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主任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班主任用父母之心给予孩子关爱时,会觉得自己有些神圣,心里也会感到幸福.当然,这都是孩子回报给班主任的.班主任一次次被学生的真诚与信任包围时,幸福感油然而生. 班主任工作要因班而异、因人而异,要注意方法.如果不注意工作方法,会失去孩子们的信任.孩子们和班主任的距离远了,班主任工作更加难于开展.  相似文献   

2.
潘海霞 《教师》2011,(19):27-27
班主任是天天与学生打交道的人。正因为如此,学生对班主任是又恨又爱,这一点自我担任班主任以后就深有体会。恨的是班主任对他们的批评和限制,爱的是班主任对他们的表扬和赞美。有些时候,对一个孩子的看法,我们总会被他的过往所限制。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明白了对待一个孩子。也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3.
小威是我班上的一个孩子,我教他数学,不是班主任.一年多了,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太好,见了老师很是胆怯,平常上课很少举手答问,就连老师跟他谈心的时候也有些结结巴巴,像是大气都不敢出.我以为他从来就是这样的,并没有怎么在意.说实话,还真有些怀念以前当班主任的时光,跟孩子们走得那么近,才体会到当老师真正的味道.现在不是班主任,跟孩子就越走越远了,感觉老走不进他们的世界了,时间越长,越发感觉到有些失落.或许也是我越来越懈怠了,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习以为常,所以才徘徊在孩子的心门之外.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是天天与学生打交道的人,正因为如此,学生对班主任是又恨又爱,这一点自我担任班主任以后就深有体会。恨的是班主任对他们的批评和限制,爱的是班主任对他们的表扬和赞美。有些时候,对一个孩子的看法,我们总会被他的过往所限制。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校的班主任制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繁重的德育任务,班主任制是否需要改革呢? 首先,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学校,生源充足,乃至“超载”,有些学校教学班的名额竟达80-90人。在一班学额极度膨胀的情况下,仅班主任一人,怎么可能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呢?有些班主任忙不开,就经常让班干部或成绩好的学生代为批改作业。试问,这样做,他(她)能具体地及时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  相似文献   

6.
从教十余载,蓦然回首,真可谓一路风尘一路歌。作为班主任,谁都希望自己班里的学生个个儿品学兼优。但顽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总听见有的班主任在抱怨:我们班的孩子总是不听话。其实不然,孩子们很可能是不听"你"的话,若换一名教师或变换一种教育方式,他可能就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而对于我班有些调皮淘气的孩子,在我"爱"与"巧言"两把剑下,他们不仅愿意接受我的教育,还特别喜欢我当他们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7.
郑静 《学子》2013,(11):37-38
说到班主任工作,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某班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是个不错的班主任;某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才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这样一个目标。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更希望:在我们的班级里,每一名孩子都能在温暖的班级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对于班主任工作,我有着朴实的情怀。班主任工作繁琐而劳累,有时还会有些无奈、受些委屈,但每当看到孩子热情的笑脸,听到孩子们亲切的问候,工作得到家长的认可,我觉得一切都值了。班主任工作我也担任了十多年,在这里将我的治班小策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9.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德育就离不开班主任的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如今社会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发达,孩子们吸收到了好的方面,也学会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再加有些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很多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他们失去家长的关爱和管教,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有些不良习惯,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何才能把一个班集体管理得更好呢?我与大家谈谈班主任工作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职校班主任,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一群正处于青春期却又远离父母的青少年。与同龄的高中生比,这群孩子,有些因没能考上普通高中而失落;有些因家庭条件不好而自卑;有些,则因成绩不好而自暴自弃。如何帮助这群初离父母独立生活学习的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怎样才能为他们扬起成长的风帆?我一直在思考着,行动着……  相似文献   

11.
<正>每逢开学,不少家长就会托关系给孩子安排一个好座位,目的是让孩子听好课,读好书,受到教师的特别照顾和重视。班主任拥有安排座位的决定权,因而成为家长眼中的"红人"。那么,我们班主任又是怎样安排座位的呢?一般情况下,有些班主任把成绩好的学生、有关系的学生多放在第二至四排,以示重视;把调皮捣蛋的学生、好违纪的学生多放在最后两排或教室的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00后"孩子加入到职校生的队伍后,一线班主任的工作就增加了新的元素。"00后"的学生更加有个性,可能更加叛逆不羁,更加难管,班主任有些困惑,有些措手不及,也会走入一些教育的误区。有种关爱叫姑息式的爱。教师为了保护个性学生的自尊心,不大愿意用批评的方式,或者说不  相似文献   

13.
正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家访,可直接跟家长表述家访的主题,无须遮遮掩掩;而对于有些特殊学生、特殊事情的家访,则须讲究婉言艺术。一、旁敲侧击的暗示一学生一度学习成绩明显退步,家庭作业马虎,班主任在与该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他爸爸妈妈从工厂辞职做生意,每晚在家大战“方城”,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班主任决定通过家访解决此事。还没进门,麻将声、欢笑声就不绝于耳。进门打了招呼,班主任细心打量起屋子来,就这么个不大的屋子,孩子做作业的桌子几乎紧挨麻将桌,难怪孩子学习掉队呢。孩子的爸爸见老师环视着屋子,很不自然,忙抱歉地说:“老师,屋里…  相似文献   

15.
薛萍  王哲 《亚太教育》2020,(6):28-28
农村小学中,个别学生的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他们都由自己的爷爷奶奶照顾;每个班级中离异家庭的孩子也特别多,他们有些性格内向,不愿与同学交流,有些学习上不积极,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上不遵守纪律。这些问题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笔者在农村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多年,对班级管理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喜欢就好办     
周毅 《教书育人》2009,(3):67-67
师范大学刚毕业,刘静就顺利地被一所学校聘用,而目还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不是没有和孩子打过交道,她实习时也曾当过临时班主任。记得那时侯,她觉得孩子好可爱,可自己真正当了班主任,却突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原本自信的她,似乎瞬间跌入谷底,有种怎么也爬不起来的失落感。几个月过去,她的班成了年级的老大难,刘静心急如焚。学校也出面帮助了她,但效果依然不理想,换班主任已经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开学第一天,我的数学课被挤掉了,很轻松。所以帮班主任一起安排学生放学。看着新学生.我充满了期待。大多数孩子很快被家长接走了,只留下了四五个孩子在等待家长。我开始与这几个孩子交谈,希望他们能对我有些印象,这样明天上课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相似文献   

18.
吴海丽老师笔下的乐乐,有些任性,有些自私,孩子的父母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乐乐盼望着有个同桌,虽然为此做了不少的改变,但直至本文刊发的时候,仍然没能找到同桌。对这样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怎么办?无独有偶,我们在来稿中发现了武兴华老师的《论班主任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斗争"》一文,从中看到了武老师对此问题的理论思考及应对策略。事实上,这也是每个班主任包括不少科任老师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处理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与结果也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本栏目我们编发了这两篇体裁不同的文章,以期引起更多的争鸣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分别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合作,对教育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有些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技能缺乏、沟通存在障碍,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校工作  相似文献   

20.
作为班主任,在跟家长交流时,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家长们殷切的眼神看着我们说:老师,拜托您多关注我家孩子.特别是在一年级刚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后,很多家长会主动留下来,跟班主任聊一聊自己孩子的情况,以便老师尽快熟悉自己的孩子,并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当然可以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但时代在变化,421的家庭模式使得今天的孩子实际上被"关注过度".在教育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有些孩子渴望被关注,有些孩子渴望不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