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文献法、分析法、比较法和逻辑法对体育科学研究中所设及的科学、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和论述。笔者认为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这是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把科学看作知识的加工过程 ,对科学作动态理解虽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科学 ,但它并不代表科学本身 ,不能混淆科学与科学活动 ;科学的社会化导致大量科学本身 ,不能混淆科学与科学活动 ;科学的社会化导致大量科学机构的出现 ,也表现它是社会的一个特殊部门 ,具有一定的社会建制 ,但这种社会建制并不是科学本质所在 ,不能等同于科学 ;把科学与技术区别开来考虑是有意义的 ,但也不要绝对化 ,应分别从目的与结果、时间、职能作用方面考虑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体育科学体系的学科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科学是由经验、理论等知识元素按一定科学结构组成的体系。体育科学的宏观结构就是体育科学的分类系统。研究体育科学的学科分类对于改善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繁荣体育科学、发挥体育科学的整体功能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体育科学学科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原则,对已提出的各种分类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3.
体育问题应分为体育科学问题、体育一般问题与体育类似性科学问题三类。体育科学问题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源头与核心,是不断推进体育科学发展的生命力。体育科学问题得到解决,转化为体育一般问题,但还应认识到第三种现象存在——体育类似性科学问题,它是体育科学问题的萌芽状态,易转化为体育科学问题。这三者既有着本质的区别又有着互为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健身意识的加强,学者们对科学健身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一些新的科学健身的理论和方法相继出现。如何指导科学健身是目前全民健身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文献研究法,浏览了近年国内的科学健身研究的成果,综述了科学健身研究现状,针对国内不同年龄群体和不同的职业人群对科学健身的需求和科学健身知识的不足,社会各界对科学健身的追求和为国人的健康所做的孜孜不倦的努力。研究结果显示,一个由政府主导、大众积极参与、科学指导志愿服务、体育机构技术支持、网络平台加盟的全民科学健身的局面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5.
朴素体育最初存在于社会其它活动中,经过历史进程,进而寓于其它学科之中,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在近代科学发展中,各分支学科对体育的研究,促进体育形成独立的分支学科。整个体育科学的形成是从科学体育到体育科学的过程。体育科学作为科学整体化硕果必将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一直是科技哲学领域关注的重要命题之一,随着科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科学的发展进入到大科学时代,文章以此为视角,阐述科学、技术的内涵,并着重分析了科学与技术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家新 《体育学刊》2007,14(5):73-77
科学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恰恰缺乏科学精神,大大迟滞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导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因素有:经典理论中科学成分的先天不足,重直觉轻实证的思维模式对科学的疏远,重人伦轻科技的价值观对科学的压抑。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当在创新中求发展,确立科学精神的主导地位,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现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8.
体育科学功能表现在对体育实践的指导功能,即描述、解释及预测功能、观念改造功能、工具功能以及对体育科学发展的自我调控功能,体育科学对象的状况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科学功能可覆盖的范围和程度,体育科学对象必须通过体育科学结构对其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目标既是科学方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科学方法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依据。本文通过文献法查阅了科学方法的概念内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材为参考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生物学科学方法进行了分类,并从高中生物学科学方法教育教学目标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层次的划分、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科学方法教育教学目标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发明,使人类得以更有效、更科学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从而导致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随着新领域、新发现、新发明的急剧增多而持续出现科学信息爆炸性的增长。这迫使人们寻求避免科学信息泛滥成灾和在科学情报的海洋中迅速、准确、有效地寻找、传递、加工和处理所需科学情报的途径。为现代体育科学的研究提出了大量的新课题,也是体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拟用现代新学科——体育科学情报学来谈谈怎样利用体育科学情报的研究成果来为我国的体育科学建设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休闲体育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我国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对生活方式有更多的新思考。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提高现代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而休闲体育以其独有的特点迎合了现代人的这一需求。  相似文献   

12.
薛原 《体育科研》2015,(4):100-103
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以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对中学生命化体育课程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尝试构建生命化体育课程,并探讨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体育课程对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专业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制1-5分的综合问卷,对5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健康环境、疼痛、对生活的乐趣、业余生活、处事能力、恋爱、时间支配、卫生保健服务、行动能力等因素及其满意度影响。提高体育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应重点对健康环境、疼痛、对生活的乐趣等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生命哲学的解读,辨析了体育的生命意义,并将体育教学划归于生命化教育轨迹之中,把身体教育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从而为摆脱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消融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的延伸性影响,焕发体育课堂的生命活力提供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生活方式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通过对体育、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健康社会学等理论的分析研究,明确了体育与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有机联系。提出了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建立了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结构,形成了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生命哲学的视阈思考新时代学校体育中的生命教育问题.结论:塑造生命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逻辑主线;人的生命存在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生命教育;尊重生命规律,回归生命本原,建构完满与整全的人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本源回归的意义所在.新时代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终身体育的社会意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终身体育是挖掘人类生命潜力因素有效方法,它可为发展人类生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好的人力资本,使人类生命价值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体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倡学习有用的体育,体育要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这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是一致的,也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要实现体育教学的生活回归,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避免误区,通过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以及体育学习方式生活化等途径,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源泉,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活体验以及学生的可能生活,拓展课程的教学时空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角度,来探讨汶川地震给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本文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强化以学生为本,安全为本,生命至上的思想,加强健康、安全的生活教育,是切实维护中学生安全生活、健康生活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提出奥林匹克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人生哲学是一复杂巨系统。利用系统思想将奥林匹克人生哲学构建为三层次结构:哲学层次、观念层次与指导实践层次。利用系统方法构建完整、系统、细化的奥林匹克人生哲学体系。本文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从感性到理性,再利用理性指导人生规划。最后,综合各指标提出了人生发展三维模型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