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企业战略网络关系管理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组织间关系作为企业的关键资源,使得关系管理成为战略网络的主要管理模式.论述了关系管理在战略网络管理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组织冲突理论和联盟网络理论等,从过程论和组织间关系理论的视角,提出现代企业战略网络关系管理过程的动态模型,并对模型作进一步分析,为企业有效地实施战略网络关系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3D打印技术产业现状为基点,对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组织间学习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演化博弈分析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组织间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及其动态演化过程;其次立足盟员企业间信任关系与策略选择趋向的角度探讨产业联盟组织间学习机制演化路径,为盟员企业制定正确的组织间学习策略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产业联盟组织间学习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战略联盟是组织学习的“实验室”,但是,组织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本文把战略联盟的生命周期和组织学习的发展相结合,提出了战略联盟组织学习的四阶段动态模型,联盟的动态发展和伙伴的互动学习是一系列的适应性学习和必要的主动调整。  相似文献   

4.
动态能力视角下创新型企业联盟管理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捷  张振刚 《科研管理》2017,38(1):81-90
联盟管理能力是动态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基于形成动态能力的不同组织惯例和常规,企业联盟管理能力在理论上包括组织间协调、联盟组合协调、组织间学习、组织感知和联盟组织变革五个要素。通过对珠三角313家创新型企业的调查研究,采用高阶因子分析检验了这一结构的合理性,同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联盟管理能力在联盟发展、联盟经验和联盟组织结构对联盟价值创造产生影响时的中介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联盟管理能力对于联盟价值创造具有正向的影响,联盟管理能力在联盟发展对联盟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具有部分的中介效应,在联盟经验和联盟组织结构对于联盟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何霞  苏晓华 《科研管理》2016,37(2):90-97
战略联盟是新创企业克服新生弱性、获取组织合法性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有关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的联盟战略及其作用机理尚不明晰。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我们考察组织学习在战略联盟与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战略联盟显著增强了新创企业的合法性;2)组织学习在战略联盟与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的关系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3)环境动态性显著调节了新创企业战略联盟对组织学习的影响。具体而言,环境动态性越高,新创企业战略联盟与组织学习的正向关系越强,反之越弱;4)环境动态性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学习对新创企业战略联盟与组织合法性的中介作用,表现为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即环境动态性越高,战略联盟通过组织学习对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所产生的作用就越强,反之越弱。本研究为分析转型经济环境中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过程以及验证战略联盟在新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苏敬勤  刘静 《科研管理》2013,34(8):58-67
通过国家重点大型企业大连机车1986~2010年的纵向案例研究,本文考察了影响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三个动态能力维度(市场感知能力、多组织协同控制能力和组织学习吸收能力)在创新国际化三阶段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发现:(1)动态能力演化过程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呈递增状态;(2)在产品创新国际化的不同阶段,三个能力维度在动态能力构成中的主导作用不同;(3)在产品创新国际化的不同阶段,三个能力维度的变化趋势和速度不同。论文工作拓展了对动态能力内涵及其演化过程的理解,对复杂产品系统企业的产品创新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吸收能力的联盟企业组织学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嫚丽  蓝海林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0):89-91,105
战略联盟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特别是通过联盟进行组织学习更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企业的吸收能力为视角,研究联盟一方企业在联盟中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式与实现框架。首先,本文对吸收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文献回顾和界定,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联盟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学习过程概念模型,以及探讨在组织学习的各个阶段中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张红兵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87-1696
 为探明企业组织层面上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差异来源,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并探索性的提出组织间学习、战略柔性与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关系的研究假设,以山西、天津等华北地区联盟企业的308份有效调研问卷为样本,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法的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学习可以显著地提升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资源柔性与能力柔性);能力柔性正向作用于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而资源柔性却相反;组织间学习在受到资源柔性负向传导效应的干扰下仍然可以正向促进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组织间学习、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影响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联盟企业合作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旭  高山行 《情报杂志》2007,26(7):8-10
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向合作伙伴学习并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分析了战略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对合伙企业间的组织学习、知识分享和知识创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在联盟知识管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吸收性学习决定了知识分享的程度而开放性学习对知识创造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葛元骎  李树文 《科研管理》2022,43(11):200-208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取得绩效均势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却并未回答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实践是否对绩效具有同样的影响路径这一问题。研究基于400余家科创企业,从能力-动机-机会(AMO)三个层面探讨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初创期科创企业AMO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双元学习能力与人力资本的连续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而发展期与成熟期科创企业则仅通过双元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研究在资源-能力整合框架下厘清了不同发展阶段AMO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机制,这为管理实践动态配比组织资源与能力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震宁  吴晨 《科研管理》2021,42(5):21-30
技术战略联盟是合作伙伴资源共享、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共同创造价值的组织,但其创新活动往往伴随着各类风险,在实践中很多联盟的运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何降低联盟的运行风险,优化合作路径既是理论的前沿问题,也是实践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研究了技术战略联盟运行风险、协同合作与联盟稳定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技术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利益冲突风险和分歧冲突风险会降低联盟的稳定性,而联盟依赖风险初期会提高联盟绩效,但随着依赖程度的逐渐加深,参与各方的自主开拓创新能力有可能受损,从而降低联盟绩效;第二,联盟内部的自主合作可以正向调节技术战略联盟运行中利益冲突风险、分歧冲突风险与联盟绩效的关系,并且削弱联盟依赖风险对联盟绩效的倒U型效应,从而起到协同优化的作用。政府扶持对技术战略联盟运行风险与联盟稳定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刘娟  俞培果 《现代情报》2010,30(1):174-177
本文以企业战略联盟及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为背景,探讨这一过程中对竞争情报的需求及其重要作用,并以竞争情报理论和企业战略联盟发展过程中竞争情报的应用现状分析为基础,提出战略联盟形成的过程模型,并对战略联盟生命周期中竞争情报获取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我国企业在战略联盟结成与联盟关系发展中,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瑞  李北伟  高岩 《情报科学》2023,41(2):101-106
【目的/意义】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以期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开展知识协同服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和知识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剖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并以知识管理、协同学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并提出推进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策略。【结果/结论】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旨在围绕多智库主体的目标、资源、过程要素协同,强化联盟知识协同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联盟知识协同服务能力。【创新/局限】以协同创新视角对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展开研究,跨区域多案例对比分析,是对所构建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检验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战略联盟提供了一个在合作者的帮助下,通过将具有不同技能和知识基础的企业联合起来,提高其合作者和企业自身能力的独特机会.分析了影响联盟知识获取能力的不同条件,明确了有助于联盟成员学习的知识联系,讨论了为什么一些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在对联盟知识的提升和开发上更加有效,最后以UT斯达康与电信的战略联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龙勇  付建伟 《科研管理》2011,32(9):91-99
本文通过对重庆、深圳、西安等地建立了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近500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依赖性、关系风险和联盟绩效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的依赖性对联盟关系风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关系风险对联盟绩效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而资源依赖性对联盟绩效只具有部分的负相关影响。表明在非对称型与对称型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依赖性、关系风险和联盟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异,处于联盟中的企业应注意这种差别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evolution of trus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lianc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s strategic alliance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weapon for companies in achiev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has become thos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of the alliance. Trust between the alliance partners has been proposed to be one of thos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The high levels of uncertainty and interdependence that characterizes high technology alliances make trust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se contexts. Very little is known, however, about the process of trust creation or eros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shortcoming in cross-sectional trust research by utilizing a longitudinal survey design to examine the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trust formation between strategic alliance partners. We contrast a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view of trust with a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 to more fully explore what may influence changes in the level of trust between partner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was not a function of the formal incentive systems that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sts deem necessary to prevent opportunistic behavior. Conversely, factors from social exchange theory – communication, shared values, and relationship equity – provide a more thorough explanation of what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levels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as trust increases between partners, the alliance benefits by displaying higher levels of dependence, higher levels of partner learning, and higher levels of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Fewer than 50% of strategic alliances are successful [Das, T. K., & Teng, B. (2000). Instabiliti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 An internal tensions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 Science, 11, 77–10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task complexity, nationality, prior alliance experience, and disparity in alliance experience in strategic alliance termination and performance. Based on survey responses from 85 parties in biopharmaceutical alliances, it is found that strategic allianc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terminated and have poor performance when they have (1) both R&D and marketing elements, (2) domestic partners, (3) limited prior strategic alliance experience, and (4) large strategic alliance experience disparity between partners. Some of the findings are new and deserve additional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物流战略联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流战略联盟宗旨在于整合资源,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其实施过程常常陷入困境。针对物流战略联盟的特点,分析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并结合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物流战略联盟全生命周期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中外战略联盟中的组织学习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立罡  吴贵生 《软科学》2006,20(3):129-132
中国加入WTO之后,外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使中国企业面临着挑战与机遇,通过与外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成为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方式。技术所处阶段与特征决定了所需建立的战略联盟类型,通过案例分析阐释建立战略联盟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是组织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