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年来,笔者在应用题例题教学中,根据复式教学这一特点,采用“动”前,复习铺垫,自学探索,尝试练习;“动”中讲解归纳;“动”后巩固提高的三层次五环节教学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试举一例(六年制小数第五册第80页例1)说明。 例: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红花多少朵?  相似文献   

2.
1 座谈会中听心声学期初,笔者对任课班级学生按数学成绩分批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同学们对数学学科教学情况可谓是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但归纳起来最突出的一点是有关例题教学的模式问题.他们大都最希望并要求老师今后按“出题——分析讲解——模仿练习——巩固练习——熟能生巧”这样一种模式(以下称为“模仿模式”)进行例题教学.他们还建议“以后每次作业前,最好都能先讲几道与本次作业相类似的例题”他们最大的理由是“以前或者其他学科都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五年制数学第三册74页应用题例5的教学,是在以前学过的简单的加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题意,理解“比一个数多几”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讲例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克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觉。教学过程如下: (一)准备练习  相似文献   

4.
“九义”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是本册教学重点之一,是第四册中两步应用题的延续,又是以本册“笔算除法”中的简单倍数应用题为基础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按照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为四组。第一组应用题都必须先求出两个数的和,再求第三个数;第二组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都是比多(少)求和(差)与求几倍数相结合。这两组应用题中都有三个已知条件。第三、四两组应用题中已知条件都只有两个,求解时其中一个条件需重复使用,两组题的基本结构相似。第四组又是第三组应用题的逆向题,难度逐步增大。可见前两组应用题是教学重点,后两组应用题是教学难点。每组应用题的编排都是先复习一道与例题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将题中某一条件变化一下便引入两步应用题(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先求什么,求解后,再运用“想一想”出示例题的变式题组,最后设置了“做一做”和练习。  相似文献   

5.
“做一做”、“练一练”、“试一试”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属于巩固教学环节,它区别于一般的“课后作业练习。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不同内容的训练要求,把握好“做一做”、“练一练”、“试一试”的教学作用。一、巩固性作用数学课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例题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讲授例题以后,需要通过巩固教学强化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因  相似文献   

6.
“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只编排了一道有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相互关系的例题,而其它三个类型的数量关系是在例题后的“做一做”和练习中出现的。例题分 3个小题。第 (1)题:学校买了 38个鼓,每个 34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这是一道已学过的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教材没有编出解题的算式和数量关系,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小结数量关系。第 (2)、 (3)小题,则由教师引导,通过学生思考,小结数量关系;“总价÷数量 =单价,总价÷单价 =数量。”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4、分解法复合应用题是由几道基本应用题组成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复合应用题时,不一定要采取“就例题讲例题”的方法,而是先把复合应用题分解成儿道连续性基本应用题,引导学生先练习,然后再进行分析比较,复合应用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73~74页例题、“做一做”第1、2题和练习十六第1题。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与除法应用题有关的数量关系。②培养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③渗透系统思想。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除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提问题和补条件的例题进行教学,并编排了相应的练习。这属于简单应用题的提高阶段,在学会解答现成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理解,并为以后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做准备。但由于进行这些练习要比解答现成的应用题难一些,加上学生间的思维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今年福州市初中一年级进行了数学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学生的探索与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发展.教学实习期间我带着这个思路,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我上的其中一堂数学课是“有理数的加法”的第2节课,授课重点是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和结合律.教科书上教学内容安排是由“做一做”中4组对比练习引出“想一想”的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再搭配两道例题例2、例3和“随堂练习”.这两道例题分别是运用运算律计算4个有理数连加的计算题和计算10听罐头总质量的应用题. 我的授课思路是:先让学生说出“做一做”中4组题目的特…  相似文献   

11.
“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说课设计□瓦房店市三堂乡中心校李登俊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87—88页例3,并且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1—2题。2.教材分析:这个例题是含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一...  相似文献   

12.
教会6的乘法口诀以后,教材安排了一道计算金鱼的例题(五年制教材中的例6,六年制教材中的例7)。教学中,可以金鱼例题为基本内容,将所学过的份总关系三种应用题组织在一起,安排一节对比练习课。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等分除法和包含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牢固地掌握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熟练地解答三种应用题;通过对比  相似文献   

13.
新小学数学教材例题后边,紧跟着一个“做一做”的练习内容。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不间断的立即巩固所学知识,这自然很好。但我们针对一些知识连贯性较强的例题不妨更巧妙地利用一下“做一做”习题。办法是:先做“做一做”习题,后讲例题。在没有讲例题之前让学生先做习题,第一次这样做,学生一定会感到新奇,似乎眼前突然面对着从未见过的湖泊和草原,精神为之一根,注意力立即会高度集中起来。这时老师用激励的语言鼓舞学生:这道例题老师不讲,看哪个同学聪明能自己做出来?小学生好胜心切,老师一讲完就会皱着眉头做起来。但是例题没讲学…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前,找准联系,作好铺垫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见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第100页)是由简单应用题发展而来的。教学前要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熟悉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为学习两步应用题作好铺垫。1.例1和例2教学前的铺垫练习。100页的例1,是由“求剩余”和“求和”这样两道简单应用题纽合而成的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102页的例2是连续“求剩余”问题。在解题思路上,这两个例题都是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应用题的编排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在编排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采用了“系列”编排的方式,从“复习”、“例题”、“想一想”、“做一做”等一系列栏目的设计上。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的素材和方法,同时使学生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可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这是义务教材的优势之一。为了发挥教材这一优势,在教学中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做好准备训练 1.补充条件,问题的练习。如教学第五册连乘两步的应用题例1之前,我出示了以下练习。① ____,5箱热水瓶多少元? ②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有12个,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新编数学教材在应用题教学方面作了一系列颇有力度的改革,举措之一就是在小学阶段渗透方程思想,强化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这在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本文仅就该单元应用题例3的教学,作一些分析与探讨。一、渗透方程思想的具体内涵例3习惯上称作“和倍问题”,教材由例题又引出“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分别安排在练习与“试一试”中。如果从传统的分类型教学应用题的观点来看,一道例题解决3类问题,似乎难以想象。如果以方程思想的观  相似文献   

17.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前的练习,起着温故知新、铺路搭桥作用:新课后的练习,起着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巩固新知的作用。一,新课前的准备练习要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情景,铺路搭桥。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应用题时,为不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含意及它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异同,在教学例题之前。先练习下面的习题。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关于两步应用题的编排,一方面突破了按计算方法进行分类的传统模式.把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的两步应用题相对靠拢,分组出现,层层推进。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教材一题一例的“单打一”格局采用“复习”→“例题”→“想一想”→“做一做”等“系列”编排形式。例如,六年制第五册第80页的例1,首先以“复习”重温“求两数和”的一步应用题;接着以“求两数和”为基本数量关系,通过增加一个条件和改变问题,过渡为“求比两数和少几”的两步应用题(例题):然后着眼于“变”,把问题扩展到其它情况。即以…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的例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桥梁,解题方法的示范,能起到贯通知识、熟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等作用。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发挥出例题应有的效益。为此,以下围绕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例题的尝试性效益所谓尝试性效益,即教师首先针对例题的内容特点,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精心设计准备练习入手,同时把例题安排在准备练习之中,让学生在做准备练习时直接对例题作尝试性的解答。例如在教学工程应用题的例题时,教师可将例题进行分解成有相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本中的例题对学生掌握应用题常见数量关系及一般解题思路起着示范和引路的作用。教学中,如能通过改编例题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充分发挥应用题例题的作用,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很有益处。一、改编例题作铺垫,正确迁移教学例题前,将例题进行多种形式的改编,改编成学生学过的应用题让学生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知识的清晰度与稳定性,促进知识的正迁移,为学生学习新知作好充分的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