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装置和电极制作:装置如图所示。电极采用1.5mm铜漆包线,打去两端漆膜,绕成蚊香盘状,另一端穿过橡皮塞即可。二、溶液的配制:1.Fe(OH)_3肢体溶液的配制:在已煮沸的lOOml蒸馏  相似文献   

2.
1 实验的设想先将硝酸铜溶液蒸干 ,再加热硝酸铜 ,使其受热分解 ,生成的氮的氧化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生成的氧化铜可以还原为铜盐 ,生成的铜又可以与稀硝酸反应生成铜 ,并实现了铜的循环实验。2 改进后的实验2 1 实验仪器 :试管两支、烧杯、锥形瓶、漏斗、酒精灯、铁架台、橡皮塞、导管。2 2 实验用品 :硝酸铜溶液、稀硫酸、锌粒、水。2 3 实验步骤 :图 1如图装配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在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铜溶液 ,并摇动试管使硝酸铜溶液均匀地附于试管内壁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小火加热硝酸铜溶液 ,当水分蒸干后 ,停止加热 ,…  相似文献   

3.
一、催化剂的制备: 用直径1~2mm的硅藻土颗粒(无硅藻土可用瓦片锤碎成大小相当的颗粒代替)吸饱饱和硝酸铜溶液,盛于瓷坩埚中,用酒精灯烧至不再产生红棕色气体,表面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为止,冷却备用。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下图.1.蘸乙醛的脱脂棉,2.附着试管内壁的氧化铜,3.石蕊试液二.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研细的硝酸铜晶体,加热使之熔化,轻轻转动试管,使熔化的硝酸铜均匀附着试管内壁上,继续加热,使硝酸铜分解,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黑色氧化钢.2.在另一支试管中装入一团浸有乙醛溶液的脱脂棉,并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3.先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1分钟,然后用另一酒精灯小火加热脱脂棉,使乙醛挥发,与氧化钢发生反应,即可得到光亮的铜镜.4.尾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色,说明有乙酸生成.三.反应原理四…  相似文献   

5.
氧化硫气体混和的容器之用)的进气管用橡皮管联接。在园底烧瓶的中央处再装置一根长度接近瓶底的出气安全管;玻管另一端用橡皮管联接一段玻管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广口瓶中(作吸收未反应的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之用)。 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放入硫化亚铁和无水亚硫酸钠。在分液漏斗中也分别倒入适量的稀盐酸和浓硫酸。待装置完毕后(注意防止漏气)即可开始实验。  相似文献   

6.
仪器 :2 50mL广口瓶一只 ,外径约 3cm、一端拉细 ,总长约 9cm玻璃管一支 (可自制 ) ,双孔橡皮塞 ,导管。装置 :往广口瓶中加入 10 0mL左右吸收尾气的液体 ,塞好带长短玻管的双孔橡皮塞 ,调整长玻璃管高度 ,使下口插入液面以下、约溶液高度 12 即可。(如右图 )  原理 :与倒扣漏斗防倒吸原理一致。优点 :(1)该装置具有一定通用性 ,如Cl2 、H2 S、HCl、NH3等能溶于水或易溶于水的气体 ,其尾气均可用此装置吸收。   (2 )比用漏斗防倒吸的装置容易装配。注意 :(1)广口瓶中所装溶液要适量 ,玻璃管下口插入溶液不要超过溶液高…  相似文献   

7.
一、Fe~(2 )转变为Fe~(3 ): 在一支试管中,注入2毫升硫酸亚铁溶液,并滴入二滴溴水,振荡,然后,加入几滴亚铁氰化钾溶液,即可看到有蓝色的沉淀产生。 2Fe~(2 ) Br_2=2Fe~(3 ) 2Br~-4Fe~(3 ) 3[Fe(CN)_6]~(4-)=Fe_4[Fe((CN)_6]~3↓ 二、Fe~(3 )转变为Fe~(2 ): 在二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毫升黄色的氯  相似文献   

8.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计算题中,如运用电子得失守恒法,则能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笔者例析几题供参考. [例1]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N2O4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相似文献   

9.
1.实验室制氧气需用哪些仪器? 答:需要的仪器有:大试管、铁架台、导气管(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集气瓶、水槽、药匙等. 2.制氧气前为何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防止制氧气时装置漏气.如果装置漏气就不易收到气体,使实验失败.  相似文献   

10.
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拓展化学第二课堂空间 ,特设计下列简易检测实验 ,以便组织学生定期监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1 原理KMnO4 为氧化剂 ,每升溶液中只要有 10 - 5molKMnO4 即可显示出紫红色 ,与甲醛气体反应则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2MnO4 -+5HCHO +6H+ → 2Mn2 + +8H2 O +5CO22 测定装置 (见图 )    3 实验方法(1)KMnO4 标准液配制准确称取 1.5 80 0 g高锰酸钾 ,用少量水溶解 ,转入 10 0 0mL容量瓶中 ,定容 10 0 0mL ,取此溶液1mL ,稀释 10 0倍 ,即得到 1× 10 - 4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 ,保…  相似文献   

11.
1改进目的力求揭示反应的本质,使现象更加明显,操作更加简便,安全可靠,利于环保。2实验用品仪器:铁架台、铁夹、具支试管(20mm×200mm)、横口管(可用15mm×150mm试管自制,横口离管底20~25mm)、胶塞、胶头滴管、酒精灯、乳胶管、直角玻璃弯管、150mL烧杯、滤纸、镊子、干燥细沙、火柴。药品:KClO3,36%HCl,钠,浓NaOH溶液。3实验装置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改进后的装置如图1所示。4反应原理KClO3+6HCl=KCl+3Cl2↑+3H2O2Na+Cl2=2NaCl2NaOH+Cl2=NaCl+NaClO+H2O图1实验装置5实验步骤及现象a.按图1装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即将导管…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2-氨基嘧啶(AP)与锌的配合物Zn(AP)2C12,并对其组成进行了测定.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分别测定了298.15 K时[Zn(NO3)2·6H2O(s) 2 KCl(s) 2 AP (s)]和[Zn(AP)C12(s) 2 KNO3(s)]在100.00mL 2 mol.L-1HCl溶液中的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得到2-氨基嘧啶(AP)与硝酸铜和氯化钾反应的反应焓为-34.5±2.49 kJ·mol-1,进而计算出配合物Zn(AP)2C12在298.15 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602.20±3.02kJ.mol-1.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装置的制作取宽60cm、长分别为120cm和80cm的光滑木板两块,各自将其中一端如图1所示刨出一个45°角的斜面,如装置图1那样取一块高度适中的方木块将长为80cm的木板垫成一个斜面,与长为120cm的木板紧密地接合在一起。取四根直径为6mm的表面光滑且形状规则的铁丝如装置图1那样按一定的曲度固定在木板上(要求:铁丝必须与木板紧密贴合在一起),做成如A、B所示的两条导轨(滑轨A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6mm,滑轨B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12mm),实验装置即做成了。实验装置图1二、实验器材如图2(A)(B)所示,直径分别为15mm和30mm的钢球(…  相似文献   

14.
本装置根据金属铝和铅在碳酸氢钠溶液中电极电位不同进行电化学整流。在输入端串联钨丝灯,输入220伏交流电,可输出200伏以下的直流电。 一、材料及装置: 1.铅板电极:共4块,面积为4×6cm~2,重约100克。自行熔制,用粗铁丝围个圈,即可在平地上浇铸成形。  相似文献   

15.
一、实验装置该研究的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附图 实验研究装置二、实验步骤1.在大小为“5 5mm× 10mm”的两面胶的一面依次贴上蓝色石蕊试纸条一个 ,滤纸条三个。这三个滤纸条在实验前用蒸馏水湿润 ,并依次用品红溶液、酸性KMnO4 溶液、氢硫酸溶液湿润。2 两面胶的另一面用玻棒引着贴在注射器 (2 0mL以上 )的内壁偏下位置 (以活塞抽动与液体进入均不接触纸条为准 ,见附图 )。3 向注射器筒内放入 0 5g左右的Na2 SO3固体(为防止Na2 SO3固体堵塞针头出口 ,在放入的过程中药品可以放在偏离针头出口的一侧且注射器可以向该侧略倾斜 )。然…  相似文献   

16.
我们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做了一个简单气体发生器的装置,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效果良好,受到初中化学教师的欢迎.现简介于下:所用器材:铁架台(带铁夹)一个,大试管一根,长颈球形漏斗(或圆锥形漏斗)一个,二孔橡皮塞一个(配试管用),直角玻璃导管一根,直玻璃导管一根,橡皮管一根,带孔圆塞子一个(刚好能放入试管里),止流夹(或铁夹)一个.在安装发生器的时候,先把容器抹干净,然后把配有带孔塞子的球形玻璃漏斗放入试管里,漏斗下端离试管底部大约2毫米.接着,把直角玻璃导管紧插在二孔橡皮塞上.最后检查一下橡皮塞、气体导管等各连接处是否漏气,如果漏气,要在漏气地方涂上凡士林,否则,影响实验效果.这样,简单气体发生器便安装好了.操作时(以制取氢气为例),打开试管橡皮塞,把少许锌粒(或废干电池壳)放在试管中的带孔  相似文献   

17.
因式分解的方法多种多样,现将其中最常用的九种变换方法例析如下.一、符号变换法例1把x2(x-4) 5x(4-x) 6(x-4)分解因式.分析:将5x(4-x)变形为-5x(x-4),即可提公因式(x-4)进行分解.解:原式=x2(x-4)-5x(x-4) 6(x-4)=(x-4)(x2-5x 6)=(x-4)(x-3)(x-2).二、指数变换法例2把xn 1 2xn xn-1分解因式.分析:以x的最低次幂xn-1为标准,将xn 1变形为xn-1·x2,xn变形为xn-1·x,即可提公因式xn-1进行分解.解:原式=xn-1·x2 2xn-1·x xn-1=xn-1(x2 2x 1)=xn-1(x 1)2.三、组合变换法例3把x2-6x-4y2 12y分解因式.分析:将题中各因式分组整理,第一项和第三项分为…  相似文献   

18.
两个直角玻璃导管 ,一个双孔塞和一个广口瓶 (或烧瓶、锥形瓶、试管等 )就可以组成洗气装置 ,如图 1。此装置在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 1 洗气瓶装置a .用于气体的净化。混有杂质的气体从a口进入 ,从b口排出。如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就可使该混合气体在上述装置中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即可。b .用于测定某些气体的体积。此装置盛满水 ,待测的气体 (一般指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如H2 、O2 、N2 和C2 H2 等 )从b口进入 ,从a口把水排出 ,用量筒承接 ,理论上量出水的体积即为待测气体的体积。c .用于收…  相似文献   

19.
(i)写出X.Y和Z的名称。(ii)用方程式解释下列反应的可见现象:(1)把固体加热,(2)H_2S和Y溶液的反应,(3)NaOH溶液与X溶液的反应,(4)NaOH溶液与Z溶液的反应,(5)硝酸酸化的AgNO_3溶液与X溶液的反应,(6)盐酸酸化的BaCl_2溶液与Z溶液的反应。(iii)加氨水于下列溶液时,有什么现象?不需写反应方程式。(1)X溶液,(2)Y溶液,(3)Z溶液,答案:(i)X是NH_4Cl.Y是Pb(NO_3)_2.Z是ZnSO_4  相似文献   

20.
1.某氯酸车间为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以防氯气中毒,通常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浓氨水B.AgNO3溶液C.NaOH溶液D.淀粉KI溶液2.在水中保持适当溶氧量,才能维持鱼类生存。在长途运送鱼苗时,为保证鱼苗的健康,在水中应加入适当的物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