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什么是机械历史决定论机械历史决定论就是用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研究社会历史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历史理论,其核心就是用形而上学和机械决定论取代辩证法,只承认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因果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只承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不是把人类社会当作一个由多种因素的有机联系所构成的复杂的系统来理解,而是把它看作一个由众多因素凑合而成的简单的组合体;不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当作是由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  相似文献   

2.
所谓历史非决定论,是一种否认社会历史及其过程的因果性、规律性和必然性,主张事物运动只存在偶然性、无序性的学说。与之相反,历史决定论是承认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学说。决定论一般分为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决定论。而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又可区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唯物决定论。 在当代历史哲学领域,否定历史决定论,主张历史非决定论,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因为,假如历史无规律的话,那么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成了伪科学!但这仅仅是假设。 我们知道,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它虽然坚持了社会历史存在规律这一正确方向,但对社会规律的理解却十分死板、机械,缺少辩证思想,因而是软弱无力的。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在承认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又对这些规律加以辩证理解,是辩证的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历史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一团混乱,人们的历史活动也不能随心所欲。相反,社会历史本身内在地固有着一定的因果性、必然性。这些规律的实质,是指明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结果的不可避免性。因此,人们不可漠视社会规律,更不能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写道“我的观点是: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从而在人类社会领域内创立了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同时,它也没有抹煞或贬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及其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为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确立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围绕着历史主、客体及其关系问题,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争论。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遵循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但是,在讨论中,有一种以历史选择论否定历史决定论的观点,对历史决定论提出了种种诘难。笔者认为,是否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是关系到能否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明辨是非,坚持真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决定论,经历了神学历史决定论、人性历史决定论和理性历史决定论等历史形态。马克思在历史决定论领域完成的理论视角转换,就是在社会实践这一认识论的首要观点的基础上,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统一起来。由于这一理论视角的确立,就使历史决定论成为一种体现规律客观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双重属性的理论形态。那种所谓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统一的说法,实质上是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理解为机械历史决定论,因而要从这个理论误区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6.
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双重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既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肯定其主体选择性。本在分别阐述其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基础上,把二统一在一起,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试图以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和历史过程的非线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以波普尔为代表的非决定论思潮的泛起是有历史背景、认识根源和社会原因的。这股非决定论思潮尽管无法否定决定论 ,但是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 ,重新确立辩证决定论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库诺只承认经济生活的生产是历史过程中的唯一决定因素,表现出对历史发展中的政治、宗教、文化等其他中介因素的淡化和轻视。库诺深陷经济决定论的泥潭,是有其现实的时代根源和深层的理论认识根源的。经济决定论的实质在发展观上是一种形而上学,在历史观上是把自然发展的规律生搬硬套地用在社会历史发展之上,混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经济决定论也是一种实证主义。它的存在曾给国际工人运动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有无客观的规律,是我们在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上所遇到的挑战.要确立社会规律客观性的观点,关键问题在于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活动的介入,人的意志、自由等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在社会规律问题上的革命性变革.社会规律是社会主体运动的规律,不是社会主体主观的规律,它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客观依据,不以主体意志及其活动为转移,对它有一个主体认识和把握的过程.社会主体揭示社会客观规律,必须注意认识过程中的无限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针对第二国际庸俗的经济决定论进行理论反思的结果 ,它的主要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从人出发把握社会和历史的方法论 ,其理论优势在于它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实践性 ,在理解人类社会的主体性方面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其理论缺陷则是它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陷入了片面注解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极端之中。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在国际共运史上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审美——价值关系三个层次,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文章认为,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是在实践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并渗透和影响整个实践过程。文章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的和有决定意义的关系,是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历史本质的关系。只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从人的生产实践的历史中,才能真正揭示人的本质。文章还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人类思维史的有关资料,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历史宿命论和机械决定论的观点,片面夸大主体性的观点,非本体论的观点,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等,作了剖析和批评。  相似文献   

12.
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非决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卡尔·波普尔的历史非决定论梁中义当代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先后抛出了《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猜想与反驳》等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提出了公开的挑战。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他的观点似乎得到了新的证明,一时间成为西方...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它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的过程,它的动因在于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史学领域的一次革命,它揭开了历史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4.
一、要善于揭示自然辩证法理论观点的来龙去脉在如何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问题上,通常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只需把要求学生了解的基本思想观点讲清楚即可,并不要求揭示这些观点的来龙去脉。然而,我以为与这种既成式地介绍现有结论的做法相比,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放在历史过程中阐发更能够揭示这些思想的真谛,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这一点对于理性思维较高的研究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在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中如何尽可能地结合历史过程讲马克思主义,笔者认为可以有这样一些做法:(1)追溯基本观点的历史发展过程。例如追溯自然辩证法的某一具体原理是怎样从当时自然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从历史理论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不容否定的。尽管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出现了危机,但只不过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局限及人为曲解的结果而已。唯物史观并非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而是现实生活生产决定论,两种生产决定论,迄今为止它仍不失为最科学的史学理论,历史研究的理论指南;其历史局限,将随原始历史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得到克服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可能性空间”初探汪郢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在讨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必然与主体选择、社会历史规律的特性等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不少同志使用“可能性空间”这一概念,以此来批判机械决定论,说明社会运行的具体机制,阐述主体选择的客观基础和范围。“可能性空间”不...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点,要求我们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来探讨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因此,考察历史规律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客体运动的关系,阐述历史主体对历史规律的影响和作用,将有助于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规律理论。历史过程中主客体的含义历史过程中主客体的含义问题,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规律理论的一个关键。在历史规律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分歧也源于此。我们  相似文献   

18.
作为批判理性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卡尔&;#183;波普尔,其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他的历史决定论上。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驳斥,即他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从总体上讲是站不住脚的。但他的这些错误思想在世界上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人们中间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认同。究其原因,我认为这首先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本身存在严重问题有关;其次与他批判的特点有关——用貌似纯科学的方法作纯学术的批判;三是其批判锋芒所指虽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但主要是指17—18世纪历史决定论,特别是指被教条化、庸俗化和曲解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更深层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在实践中运用辩证逻辑概括出来的,而波普尔的批判主要运用的是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这样的逻辑和方法是人们通常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历史的终极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不过是人化了的自然,因而社会界同自然界一样,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即我们所说的“历史”——是一个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当自然科学家们按照机械决定论,把凡是起作用的某种原因作为事物的终极原因而“弄糊涂了”的时候,恩格斯就指出:终极原因就在事物的因果系统本身,就是事物因果系统中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他说:“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  相似文献   

20.
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由历史尺度优先转向价值尺度优先。思想史的考察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评价社会进步尺度问题上有一个从价值尺度优先的立场转向历史尺度优先的立场的思想发展过程。就评价社会进步两种尺度理论的逻辑看,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历史尺度基础上的价值尺度与历史尺度相统一的辩证历史决定论,认为既然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能是生产力的发展,那么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就只能是历史尺度;尽管价值尺度是评价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但由于人的发展只能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因而价值尺度只能从属于历史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