千年的生活实践,我国人民逐渐认识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形成了独特的养生理论和功法系统,主要是形神俱养,心身统一,动以养生,生活有则等,这对我们的养生保健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先秦道家生命观进行梳理,并对其体育养生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周易》和《尚书》对先秦道家生命观及其体育养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生命价值观、生命存在观、生命本性观、生命机制观、生命结构观等生命现形成了道家“重人贵生”、“自然无为”、“自然朴真”、“阴阳气化”、“形神兼养”的体育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我国道教的养生思想简论》中论述了我国道教养生思想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乐生恶死的人生观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基础上,对道教的精神修养、形体锻炼及呼吸修炼等方面的养生思想进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山东体育科技》2001,23(2):77-78
《管子》的健身养生思想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人类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因生活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的“现代文明病”正日益侵害着人们的机体.为寻求解决途径,众多西方学者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传统养生.《管子》天人合一、形性相葆、节食慎居、充摄和成的健康观、生命观与当今世界的整体健康不谋而合,对“现代文明病”的医疗发挥着惊人的效果.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管子》在养神、养形、怡情方面的健身养生观进行了阐述,以使《管子》健身养生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管子》的健身养生思想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人类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因生活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的“现代文明病”正日益侵害着人们的机体。为寻求解决途径.众多西方学者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传统养生。《管子》天人合一、形性相檩、节食慎居、充摄和成的健康观、生命观与当今世界的整体健康不谋而合.对“现代文明病”的医疗发挥着惊人的效果。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管子》在养神、养形、怡情方面的健身养生观进行了阐述.以使《管子》健身养生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动形养生”是我国古代人们从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身观念。“动形养生”的基本内涵为外强形体、内静养神、形神共养,以适“中”为其锻炼原则,“血脉流通”为其锻炼宗旨和内在健身机理。  相似文献   

12.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重养生、求长寿是一大特色,不少思想家、医家和养生家认识到“养生”重在“养心”(心理养生),并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心理养生思想。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阐述了形神兼养,以神为先;养心贵在养气;安德养神,情欲适度;调畅情志,避免刺激等古代心理养生思想,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道教的养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创新,对传统体育养生有深刻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继承了中国古代道教的养生思想,进而加以修改、创新,从精神性情与物质躯体两方面来构建和谐的人体。文章通过对道教理论及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现状的阐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道教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修炼形式上和现代处世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14.
儒家养生思想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儒家养生思想是儒家基本学说的折射,反映了儒家对生命的价值和对养生的目的、意义等的认识。其特点是重精神而轻形体,重理论而轻方法。它把养生纳入了伦理教化的轨道,对传统养生理论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动静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体生活中始终离不开动与静两种状态,动与静是辩证统一的、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动与静和阴与阳的密切相关的,在养生保健过程中,应当做到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保健,以动为主;心神宜静,形体宜动。  相似文献   

16.
大众健身操对中老年人身体各器官机能改善和延缓衰老,心保健都有特殊的意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了健身操对中老年人健身、健心、健体的功能,阐述了锻炼的方法和锻炼时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当道教武术养生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提出武当道教武术主要是通过精神修养、呼吸修炼、形体锻炼这三种途径来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论身体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目标与手段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应用文献资料法,对促使身体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目标与手段、动静、形神命题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动、静适宜才能形神共养,形、神共养才能健康长寿。只强调运动不够全面,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适宜、形神兼备,才是科学的身体发展目标与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通过历史研究法、比较法阐述了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源于不同的思想起源 ,指出中国体育养生思想注重人对自然的适应 ,强调天人合一 ,形神合一 ,养生手段上以绵缓运动为主 ,能量代谢以上聚能为主。西方体育养生思想则注重人对自我的挑战 ,强调运动 ,以耗能后的超量恢复为其养生基础。  相似文献   

20.
气功是中国古代先民把意念健身现象和中国古朴的“气”的哲学思想结合起来,]化出来的健身方法。正确看待气功中所谓的“气”的理念,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气功”、揭露伪气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试从“气”的思想的起源及用其解释意念健身现象的局限性论述意念健身现象之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