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依托高校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符合当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实现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本研究立足于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政策导向,澄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包括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与课程研究能力三大基本能力,由此建构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型,并依托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探索形成多元合作机制、个性化服务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建构出项目培训、专题研讨、成果培育、教改指导、咨询服务等五种模式,以期为今后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有效运作及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肖裔 《教师》2019,(1):104-105
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职能专业化是推进教师培训现代化、高效化、科学化的核心关键,而要实现职能专业化必须从体系、团队、平台、管理、服务五个方面来进行系统的培养与构建。文章基于湖南省岳阳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多年的经验积累,力求探索出适用于教师发展中心转型发展与职能专业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大学教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力军,因而,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新进大学教师岗位的博士没有任何师范基础与训练,很多教师以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作为专业诉求,因此,以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 的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应运而生.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作用的发挥与其结构功能密切相关.从现有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看,其发展困境在于自身专业化的诉求与行政化路向之间的矛盾,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各类项目与教师真实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及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低水平运行与中心之间联动贫乏的矛盾.基于此,应当把加强教师发展中心自身的专业化建设、创新教师发展中心活动形式和增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间的互学互促作为变革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2016年9月,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人事部联合启动了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项目,面向北大新入职教师开展教学能力提升的系列研修活动。基于TPACK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当前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北大教学的具体特征要求,设计了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项目的课程体系,尽可能体现教学不同维度的要求。项目实施三年来,培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V ET教师发展中心为TA FE学院和注册培训机构的V ET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项目。了解该中心的目标、项目内容、形式等情况,研究其中心市场化运作、项目繁多、形式灵活、政府支持、组织保障等特点,或可为我国高职院校和应用技术型大学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潘文 《教师》2019,(1):101-103
为开创浏阳教师培训新局面,湖南省浏阳市教师发展中心进行了求真务实的创新改革:一是着眼教育强市,重视阵地建设,打造平台;二是着眼教师需求,夯实项目管理,培训项目精细化、课程设置专业化、团队构建科学化、培训管理规范化;三是着眼中心发展,凝聚培训合力,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7.
促进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形成以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建设为平台、以教学名师为引领、以课程建设与项目研究为依托、以健全制度为保障的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思路,通过确立教学地位、实施系统培训、开展个性咨询、加强专业交流、实施名师引导、增进教学服务、强化政策激励,在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是培养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师群体的内在要求,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教科研转型升级,实施精准培训,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局限和具体功能基础上,探索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实现教师发展中心功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功能已经严重滞后于教育发展步伐,集科教研训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教师培训平台——县域教师发展中心应运而生,这种功能的转变集中体现在教研员职能的转化。县域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课程价值的传播者,课程实施的指导者,教学改革的推进者,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学科团队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0.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功能已经严重滞后于教育发展步伐,集科教研训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教师培训平台——县域教师发展中心应运而生,这种功能的转变集中体现在教研员职能的转化。县域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课程价值的传播者,课程实施的指导者,教学改革的推进者,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学科团队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旅游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了内涵分析,并且提出通过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双师素质”培训、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等途径,推动旅游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发展理念,然后分析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接着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服务项目,包括助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培训服务、解决教师教学困境的咨询服务、反馈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主体之一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面临着诸多建设发展困境:定位不够明确,地位不够突出;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能力较弱;经费保障不力,办学条件较差;发展被边缘化,底气动力不足。实现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发展,需要加快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标准体系,加大教师培训工作专项督导力度,推进区域教师研修学院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4.
正Helge Hoivik教授现任挪威奥斯陆大学学院(Oslo University College)数字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外事项目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是挪威公认的Elearning领域的先驱。Hoivik教授创办、设计并成功地实施了PedIT、ADA、Thread等挪威大学教师培训项目及国际硕士学位课程,领导过Fragments、Nor-toxic、MythLegend、Dragon、MathWiz等欧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出现在我国高校的新生事物,教学发展是教师发展的基本条件。观念先导、完善机制、名师引路、项目推动、健全机构是推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路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培训、咨询、交流和技术帮助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王彦 《教师》2014,(7):51-51
正2014年1月13日至16日,湖南省教师培训机构骨干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研修班(第一期)在长沙举办。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超文、副主任李再湘等领导专家相继作主题报告。研修班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信息资源部组织举办,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班共有来自湖南省14个市州的学员45名,均是由各市州教育局选送的骨干教师。在开班仪式上,黄超文做了有关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报告,鼓励老师们积极主动抓住发展机遇,并对此次研修班  相似文献   

17.
加快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是打造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团队,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国内20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在发展水平、组织架构与职能定位上的系统调研,客观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现状与特征差异,提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路径:聚焦顶层设计,合理设置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体系;聚焦系统规划,构建“双师双能”为核心的分层分类教师发展体系;聚焦教学规律,科学化、精准化设计教师培训模式;聚焦教改研究,研训融通驱动高职教育“三教”改革。  相似文献   

18.
根据建设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国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大致可以分为综合性教学服务型、学术与教学服务型、学术服务型以及教学辅助型四种类型。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国内46所教师发展中心的从业者进行词频调查,试图对当前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做出分析。其中,涉及到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包含三个核心方面:一是属性定位,回答的是教师发展中心"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功能定位,回答的是教师发展中心"应该干什么"的问题;三是学科定位,回答的是教师发展中心"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词频分析,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属性定位大致可以分为九个类型:服务、咨询、专业发展、教学发展、研究、培训、资源、情感及评估。其所开展的业务工作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教学发展(培训)、专业发展、咨询、评估、教师互助、资源、情感以及行政。当前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功能"错位"。教师发展中心与学科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学科归属问题可以归纳为四类词频:利用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发展、与学科相辅相成以及涉及学科基础。词频分析发现,当前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正逐渐明晰,同时也存在定位不准、定位模糊、定位不匹配等问题,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应进一步明晰定位,及时纠正和扭转定位偏差。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当前教师发展中心定位偏差与现实运行问题为出发点来重新调整定位;应以政策为导向,以教育部对于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要求为参照,兼顾院校特色重新明晰定位。  相似文献   

19.
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师现有能力与理想状态下的目标能力之间的某些差距,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培训需求分析是用来确定培训是否必要的过程,是进行培训活动的第一步.通过借鉴培训需求分析的三点因素,即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探讨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教师能力培训需求分析,提出要注重人员分析、完成质量标准及理想状态能力要求的制定、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教师能力培训需求三个建议.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属于新创立的组织机构,但发展迅速、运行良好、成绩斐然。其核心成果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筹建理念。美国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规模差异较大,各中心命名独具匠心,都充分体现出各自的定位、特色与发展诉求。二是结构与功能设置,不同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的隶属关系差别很大,但总体上都与专业学院有严格区分。教师发展中心并不一定在二级学院设立分支机构;中心人员具有高度专业化特征,所聘用人员大多受过专业学科训练,学科差异显著,形成互补优势;多数教师发展中心并不从事教学评估工作,突出服务理念;经费来源相对独立,主要从事促进教师教学和职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而非专业的学科性研究。三是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问题。青年教师培训体系、工作坊、午餐会、研究生培训、在线课程及互助工作坊等具体手段颇具成效。美国很多高校并不强制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中国新建立的教师发展中心应注意:如何评价一个中心的好坏;新的教师发展中心成立后可能面临哪些困难及解决路径;建设初期要注意人员聘任的专业化,以及教师发展中心如何在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状况中发挥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