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乾隆是我国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者,他活了88岁,拥有独到的养生理论,他自己总结的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放在今天也很有借鉴意义,那“十常四勿”具体指的都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宪生 《武当》2012,(1):57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能活到70岁以上的也只有12人,其中寿命最长的是活到了88岁的乾隆。乾隆是清朝的第四代皇帝,在位时间长达60年之久,亲眼所见的祖孙共七代,与曾玄孙五世同堂。乾隆长寿秘诀如下:1、围猎善射,喜爱户外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君王崇武练射  相似文献   

3.
顾南 《收藏》2013,(9):277
清史有位名人叫傅恒。傅恒是谁?傅恒,乾隆皇帝的小舅子,是乾隆皇帝孝贤皇后的弟弟,他是官拜户部尚书,也曾任协办大学士,还获得过军机大臣太子太保的荣誉称号。乾隆时历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平叛伊犁统师。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降服莎罗本父子。乾隆十九年  相似文献   

4.
乾隆终年八十九岁,可算得上是位长寿皇帝。他之所以能长寿,是因为他精通养生之道,在他的生活中,除了注意饮食营养,食疗药酒,还喜爱骑马打猎体育锻炼,特别是他酷爱书法。在书写时运用气功,也是调养身体的有效方法。现将乾隆皇帝的养生十法介绍给读者,供大家参考。一,齿常叩每天要叩齿三、四十次,力量适宜,不可过强或过轻。叩齿有两大好处;一方面是对齿有好处,可固齿即健齿的作用。另一方面叩齿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2,(12):13
"颐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展,主办方: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故宫博物院。展期为2012年6月22日至10月14日。"乾隆花园"即宁寿宫花园,位于故宫东北隅,是乾隆皇帝为自己精心打造的一个退休颐养的天地,亦是故宫一个从未对外开放的秘密角落。近年故宫  相似文献   

6.
正1768年,乾隆皇帝兴致勃勃地挥毫泼墨,为一件白釉枕题诗(图1、图2):瓷中定州犹椎轮,丹青弗藉傅色粉。懿兹芳枕质朴淳,蛤粉为釉铺以匀。铅气火气净且沦,粹然古貌如道人。通灵一穴堪眠云,信能忘忧能怡神。至人无梦方宜陈,小哉邯郸漫云云。乾隆戊子仲夏月上瀚御题。乾隆皇帝为这件枕头的质朴淳厚所吸引,把它想象成一位古貌古心的道人,认为它可以让自己忘忧怡神。可惜的是,博闻多识的"十全老人"乾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把枕头的产  相似文献   

7.
王建芙  杨洋 《收藏》2013,(9):40-47
董邦达是清朝中期的著名文臣,他出身平民,起于微吏,雍正十一年(1733年)30余岁时得中进士。乾隆前期,他曾"入史馆""侍直(值)内廷",成为侍读学士,并逐步踏上高官仕途,历任吏部左侍郎、内阁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及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要职,成为举朝关注的重臣。董邦达长期陪侍乾隆皇帝身边,为天子解读典籍、诗文,并以绘事供职内廷,所创作的书画作品"深为今上(乾隆皇帝)所赏"。此外,他还奉旨参与编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内府书画、青铜彝器的收藏著录,对宫廷鉴藏与文化繁盛颇多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清代弘历出生自康熙五十年(1711年),自幼接受满、汉、蒙、藏多元文化教育,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通。不仅如此,在治国理政之余,乾隆皇帝还对文人士大夫饱含闲情逸致的文翰墨缘颇为推崇,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古代收藏和当朝书画。乾隆皇帝倡导"四王"山水画、常州派花鸟画及人物画;在书法方面,宫廷范本书法以传统帖学为主导,由此形成庞大的馆阁体书势。这些都为宫廷书画  相似文献   

9.
顾南 《收藏》2013,(9):276
恭王府的锡晋斋,这是乾隆年间的著名贪官和珅和大人的书房,然而就是这间屋子里的几根木头却给和珅招来了杀身之祸。这事还得从嘉庆皇帝的"反贪行动"说起,清朝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皇帝在正月初三这天驾崩了,正月初八也就是五天后,嘉庆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对老爸乾隆最宠爱的大臣和珅,展开了反腐收网行动。革职,监守,查抄  相似文献   

10.
乾隆是清朝第四代皇帝,主政60年,享年88岁,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皇帝中寿限最高的一位,被世人誉为“帝王寿魁”。他有什么独特的养生术呢?乾隆的长寿秘诀概括起来是16个字;"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吐纳肺腑,活动筋骨”。  相似文献   

11.
道家中脉养生术,源于《黄帝内经》的养生哲学思想,起于道家内丹养生流派,集儒、释、道、医各家养生之精华,以追求生命的根本健康为出发点,是回春术、长寿术,是传统中医养生的组成部分,是中华养生文化的宝贵遗产。世界著名生物遗传学家牛满江博士,因工作繁忙导致身心状况日衰,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于1979年(67岁)在北京向华山派道长边治中修学中国道家养生长寿术,短时间即恢复健康,享年95岁。他曾说:"我学练这种功法四年,受益匪浅,真诚地希望此术能在世界开花,使全人类受益。"清代道家北宗龙门派十一代传人闵小艮创立"中黄直透法"(即中脉养生术),简化了修习程序,受到修学者好评。在《中华仙学养生全书》中被誉为"仙家顿法"。书  相似文献   

12.
乾隆:我国历史上习文练武、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他的长寿秘诀是: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十常: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拖、肢常伸、肛常提。四勿:食勿饱、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乾隆的长寿秘诀@张淑云  相似文献   

13.
王风 《健身科学》2013,(2):34-34
其实,我国的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意识到了食用茶叶的好处。唐朝时,人们喜欢用茶叶来拌饭一起食用。清代大学士纪晓岚也时常把茶叶当成蔬菜来吃。后来,他吃茶成了习惯,干脆让家里的厨子制作以茶叶为主料的菜肴。乾隆皇帝更是首创了"龙井虾仁"这道佳肴,让清代"茶菜"开始蔚然成风。而随着现代养生理念的深入人心,茶叶走上餐桌也渐渐成为新的饮食时尚。  相似文献   

14.
平桥豆腐     
在淮安,有一道名菜叫平桥豆腐。这菜的来历,与乾隆南巡有关。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乘龙舟路经这里。当时有位名叫林百万的大财主,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是讨好皇上的大好时机,于是他依仗自己拥有百万家产,令人在淮安至平桥镇四十多里的路上,张灯结彩,铺设罗缎,硬是把皇上接到了家里。林百万是个很有心计的财主,早在接驾之前,他就派人探听到皇上的饮食口味,所以他命家厨用鲫鱼脑子加老母鸡原汁烩当地的特色豆腐款待乾隆。乾隆虽然尝遍山珍海味,可是他何曾品味过如此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呢?因此他品尝以后,连连称好。接驾以后,鲜美可口的平桥豆腐便不胫而走,从此誉满江淮,成为淮扬菜系里的传统名菜。  相似文献   

15.
清朝乾隆皇帝享年八十九岁,堪称我国古代皇帝高寿中的佼佼者,被世人传为“耄耋天子”、“帝王寿魁。”乾隆何以长寿?据—位赫赫有名的清朝内廷老医师的后裔透露,乾隆的养身之道可概括为十六个字: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吐纳肺腑:即黎明起床,少睡懒觉,早餐前多做深呼吸运动,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6.
王建芙  杨洋 《收藏》2013,(5):40-47
董邦达是清朝中期的著名文臣,他出身平民,起于微吏,雍正十一年(1733年)30余岁时得中进士。乾隆前期,他曾"入史馆""侍直(值)内廷",成为侍读学士,并逐步踏上高官仕途,历任吏部左侍郎、内阁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及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要职,成为举朝关注的重臣。董邦达长期陪侍乾隆皇帝身边,为天子解读典籍、诗文,并以绘事供职内廷,所创作的书画作品"深为今上(乾隆皇帝)所赏"。此外,他还奉旨参与编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内府书画、青铜彝器的收藏著录,对宫廷鉴藏与文化繁盛颇多贡献。  相似文献   

17.
古代的帝王往往享受无度,不加节制,因而多数短命。而乾隆皇帝却很注重养身之道,非常爱惜自己的身体。乾隆从小就用心学习武艺,精于骑术、擅长射箭,剑术更是炉火纯青。他除了朝夕坚持练武以外,还经常组织射围狩猎,亲自追逐猎物,这使他的全身都得到充分的锻炼。  相似文献   

18.
沈云伟  刘爱东 《收藏》2010,(1):91-94
乾隆时期是清代社会的鼎盛时期,在制瓷业方面,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景德镇汇集了大批能工巧匠,在督陶官唐英的尽心尽力之下,加上乾隆皇帝的重视和直接干预,这一时期的瓷器生产达到了极高水平。乾隆瓷造型端庄规整,釉彩纷呈,图案装饰富丽堂皇,制瓷工艺技巧达到历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19.
乾隆养生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练习又名《热身练习十八式》,是本人在研究乾隆的“十常四勿”、《老子按摩法》《养生十六宜》《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导引养生功》等古现代养生术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理论、现代医学和运动生物学原理,在总结本人十几年养生体育练习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因为,乾隆寿高89,是中国古代皇帝中的寿魁;他一生健康,87岁还外出狩猎,终生不带眼镜,无疾而终,理念上,他有极其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16字秘诀。因此,本练习假托乾隆之名而作。其特点主要有:1、结合医理,言而有据;2、全身锻炼,动而有度;3、简便有序,易学易练;4、动在缠绕、行在梢节;5、动息结合,动缓息长;6、神形相依、绵绵若存。其作用主要有:1、集中思想、预热身体;2、畅通经络、宣导气血:3、调理先天、补益后天;4、平衡阴阳,协调脏腑;5、强健筋骨,愉悦身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刘晓晨 《收藏界》2015,(1):101-109
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作诗高手,据一些学者统计,其御题诗保存至今并收录诗集的就有4万余首。仅乾隆皇帝一人的产量就堪比清康熙年间编篡的《全唐诗》,可《全唐诗》是由2200多人花费数百年时间才写出来的。乾隆曾自谓:“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为诗古文赋。文赋不数十篇,诗则托兴寄情,朝吟夕讽,其间天时农事之宜,莅朝将事之典以及时巡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