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梁庆棠 《广西教育》2013,(18):59-59
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难教,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却怎么也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表面上认真听课,实际上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学生干脆用书本挡住头,偷偷摸摸地看课外书。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现象,与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提问的艺术有关。倘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课堂提问的艺术,那么就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无暇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一、课堂伊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不少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三少一多"的现象,即课堂上学生读的时间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书更少;课堂上思考问题少,教师讲得多,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教师将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过多的用于讲解分析课文,而忽视了应让学生充分阅读。由于学生读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喜欢看课外书、热衷交往学生,语文成绩一般不错,倒是那些死捧课本,不爱活动的学生,语文成绩不见得很好.究其原因,与学生的课外功夫不无关系.看来,语文学习的阵地不只在课堂之中,更在于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如果我们死守着课堂,死抱着课本,那么只能陷入山穷水尽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4.
周鸾 《中国教师》2014,(10):34-36
<正>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低效率、枯燥乏味的现象,学生不能从课堂中获取足够有价值的信息,致使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那么,如何"从40分钟里榨出油来",打造学生喜欢、家长欢迎、教师愉快的高效课堂,成为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打造语文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改变知识结构、更新  相似文献   

5.
身为职校的语文老师,常常感叹课难上。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较差,导致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于是,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课堂学习产生"厌倦感"。  相似文献   

6.
所谓做"减法"就是指语文课堂上要去掉那些与语文教学无关的东西。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与本节课无关的东西多了,就会挤占宝贵的教学时间,所以做"减法"的实质就是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说来,做"减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减去那些不必要的教师讲解我听过很多堂语文课,十有八九都会出现语文课时间不够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语文教师不必要的话说得太多,不必要  相似文献   

7.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7,(11):19-21
许多时候,我们在追问:语文教学激动人心的魅力在哪里?是课堂上昂扬的氛围吗?是,但不完全是;是师生滴水不漏的问答与对话吗?是,不完全是;是学生念出那些"成熟"的语言"作品"吗?是,也不完全是。新课程让课堂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语文内涵更加丰富,有一点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学生语文的创造。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树立小课堂大语文的意识,并将大语文的观念和注重课堂实践的思想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坚持思维参与和语文实践,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个博采众长的学科,枝叶纷繁芜杂,课堂永远像个喂不饱的机器,需要不断填充饵料,我们永远在感叹语文是学不完的。反过来说,语文好象也是无需去学的。我们面临的事实是,学生抱着功利的目的,在课堂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语文课堂成为休憩的小站。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就结合教学现象,说说"问什么、怎么问"的问题,探析课堂提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要更高效,就要让语文课堂接地气,也就是要剔除课堂中那些非语文的因素,增加属于语文的内容,这就要做好语文课堂的"加减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属于语文的学习活动,让语文课扎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2.
郭珏 《新疆教育》2012,(4):52-52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走入了误区。教师照本宣科,教得死,学生学得死。教师设定的教学思路,忽略了给学生留有思维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也很难看到教师在课堂上给那些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以鼓励。从这些现象不难看出,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明显弊端——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语文教学时,我们常常感到和学生之间有很多地方无法形成共鸣,感叹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偏低,追寻其因,我们发现,学生所接触的语言材料在总量上其实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会产生不同学生语言感受力的不同,是由于学生并未形成完全的"形象思维"能力。"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会学生如何去思维,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引导学生关注他们身边正在经历的点点滴滴,会不断提高学生对生命、对生活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语文素养必然会有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不仅对学生必备的语文知识进行传授,更应突出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倡导"低碳"课堂。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现象,本文从课堂现状出发,深入剖析并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存在着很多学生主体缺失现象。主要有显性缺失、假性主体和隐性缺失三种。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不够。减少课堂主体缺失现象,应该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阐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其中,发展思维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了一线老师的重视。有的着力打造"情理课堂",有的提出语文教学需有理趣,更有的倡导语文教学向理科教学学习,须有"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然而客观审视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发现现在有不少语文老师为追求精彩。作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者也得学会"剪枝",删去那些多余的、花哨的环节,而保留能激发学生思维火花、深入文本的环节,简化导入抓准主线,紧扣点睛中心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之美,让课堂变得务实、高效。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得越投入,学生睡得越酣甜。考试成绩出来了,很糟糕,面对一塌糊涂的学生成绩,教师发感叹:"国家减免营养餐,学生吃了睡得酣;国家减免生活费,学生吃了趴着睡……"、"你们是怎么啦?教过的字不会写,讲过的题不会做,笨猪……"办公室里,教师们愤愤不平地在课余讨论,不是讨论教学法,而是讨论哪班不听课的"哈儿"最多,哪班不听课的"睡仙"最丰富。就在教师们牢骚满腹的时候,"减负"的口号又一次响起,这就对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教学时间在减少,教学质量却要提高,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向课堂要质量是一个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显得特别关键。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笔者赴江苏扬州参加初中名校语文课堂展示交流活动,反思近年来周边一些学校语文高效课堂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现象,颇有感触。"不放心学生"似乎成了我们很多语文老师的心结,而这个心结必须打开!一、名校高效课堂印象《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和打造。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影响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水平的提升。文章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