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的趣事     
“猫有几只脚?”先生用“培乐多”泥塑了一只猫,女儿玩得爱不释手。先生问:“佳佳,数数猫有几只脚?”女儿认真地数:“一、二,有两只脚。”“还有两只脚没有数。”先生提醒道。女儿疑惑地盯了我一眼,忽然一本正经地说:“不对,那是手。”我和先生禁不住哈哈大笑。太辣了女儿在剥虾。所谓的“剥”,是被她一截一截地掰断。然后放到嘴里吸一吸。谁知,刚刚吸了一口,女儿就皱起了眉头:“太辣了。”先生安慰道:“不辣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我到幼儿园接女儿。女儿说:“爸,我们班好多女孩都穿了花裙子。那样的。”小女儿说的花裙子,在幼儿园里挺流行,是一种扎腰、碎花的连衣裙。我问女儿: “梅梅穿着好看吗?” “好看。”女儿马上回答。她班上的梅梅长得清瘦。  相似文献   

3.
《语文知识》1992.6李学开先生《何谓“女儿绿”》一文,认为“女儿绿”是从绍兴好酒“女儿红”仿拟而来,意在表明梅雨潭“醉人的绿”像家乡名酒“女儿红”那样醇厚醉人。《语文知识》1993.8谢逢江先生《“女儿绿”别解》一文,认为“女儿绿”可能是朱自清先生  相似文献   

4.
女儿从一年级读到五年级成绩步步高升,寒假前考试已名列全班前五名。女儿这个丑小鸭渐渐在老师的心目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寒假后开学不久,女儿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当上小组长了!”嘿!那股自豪劲就甭提了。看着女儿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我禁不住提醒女儿:“可别太骄傲了。”一天中午,女儿放学回家,嘟着个小嘴,眼泪汪汪的。我一看不对头,赶紧问她:“乖女儿,怎么了?哪儿不舒服?”谁知不问则可,一问,女儿“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在女儿断断续续的哭诉中,我明白了,原来有同学说女儿偷了她的钱。  相似文献   

5.
一天,女儿洗完头发后问我:“爸爸,人的头发一年大约长多长?”我说:“不知道。”“大约长12厘米!”女儿神气地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问。“我从书上看到的。”女儿说着从  相似文献   

6.
女儿今年4岁了,新学期我把她送进了城区的一所希望幼儿园。开学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女儿小脸蛋总是阴沉沉的不高兴。全家人为了不至于给她增加心理压力,在女儿面前都绝口不提丝毫与上学相关的事。一天放学回家,女儿竟神采飞扬,满脸笑意,心情好得不得了。真令我好生奇怪,出于职业的敏感促使我急切地向女儿问其原因“:明天休息吗?”“不是。”“当上班长了?”“不对。”“和小朋友做游戏了?”……你真笨,看这儿,女儿调皮地向我举起了她的小胳膊,噢,女儿的手腕上多了一块红色的“表”“。这是我们老师给我画的,我们老师对我真好。”女儿自豪地…  相似文献   

7.
快哉风 《青年教师》2009,(11):46-46
女儿生下来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虽然已是一名少先队员了,可依然属于“大家闺秀”。长此下去,女儿将来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于是,我对女儿施行了一系列的“生存教育”。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一个“很深刻”的要求。作文运用材料,要向纵深开掘。下面介绍将材料写出深意的做法。一、逆锋运笔当事件向前发展到高潮时,反向落笔。本刊2005年3月号下半月《“你先挂”》,此文载体“你先挂”托起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母亲牵挂女儿”,母亲打电话到学校同女儿通话,每次的“结束语”都是“女儿,你先挂”;第二个层面“女儿牵挂母亲”,母亲出差外地打电话到家同女儿通话,当母亲再用过去的“结束语”时,女儿说“妈妈,这次你先挂”——反向落笔“你先挂”,接过爱的接力棒。  相似文献   

9.
孩子走进了生活,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委屈……这时,父母的安慰对孩子努力奋进、勇于拼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父母应学会安慰,给孩子一剂精神上的补药。有一天中午,女儿放学回到屋里就哭了起来,我询问原因,女儿说:“上学路上我捡到了10元钱,交给了我们班级的中队长杨颂。杨颂把钱交给了少先队辅导员老师。老师在升旗仪式后,用大广播表扬了杨颂两遍,却没有表扬我。”听了女儿的叙述,我也为女儿愤愤不平:“老师干吗不好好调查调查,谁送钱就表扬谁呢?”心里这么想,可我没有流露出来,我生怕加重女儿的痛苦。转念一想何不给女儿吃一剂精神补药,也好抚平女儿的痛楚。于是我问女儿:“没有表扬你,你没去找老师吗?”女儿很干脆:“没有。”“好,那爸爸可就为你鼓掌祝贺了。”女儿很不满意地说:“爸爸您不向着我,还取笑我。”“爸爸怎会取笑自己的女儿呢?爸爸是祝贺你当了一次无名英雄。捡到了钱,却没留下姓名,把荣誉送给了别人,  相似文献   

10.
别冻死了     
女儿三周岁了,一次我打电话回家,女儿接的。 女儿奶声奶气地对我说:“爸爸,天气降温了,记得加衣服。” 我刚想回答“好的,爸爸知道了”,谁知女儿又补了一句:”别冻死了……”  相似文献   

11.
女儿刚满2岁时,望女成凤心切的我,制作了一大叠的生字卡片和数字卡片,教女儿认汉字,学数数。一次,我教女儿学“4”。我出示4只鸭子,手把手地从左到右教女儿数了一遍后,满怀希望地问她有几只鸭子,女儿茫茫然地望着我,不假思索地回答:“3只!”我不死心,又重复出示四个手指,对女儿说:“数数看,有几个手指?”女儿1234数过去之后,回答得又响亮又干脆:“3个!”对女儿寄于厚望的我,望着女儿那满不在乎的样子,怒气冲天,“啪!”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带女儿去游泳,她只有两岁多。 第一次穿上泳衣的女儿,感觉新奇又兴奋,平时女儿最喜欢玩水。每次洗澡,她坐在浴盆里,周围要摆上一堆的“小鸭”、“小狗”、小勺、小碗等,边洗边玩,不亦乐乎。 来到游泳池,女儿一点儿也不畏缩,见别人往水里跳,她趁我们不留神,也“扑通”一声跳了进去。等我们急忙把她从水里捞出不时,女儿已成了“落汤鸡”,还喝了一口水,呛得鼻涕、眼泪一起下,连打了  相似文献   

13.
母亲在笑     
双腿瘫痪的女儿总是躺在小床上,靠着一扇小窗子,愁眉苦脸地望着天空发呆。“吱……”门开了,面容憔悴的母亲坐在女儿床前,握着女儿的手说“:女儿,妈妈带你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春天来了,外面的花儿都开了,可漂亮了。”母亲总是向女儿提出一些对女儿十分有益的事情,但从来没有一次成功过。这次,她的眼中依然带着一丝希望、一丝祈求。“不!已经是个废物了,还管我干什么?”果然,女儿依旧冲着母亲大吼。妈妈再一次哀求道“:让妈妈带你去吧。“”你烦不烦?”女儿一口回绝。妈妈丝毫没有生气,只是默默地走开了。第二天早晨,母亲走进了女儿房间,为女儿洗脸,一边洗一边试探地说“:女儿啊!公园里的花开了,红的黄的,真美……“”别说了,我不会去的!”女儿没等母亲说完便断然拒绝。母亲没说什么,把水端了出去,接着又端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和几个面包喂女儿。“妈,我想吃糖。”女儿平淡地说“。好!妈这就去给你买!”母亲像听到圣旨一般,飞快地冲出了房间。女儿口渴了,便撑起拐杖来到厨房。猛地一愣,她看见厨房的饭桌上放着几块又干又硬的饼干。难道妈妈最近都只吃这些吗?女儿心想,眼睛也不觉落下了眼泪,滴在了饼干上。女儿又回到了床上。母亲回来了,手里提着一袋糖,那刻...  相似文献   

14.
一、从一个实例谈起还是在女儿三岁那年,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对女儿进行了第一次家教,内容是“认识数字1、2、3”。我拿出一张纸,写上三个数字,开始教学:“这个读作1。”“1”。女儿跟着读。“好!”我一边肯定,一边解释:“这个‘1’,这是一个苹果、一支铅笔、一本书的‘1’。”“嗯!”女儿肯定地点点头,表示已经明白。很快,我依次教完了三个数字,随即进行检测,女儿均能正确读出,并能类似前面教学一样,举出几个还算恰当的例子。至此,教学告一段落。顺利的教学过程和较好的教学效果,让我非常满意。也许是一种再次品尝教学成果的心情使然,我…  相似文献   

15.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可爱的女儿。三个女儿都很美,特别是那个最小的公主,不但才貌出众,而且心地善良,人们都非常喜欢她,叫她“贝拉”。这在葡萄牙语里是漂亮的意思。一天国王要外出旅行。临走前,他问女儿们想要些什么礼物。大女儿说:“我要一条丝绸裙和一顶丝织的帽子。”“我嘛,”二女儿说,“我要一把漂亮的阳伞。”“那么,我的小女儿,你要什么呢?”国王问他心爱的小女儿。小公主说:“我就想要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国王答应了女儿们的要求,启程上路了。过了些日子,国王旅行回来,把女儿们要的东西都带回来了。大女儿拿着绸裙丝帽,二女儿拿…  相似文献   

16.
乐翻天     
《中学生电脑》2010,(10):41-41
绝招 一对夫妇老想生个儿子,在生第一个女儿时,便给她取名“招弟”。第二年又生了一个女儿,便取名“再招”。第三年生的仍是个女儿,夫妇俩不死心,取名“又招”。第四年还是生了个女儿,他俩只好认输,给这个最小的女儿取名为“绝招”。  相似文献   

17.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  相似文献   

18.
王慧 《教育》2011,(5):24-24
“虎妈”蔡美儿在对两个女儿的教育过程中充满了限制、辱骂和超负荷练习,而教出的女儿却很能拿得出手。就在人们热议蔡美儿的教育方式时,同样教出“哈佛女儿”的“猫爸”常智韬也很有市场。他代表了另一种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知道,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可是皇帝的女儿为什么称公主?此外,古书中还有翁主、郡主、县主等名称,它们又与公主有什么区别?“公主”一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称“公”,周朝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于是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所谓公主也者,乃“公”主持其婚礼之意也。当时,周天子的女儿叫“公主”,其他诸侯的女儿也叫“公主”。“公主”又可以叫“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  相似文献   

20.
校服     
华凯 《湖南教育》2005,(17):43-43
女儿从学校带回一张通知单,是请家长交钱订校服的。这种通知单每个学期都会收到一张,以前每一次通知都规定非订不可。今年上面管得严,学校的通知也松动了,说订校服“以自愿为原则”。一看通知我就对女儿说“:我们不订。”女儿问:“为什么不订?”我说“:校服贵。”可是女儿不管贵贱,她只认准新衣服是好东西,吵吵闹闹就是要,直到我答应给她买一套新衣服作补偿,才肯罢休。我带女儿上街买衣服。街上有许多衣服是跟校服一模一样的,我们就买了一套“准校服”,价钱30元。别人穿上新校服的时候,女儿也穿上这套“准校服”。有一天晚上,女儿哭丧着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