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沙龙活动是学校教师实现个人专业成长的舞台、是教师之间开展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之间思想碰撞和展示个性的场所。一直以来,我校把“教科研沙龙”作为学校教科研活动的重点,积极促进教师思想交流和个人专业成长。在学校“教科研沙龙研讨”活动中,我们从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出发,以“课题研究”、“教学细节”、“案例评析”、“教育叙事”等作为阶段研讨主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沙龙专题研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以下是我校的一次沙龙研讨,大家针对此教学案例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英 《现代教学》2011,(12):52-53
学校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平台,是促进学生自主发挥、能动创造的舞台,在学生成长历程中往往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学校要重视开展教育活动,使教育活动能够对学生“益智健体”“激趣挖潜”“志趣聚焦”等各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长大了     
《幼儿教育》2004,(11):33-35
大班上学期,某班开展“我长大了”的活动。教师充满感情地与孩子一起回忆了各自成长的经历。在谈话结束之前,教师问:“长大了,你们感到高兴吗?”“高兴——”孩子们回答得有些勉强。教师又问:“你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吗?”“自豪——”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满意地结束了活动。  相似文献   

4.
教学研究是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化的平台。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幼儿冈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我们以“案例研究促教师专业成长”课题为研究平台,以教育活动案例为载体,尝试“一课三研”的研究方式,为教师间的互动,伙伴式的合作,教学技能的切磋构建了环境。现以大班体育活动——《巧用木桩》为例,展示“三研”中对该活动的内容、目标、形式和指导的不断思考、调整和完善过程,愿与幼教同行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5.
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平台”一词被广泛运用,何谓“平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解有三:①晒台;②平房;③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为操作方便而设置的工作台。那么,如何理解校本教研中的“平台”呢?校本教研中的“平台”可这样理解:为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由学校根据实际创建的一系列新的工作模式与工作内容。校本教研中的“平台”包括这些方面:教学教研活动、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政 《广西教育》2007,(12A):15-15
校本教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研究,而是“凸显学校自主性和文化性”的生动教育实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校本教研”当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校本教研”这个平台上“起舞弄清影”,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也促进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国开展了“动手做.学会生活”的主题活动,围绕这个主题我们班开展了“在劳动中快乐成长”子课题的特色活动。我们活动的目的即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中的一些劳动,为他人、集体、家庭、社区等服务,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更新与丰富生活经验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得进一步生活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会平 《天津教育》2007,(11):41-42
专题研讨活动是班主任聚集到一起围绕某个专题畅所欲言,在有效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火花的活动。专题研讨活动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是成就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使大家一同经历、一同感悟、一同成长。使每个参与讨论的班主任都能获得光靠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呼唤根植于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课例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这种教研方式是以一个个实际的课堂教学为例的教学研究,它是围绕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展开的一系列研讨。提供教研的课例不是优质课的观摩,也不是应付评比、评估的“做秀”课,而是立足于自然状态下的常态课。为此,我区在课改实验中,积极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青春畅想”。结合每个学生手头的《中学生天地》中的“恰同学少年”与“成长圆桌”这些栏目。举行较大型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诠释青春。理解青春,激发学生珍爱青春.热爱生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福建教育》2009,(10):64-64
11月12-15日,由福建教育杂志社主办,福州市钱塘小学承办的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语文专场)将在福州隆重举行。活动秉承面向教师、服务教师的宗旨,提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聆听教师心灵的声音。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班级心理辅导不是靠教育灌输和说教,而是学生自我探索的过程,是“助人自助”的过程,实现“助人自助”的有效载体是设计和实施学生活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应了解学生实际,使活动方案得到认同。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调整认识,进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成长的目标,即“参与活动→情感体验→调整认识→行为外显”。  相似文献   

13.
《福建教育》2009,(9):64-64
11月12~15日,由福建教育杂志社主办,福州市钱塘小学承办的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语文专场)将在福州隆重举行。活动秉承面向教师、服务教师的宗旨,提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聆听教师心灵的声音。现将有关活动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次活动围绕“成长”这一核心问题。一方面以教材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追寻名人足迹”、“讲述身边故事”到最后落实到反思自己的成长,在实践中获得体验,汲取智慧,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朗读、复述、表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读书达人秀活动促使我努力去读书,用心去思考。学校开设的这个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学习平台、一个激励成长的展示平台。”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小东关学校“读书达人秀”活动的第四期擂主张艳霞老师一脸喜悦地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16.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创新的肥沃土壤,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是一株株嫩绿的禾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沃土.我积极开展了“手拉手”、“新世纪我能行”、“绿色的呼唤”、“向科技进军”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本课程首先在高一年级实施与探索。高一年级按照“探究自然世界、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三条线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学期高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之一是“探究自然世界”。由于本课程在山区学校处于探索阶段,现成的、可供参考的经验较少。为能较  相似文献   

18.
戴自霖 《家庭教育》2007,(11S):40-40
前不久,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家庭教育》杂志社共同举办了“我和父母同读一本书”活动,有61个家庭获奖。本次活动的主题活动共有400多个家庭参与其中,系列活动共计5000多人次参与。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两代人一起读书,心灵的收获很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阅读不仅丰富知识.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源泉之一。两代人在共同的阅读活动中一起成长。在这期“亲子共读”栏目中,我们先向大家介绍两个家庭的亲子共读感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尚红艳 《教育导刊》2004,(22):46-47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在活动中进行学习的。为了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我园每个班都在晨间开设了班级区域活动,在这里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创作,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  相似文献   

20.
张作敏 《上海教育》2007,(11B):59-60
我们从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努力使综合活动课程成为促进一年级学生成长的土壤,满足并提升学生的成长需要,在“成事”(实施好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成人”(帮助孩子顺利过渡,获得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