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提高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我国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是实现“农远工程”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该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有利于加快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为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作为担负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音乐,面对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农远工程效益,拓展音乐教育资源。实践中有效利用三种模式,合理利用农远资源优化农村音乐课堂,给农村学校音乐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有力地促进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截止到2010年,河南省已经投入近11亿元用于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中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累计覆盖面已达到100%。(以下简称“农远”)“农远”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了三种模式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中小学资源建设中出现了重复建设、资源孤岛、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使得资源不能共享和应用,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硬件设施。目前,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农远工程资源网、辽宁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已开通。  相似文献   

5.
2007年“农远工程”已接近尾声,在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对“农远工程”中的资源利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此来促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意义,论述了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的基本内涵,针对农远工程项目资源应用过程指出当前工作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技术》2006,(8):27-27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于2006年7月21日至25日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家期刊代表共计22人参加了这次年会。贵州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任平出席了开幕式.并就贵州省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相关工作作了报告。据介绍,贵州省2001年开始实施农远工程.是全国第一批启动远程项目的省份.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形成的省,也是较早践行利用农远工程进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省,从建设的整体情况看,贵州农远工程的工作步伐早于全国一年左右。目前责州省农远工程已经进入应用阶段,希望看到农远工程带来的效果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该文章主要就“农远”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进行针对性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和访谈调查研究法。通过研究发现“农远”教育资源在利用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资源与选用教材不匹配、实用的资源较少、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有限等。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包括优化“农远”教育资源的建设、优化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水平以及优化“农远”教育资源的管理。该研究旨在给“农远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搭建的农村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城市与农村、穷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在理论层面上的共享。对整体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农远工程涉及面宽、点多,操作的技术性较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存在一个全新概念的渗透和内化的过程.农远工程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应用、设备维护和更新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着“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开始,由国家与地方政府共同投资过亿打造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称“农远工程”)。该工程给农村中小学师生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使教育资源共享成为一种现实,使偏远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农远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进一步深化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的关键时期,省教育厅能把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会放到长春市召开,势必进一步提升我市“农远工程”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国家从2003年到2007年,利用5年时间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该项目面向中国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作为农村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辽宁省“农远工程”应用教师培训班。通过学习和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获得了一些体会和认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遍及全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远工程”,是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实施“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信息化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造福工程。  相似文献   

14.
“农远”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是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开展的最后一年,进入2008年以后国家农村远程教育进入重视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农远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提,农远教师发展的新特点是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关于农远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及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方面研究的缺失是农远工程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自2003年全面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是人类信息化发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信息化普及工程。到目前为止,“农远工程”的资金投入累计已达110亿元,覆盖了中西部地区8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如何提高“农远工程”的教育绩效,是“农远工程”当前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笔者参与湖北省“农远工程”项目验收并结合多次考察和调研,分析了“农远工程”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业工程”)从2003年实施以来已经有6年时间了,它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给中小学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怎样用好“农远”资源,仍是现阶段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农远”管理员工作的实践与感悟,深入剖析“农远”设备闲置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韩怡 《考试周刊》2011,(69):146-147
农远工程的关键在于应用,而开展应用的主体是学科教师。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农远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农村中小学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很大部分的知识都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获取的,所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农远工程顺利开展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这次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应用现场会,总结、交流和推广了我省农远工程实施三年来所取得的经验,对提高。农远工程”的应用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作为担负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音乐,面对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农远工程效益,拓展音乐教育资源。实践中有效利用农远工程的三种模式,合理利用农远资源优化农村音乐课堂,给农村学校音乐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有力地促进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