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姚凯 《学苑教育》2012,(10):78-78
体液免疫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它主要包括:抗原的识别、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抗体发挥免疫效应三大阶段。抗原特异性识别的关键是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原受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经过抗原刺激致敏,再经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刺激分裂,并最终分化得到记忆细胞和可以产生...  相似文献   

2.
胸腺和骨髓为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称为一级淋巴器官.淋巴祖始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T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B细胞.这些分化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管进行循环,到达淋巴结和脾脏,遇抗原后而增殖并进一步分化成为效应淋巴细胞,执行特异免疫功能.淋巴结和脾脏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称为二级淋巴器官.  相似文献   

3.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识别自身和非己,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精确地认识和区分自身的还是外来的抗原成分。对外来的抗原则发生免疫反应,即把它们局限起来、抑制住、排除掉或消灭之。对自身抗原则不会产生这类免疫应答。机体何以能够识别自身和非己呢?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不攻击自身组织抗原呢?本文就谈谈自身免疫耐受性问题。什么是自身免疫耐受性呢?我们知道,抗原刺激机体,通常可以引起免疫应答,表现为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形成。但是,在某些条件下,机体接受抗原(自身的或外来  相似文献   

4.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4.抗原、病原体和过敏原;5.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6.外毒素、抗生素、抗毒素和干扰素;7.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课本中提到的内分泌器官有甲状腺、胰岛、性腺和垂体等。除此之外,能分泌激素的器官还有哪些呢? 1.胸腺胸腺为淋巴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它主要由淋巴细胞和上皮网状细胞构成。后者能分泌多肽类的胸腺素。胸腺素能刺激淋巴组织生长和促进具有免疫机能的淋巴细胞发育。就幼年人而言,胸腺素能促使其产生免疫机能;而对成年人则起着帮助维持这种免疫机能的作用。因此,成人在摘除胸腺后,对健康影响不大;但新生儿摘除胸腺后,血液和淋巴  相似文献   

6.
<正> 1 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吗? 该问题在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且在不同的教参书上说法不一,引起普遍争议,在K12生物论坛上持两种观点:(1) 能!抗原进入机体后,吞噬细胞首先进行非特异性免疫,不能识别如何吞噬?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既能吞噬抗原,又能识别抗原、处理抗原。(2) 不能!识别应该指带有特异性的识别,抗原与抗原的不同在于它的特异  相似文献   

7.
吞噬细胞在人体免疫中非常重要,它除了可以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相互协调完成免疫外,更有自身独特的作用。为了弄清"吞噬细胞"的有关知识,对"吞噬细胞"的含义、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在免疫中的作用以及吞噬细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转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因子(TF)又称免疫小肽,是白细胞透析物(DLE)成分之一,分子量在1万道尔顿左右,对它的生理功能目前知道的还不多,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跨种属转移细胞对特异性抗原的免疫能力、这提示我们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较古老的分子,在机体免疫上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一、转移因子的免疫学性质 1、抗原特异性 根据克隆选择学说,在遗传力的作用下,动物在出生前就已经形成了对应各种抗原的细胞群,使之能对任何刺激发生应答,因此称之为原发应答。从转移因子的免疫特异性看,是从供者提取的对某一抗原致敏的转移因子,它和受者未经致敏的淋巴细胞发生反应,使之产生继发性免疫应答。为了证明这一  相似文献   

9.
人们早就知道细胞有识别自我或异己的能力。细胞从一个动物体移到另一个非亲缘关系的动物体时,会受到宿主的淋巴细胞的攻击,发生免疫反应;机体发生炎症时,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能专一地识别和吞噬入侵的病菌;输血时,血型不相配,则红细胞将发生凝集;临床上的器官移植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供受者相容抗原是否相同。上述种种现象无不和细胞识别有关。现在知道,体内不仅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有识别能力,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都有识别能力。问题是细胞为什么能相互识别?细胞靠什么达到相互识别?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曾吉 《生物学教学》2009,34(3):72-72
本文对与免疫应答过程相关的三个典型问题进行探讨式解答。 1抗原如何激活B细胞B细胞的活化应该是有两条不同的途径,这与抗原种类及相应B细胞种类有关。TI抗原(主要为脂多糖、多糖)由B1细胞直接识别,不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和T细胞的辅助,不产生记忆细胞,无再次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正>1问题陕西西安网友癌细胞被人体清除属于细胞免疫吗?2讨论《普通生物学》中提出免疫监视假说,细胞免疫系统有消非特异,免疫是与生俱来,如皮肤表面的自然屏障、吞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生理功能。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与抗原对应的淋巴细胞被活化,是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所以,衰老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癌变细脑清除,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体液免疫中,由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从而达到清除抗原的目的。抗原的种类非常多,因此抗体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那么,这些不同种类的抗体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对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16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分别按0%和0.2%添加到对照组和试验组鸡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30d。试验结束时从各组随机抽取30只鸡进行屠宰,采集鸡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样本。应用组织学方法制作组织切片,显微观察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对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鸡的胸腺皮质较试验组薄,胸腺小体较试验组多,淋巴细胞排列较为疏松;试验组鸡脾脏红髓和白髓界限清晰,脾小体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厚,对照组鸡脾小体少且小动脉周围淋巴鞘较薄,淋巴细胞排列较疏松;对照组鸡法氏,囊皱襞缩小,并有退化萎缩现象;试验组鸡法氏囊皱襞较宽,法氏囊小结较大。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阑尾在哪里?有什么用? 阑尾是大肠上一根指状的细长囊袋,一般位于右下腹,在盲肠的内侧,但它也会经常发生位置的变异,比如阑尾尖端有的时候可能指向盆腔,有的时候可能指向外侧,还有的时候可能指向后方等等. 一般认为儿童和青年时期,阑尾具有发达的淋巴组织,能传输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故可称为免疫器官之一.到成年后,这种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解释特异性免疫的"双开关"机制、抗体和抗原的本质、MHC的专一性和淋巴细胞的多样性等问题,既渗透生物进化思想,又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编码产物,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至今所知的人类最复杂的免疫遗传多态性系统。本文对HLA类基因的分子结构、抗原结构,尤其是HLA-Ⅱ类分子的组成及抗原递呈过程及HLA基因多态性形成的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本"免疫"一节的内容,由于受教材篇幅和课时所限,不可能描述得具体而详细。但这样就带来一些问题:学生常对教材中的一些概括性描述语言感到"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却又从教材的个别语句中"悟"出一些不符合事实的"道理"来,以致陷入多个理解上的误区。这是学生天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造成的,同时也反映了传统教材在编写上的一些弊端。笔者将对此做一简要剖析,以供大家参考。1 淋巴细胞为什么会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教材 P.18只提到"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再无相关内容的描述。部分学生依此  相似文献   

18.
<正> 在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有许多术语或名词是用英语缩写表示的,若不注意区分,则很容易混淆。现总结和辨析如下:一、HLA、HIV 与 HGPHLA 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Antigen),存在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它是人体生物海陆空"身份证",南父母遗传;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通过免疫反应排除  相似文献   

19.
脊髓灰质炎精丸是一种口服疫苗,疫苗中的抗原并没有波吸收进入血液或组织中,是如何被人体淋巴细胞识别后产生抗体的?许多学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结合教学实践并查阅相关资料,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而生成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应答产物,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当它侵入机体以后,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保护机体不受抗原侵害而造成破坏。但是当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和失控时,这时对人体就有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