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复杂,身体素质与技术高度统一的项目。正是由于它的这一特殊性,该项目自二百多年前出现以来,技术一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三级跳远技术水平近20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世界纪录多次被打破。我们注意到,三级跳远技术过去由高跳型发展为平跳型,而现在又出现由平跳型向速度型方向发展的趋势。 速度型技术实际上在1975年巴西著名运动员奥利维拉跳17.89米时就已出现。1985年美国运动员班克斯采用这种技术跳了17.97米。继之而来的是美国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康利,他在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以1…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三级跳远技术被分成两大类型:(1)苏联型技术,即第一跳远于第三跳;(2)波兰型技术,即第三跳远于第一跳。1968年英国教练汤姆·麦克纳布认为两种技术的三跳典型比例为: 苏联型:39% 30% 31%波兰型:35% 29% 36%在1984年的奥运会决赛中,有7名三级跳远选手采用苏联型技术,5名选手采用波兰型技术,两种类型技术的三跳比例为: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三级跳远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 世界纪录多次被打破。我们注意到三级跳远技术已由过去的高跳型、平跳型向速度型方向发展。在1995年第五届世界锦标赛上,英国运动员爱得华兹以18.29米的优异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使这种速度型技术达到了几乎完美无缺的程度。爱得华兹这惊人的一跳,不仅标志着三级跳远成绩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还向人们展示出三级跳远技术也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毫无疑问,速度型技术是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三级跳远项目实质上是一个速度性的…  相似文献   

4.
三级跳远技术已由过去的高跳型、平跳型向速度型方向发展。速度型技术是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少年力量训练,是打基础阶段,只有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的分析,发现当今世界大多数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采用了速度型技术,速度型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现代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至今的一百多年的奥运史中,三级跳远一直是奥运会和后来的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及各种规模的田径比赛中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各方面条件的不断进步,三级跳远的技术训练及成绩水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纪录从1911年15.52m(国际田联承认的第一个世界记录)提高到现在的18.29m(由英国运动员爱德华兹在95年哥德堡世界锦标赛中创造),  相似文献   

7.
苏联国家三级跳远教练,也是维克多、萨涅那夫(曾三次荣获奥林匹克运动会三级跳远冠军,最好成绩是17.50米,22届奥运会亚军)的教练克雷依尔,曾就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选择、专项技术以及训练法方面进行了论述。1977年3月,克雷依尔以现场教学的方式将他有关训练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一些经验首次介绍给了加拿大田径教练和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现代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元奇 《体育学刊》2001,8(2):57-59
三级跳远技术由高跳型、平跳型已经发展成速度型。为了适应这种技术,应该重新认识现代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它包括发展运动员跑的速度(跑的能力、绝对速度、助跑速度)、速度性力量和快速跳跃能力。  相似文献   

9.
世界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世界20名优秀三级跳远的男运动员资料,总结了不同阶段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归纳了男子三级跳远技术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自由式,高跳型、平跳型和速度-平跳型.文章还提出了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一九九三年世界女子三级跳远发展的特点 国际田联女子三级跳远列入一九九三年世界室内外田径锦标赛的正式比赛项目,国际奥委会也宣布1996年奥运会将增设女子三级跳远这一小项。因此,各国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男子田径队与广州亚运会获得金牌的其中五项个人项目(100米、110米栏、20公里竞走、三级跳远以及撑杆跳高)在第9—16届亚运会及第22—29届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以期获悉这些项目的发展趋势,同时对这些项目在伦敦奥运会上的冠军成绩进行预测,为我国田径运动训练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奥运会运动员三级跳远技术与运动成绩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爱华  李英  易定恩 《体育与科学》2002,23(5):47-48,65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 ,将 (美国 )詹姆斯·海博士实验小组利用SVHS摄像机与PEAK扫描技术采集到的数据 ,对奥运会运动员所采用的技术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作全方位的研究。结论 :采用较小的单足跳百分比和较大的跳跃百分比 ,三级跳远成绩越好 ,跳跃式技术是 2 1世纪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历届奥运会田径男子快速力量性项群比赛前3名成绩进行整理统计,对其成绩发展变化过程和成绩的递进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单项间发展速度存在着不平衡性,即铁饼〉标枪〉铅球〉撑杆跳高〉链球〉跳高〉三级跳远〉跳远。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发展趋势及灰色预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历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各项最好成绩为基础 ,利用灰色理论的GM (1,1)模型方法探讨了奥运会田径项目的发展变化趋势。结果显示 ,从总的趋势看 ,奥运会的各田径项目都呈发展上升趋势 ;从第 2 0届以后 ,男子的马拉松、30 0 0m障碍、跳远、链球等项目 ,女子的 80 0m、15 0 0m、跳远、铅球等项目都略有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 ,利用 3数据建模预测法 ,给出了奥运会田径主要项目的预测模型和第 2 8届奥运会预测成绩  相似文献   

15.
主要采用调查访问法、录像观察法,对1994年至2006年4届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所有使用三周动作的9个国家14名选手及其48跳次三周动作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得出:从第17届至第20届冬奥会,两跳三周动作平均难度从6.28升至7.57,着陆成功率从14%升至61%,平均动作质量系数从0.70升至0.79,经过12年的发展其三周动作已实现了质的飞跃;与前3届冬奥会相比,第20届冬奥会女子空中技巧三周动作的使用效益最大,这将对今后该项目的技术发展与实力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定点跟踪扫描摄影法,在1993年11月温州举行的浙江省第8届大学生运动会现场拍摄第2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3枚金牌、1枚银牌获得者陈继红的女子三级跳远三跳起跳技术影片,在STK录像分析系统进行影片数字化处理,对解析后的技术参数应用生物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并与国内优秀男、女三级跳远选手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寻找三跳技术的内在规律和技术关键,以设计女子三级跳远技术的最优化训练.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女子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前后3跳成绩、成功率、速度变化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2~33岁是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展示最佳竞技能力的成熟期,及格赛成绩平均比值约为97.03%。决赛成绩均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平均比值约99.8%。第2、3跳是决赛阶段出现最佳成绩的关键跳次,第2跳成功率最高,达100%;其次是第1跳的成功率也达到75%;第3、4跳次的成功率相等。前3名运动员中有两人的助跑速度达到8.16m/s以上,后3跳的成功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刘翔雅典奥运会摘金和洛桑大奖赛刷新世界纪录的精彩演绎,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在分析刘翔成功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充分利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强对跳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树立新的训练理念、确立跳跃项目发展走国际化道路的指导思想、探求跳跃项目的突破口、重视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等诸多启示,探讨我国跳跃项目的发展之路,希望我国跳跃项目运动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面向2008年奥运会女子新兴田赛项目的成绩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学建模法为主的方法,对我国和世界女子三级跳远、女子撑杆跳高、女子链球(以上三个项目均为女子新兴田赛项目)的成绩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可知,2008年女子链球成绩有望进入当年世界排名前三名;而两个跳跃项目通过努力,可望进入世界前八或前六名;女子链球将承担2008年奥运会夺取奖牌甚至金牌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04-2012年间参加奥运会、世锦赛男女跳高、跳远、三级跳、撑杆跳八个单项的前三名共126名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及其年龄特征进行统计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形成这一特征的因素,为田径体能跳跃类项目的选材与训练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在这四个项目中,跳远男女运动员的年龄与竞赛成绩成正相关;三级跳和撑杆跳男女运动员的年龄与竞赛成绩成负相关;跳高项目男子运动员竞赛成绩与年龄成正相关,女子运动员成负相关。因此,运动训练中应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性别,合理地进行运动员选材、安排训练计划与人才培养,进行符合运动员自身年龄阶段特征的训练,不断挖掘其运动潜质,提高运动员竞技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