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非常迷恋故乡的碧水青山。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我走进久久珍藏在记忆里的灌木草丛,走进遗落在树林深处的童年。  相似文献   

2.
故乡因为有姐姐才令人流连,童年因为有故乡才令人怀念。邱剑云老师《姐姐》一文,将姐姐、故乡、童年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写姐姐就是写故乡,写故乡就是写童年。与姐姐之间总维系着一份亲情,这份情是不会随着时空的转换而更改的。作者对笔下的姐姐没有着意刻画,但那份从内心流露出的真情却使这位能干、朴实而又深爱小弟的姐姐形象生动起来,犹如一股清新淳  相似文献   

3.
整体把握 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台湾作家琦君故土难离,思乡的愁绪化作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回忆了故乡那些消逝了的风俗、曾经有过的童趣、不会再来的幸福——陈年的"春酒",以此寄托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醉倒了无数的读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永嘉,品一品作者心仪的美酒,感受其中氤氲的绵绵之情.  相似文献   

4.
乡野,泥土,是童年最后的故乡,也是蟋蟀最后的故乡。没有了泥土,就没有了韭菜,没有了豆角,没有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山村景象。  相似文献   

5.
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十多年前的那堂“倒霉”的教研课,教学内容是鲁迅的《故乡》.为了把课上好,我到处寻找诸如名师课堂实录、优秀教案之类的备课资料,最后杂取种种形成了教案:先录音范读全文,再析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小说中描绘的三幅故乡图(现实中的故乡、童年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进行对比,最后把握小说的主题.心想课一定会很精彩,结果事与愿违,学生在填写三幅故乡图的对比表时就卡壳了,童年的故乡与理想中的故乡难以找到,加之录音范读花去近20分钟,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学生也没有学懂课文,课堂相当生硬,没有一丝活气.  相似文献   

6.
1."人的栖居是建立在诗的基础上的。"在海德格尔看来,荷尔德林是诗人的诗人,而"荷尔德林步入其诗人生涯以后,他的全部诗作都是还乡"。诗使我们回到故乡。而童年与故乡是相互缠绕的。故乡之所以是故乡,是因为童年时我们栖居于那里,是童年的生活使我们早期的栖居地成为我们的故乡。而童年又是故  相似文献   

7.
故乡     
陶潜云:"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桑。"此文表达了两代人失去故乡的痛楚、伤悼与迷惘。在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离开童年的故乡似乎越来越远。对于那些还有故乡的人们,那里是理所当然的存在。"我也不知道我的故乡是哪里,所以我说我没有故乡。""但是我爸爸有故乡。可是他说他也没有故乡了,他的故乡在水下,不在山上。"故乡从生命中抽离时,你会不会也像  相似文献   

8.
千里堤记事     
故乡是生我养我的乐园,携着童年的梦想,我曾漂向四方,不管什么时候,不论走到哪里,胜于故乡美的东西很多,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优越于童年。但在我的记忆深处,它们与故乡和童年留给我的画卷相比仍是那样的逊色,尤其是童年在故乡千里堤上的见闻,还常  相似文献   

9.
“人的栖居是建立在诗的基础上的。”在海德格尔看来,荷尔德林是诗人的诗人,而“荷尔德林步入其诗人生涯以后,他的全部诗作都是还乡”。诗使我们回到故乡。而童年与故乡是相互缠绕的。故乡之所以是故乡,是因为童年时我们栖居于那里,是童年的生活使我们早期的栖居地成为我们的故乡。而童年又是故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曾经说过:"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上的故乡,一个是精神上的故乡。"其实,人也应该有两个童年,一个是现实生理上的童年,一个是精神上的童年。精神上的童年,犹如"精神上的故乡",需要用阅读来打造,需要在文字中体验。阅读的意义在于不断丰富个人经验。在阅读中构筑孩子们"精神上的童年",需要解决两个问题:读什么和怎么读。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五年上册第11课一、导入新课(一)多媒体播放歌曲《故乡的云》,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用心倾听、用情感受。(--)听完后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回答预设:1.离家的游子想回到故乡。2.离家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三)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尤其远离故乡的游子感情更为浓厚。故乡的风,故乡的云,都会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那么,长江口外的芦苇又会给离开故乡二十多年的樊发稼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樊发稼走进第11课《故乡的芦苇》,去感受那份童年的纯真和美好。(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不再是小孩     
谁没有过那一段美好的曾经?谁没有过一个纯真的童年?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作者借“六一”来回忆童年,用诗化的语言带着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既盼望长大,又留恋童年。文笔流畅,情景交融,具有散文诗之美。  相似文献   

13.
不再是小孩     
谁没有过那一段美好的曾经?谁没有过一个纯真的童年?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作者借“六一”来回忆童年,用诗化的语言带着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既盼望长大,又留恋童年。文笔流畅,情景交融,具有散文诗之美。  相似文献   

14.
静听回声     
听,传来的是你的回声吗?哦,不,那是乡音在你的耳边回荡。远离故土,不知不觉有些失落。尽管故乡没有鲁迅童年时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没有老舍故乡完美的秋天,也没有季羡林家乡的山山水水,但是我依然深爱着我的故乡,深爱着那片留有我足迹的土地。此刻坐在离乡的列车上,故乡的种种都涌上心头。十六年前的冬天,一个小生命诞生在这片土地上,从此我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它记录着我十六年来的点点滴滴。童年所有的美好回忆都留给了庭院后的那片小树林,那里有叫不出名的野花,茂盛的小草和很多苍翠挺拔的松树。在晴朗的午后,我会和要好的小伙伴手牵手,…  相似文献   

15.
【阅读导航】童年像一条五彩缤纷的小溪,缓缓地流淌,而童年的趣事就像一朵朵浪花,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美文一】童年渔趣荆歌我的故乡地处深山,没有碧波荡漾的大河,只有一条小溪从村东头的大山中流出,穿村而过。虽说溪水的流量一直都很小,  相似文献   

16.
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家乡的文章,文章的题目记不得了,只记得里面的一些话——"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其中还有一句话让我琢磨了很久,"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我最终的理解是,一个人不能没有心灵的寄托,失去了寄托,心灵便好像没有了归宿一般,  相似文献   

17.
记者:能否谈谈您的故乡、您的童年? 季羡林:我的家乡在山东省清平县(现在并入临清市)官庄,是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我们家又是贫中之贫,可以说是贫无立锥地。所以,我写过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叫《灰黄漫忆》,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只有一片灰黄。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参加了西宁市"新课程、新教法、新学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执教了人教版五下《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前期的试教课,按照"走进童年记忆"、"体味童年往事"、"走进心灵的故乡"三个步骤设计了教学环节,但是指导老师提出——语文课只立足于人文精神熏陶是不行的。那么扎扎实实的语文知识学习应该放在哪里呢?"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这节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样去教?反复思考这组课文的单元训练目标,"通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这一点提醒了我,这不正是这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吗?  相似文献   

19.
人间有味     
对于你来说,故乡是什么?是童年甜美无邪的梦境,是深切而淳朴的乡情,还是已经逝去的乐土?而对于本书作者来说,故乡就是早春乡间野菜清甜的味道。本书由美食入手,闲闲道来,对故乡与亲人的深深眷恋萦绕于字里行间。细细阅读,童年的点滴仿佛重现眼前,而故乡,从未远离。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我们的教育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当下,没有什么比让孩子快乐成长更为重要。童年是每个人心灵的故乡,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这个时期一去不再来。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以快乐、自由来填充,以快乐、自由为标志。作为承载人类文化和生活经验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把让孩子们感悟童年、践行童趣、抒写童年作为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