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市场协调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运行机制。随着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市场、学术劳动力市场及院校市场的快速成长,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呼唤市场协调机制,并亟待从宏观的大学—政府关系、中观的院校竞争—合作秩序、微观的大学内部治理等多个层面培育市场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伯顿·克拉克以"知识"作为其逻辑起点,以"工作"、"信念"、"权力"为主要范畴构建其高等教育的逻辑体系.为了应对高等教育系统在整合方面遇到许多难以描述和解决的困难,提出了三种权力协调模式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本文从市场协调模式的社会选择性与高等教育系统组织松散性是相一致的,市场协调得以发生的一般条件要素的自由与大学的权力的多样性和分化性相一致两方面论证了市场协调模式是伯顿.克拉克所推崇的高等教育系统权力协调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院校市场中的市场协调进行了深入地透析.  相似文献   

3.
在伯顿.R.克拉克眼里的高等教育系统是无序和有序矛盾并存的系统,经过不同的协调方式实现了整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协调和发展。文章通过对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所指出的官僚、政治、专业和市场等四种协调方式的进行分析,认为在高等教育系统整合中的各种协调方式是利弊共存优势互补的,且融在“此起彼伏”的动态平衡和发展过程中。加深我们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理性认识,并对高等教育决策者和研究者在工作中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系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与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纵观近年来的数据,黑龙江省81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进程总体发展缓慢.为协调和维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建立了相关评估模型,以推导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协调的定量表达以及评估指标之间的多重关系.使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对中国各地区的高...  相似文献   

5.
博览     
大学、政府与市场三角关系的定位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是围绕政府、市场、大学三个基本要素的关系与作用展开的。西方学者伯顿·克拉克提出并建构的大学、政府与市场的“三角协调模式”,加雷斯·威廉斯所拓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的细部模式,无疑为当下我国政府、市场和大学三角关系的定位,展示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思路:(1)高等教育系统中,大学、政府、市场三者是并存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充满张力的脉络空间;(2)在政府、市场和高等  相似文献   

6.
克拉克(Clark)的三角协调模型(coordinate triangle]一直被引为经典。它将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置于“三角张力”之中,认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位置取决于三股反方向的力量(即国家权力、学术力量以及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三种力量的不同配置,形成了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法国主要是以政府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由于评估和合同制度的介入,国家和高等教育之间关系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控制模式转变治理模式。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由单一控制而转为与高校的协商及对话。  相似文献   

7.
政府职能的转变,引发了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也必然引起组织内部各要素关系的转变。要使高等教育行政决策更趋于科学性和民主化,就必须解决由此带来的冲突和矛盾,以协调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协调高等教育行政决策系统内的各种关系,从而实现共同的决策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目前各国高等教育不可抗拒的潮流。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时,须在观念中明确文化的传播与国际理解是价值取向,它与知识、信息、人才与技术等资源的性质及关系、国内外高等教育市场的选择与利用一起构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个维度。而索取、给予与共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微观处理方式或态度,它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与国家高等教育系统政策的协调共同构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个层次。各维度和层次内部本身就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再加上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从而构成高等教育国际化观念中更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是围绕政府、市场、大学三个基本要素的关系与作用展开的。西方学者伯顿.克拉克提出并建构了大学、政府与市场的“三角协调模式”,加雷斯.威廉斯则对该模式进行了拓展。两人提出的都不仅仅是一种相互竞争的利益团体的模式,更重要的是模式背后皆蕴涵着不同的价值体系和高等教育理念。它们对于促进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大众到普及过程中高等教育质量话语权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质量话语权是指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实际控制力和影响力。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然而只有拥有高等教育质量话语权才能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大众到普及过程中,高等教育质量话语权由"三足鼎立"(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变成了"四分天下"(政府、学者、社会和学习者)。  相似文献   

1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现代大学重新进行制度变迁与制度设计的再造,更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重建运动和制度选择.现代大学制度法治精神的重塑,应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依法调整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以及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高校与政府关系的良性运行,依赖于"有限政府"的"依法行政",政府对大学管理权限应集中在行政规划、行政监督、行政指导、经费分配等方面,其他事项则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而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则表现为公共教育权与社会教育权的博弈与平衡,通过"协调与张力模式"的整合,使二者的关系从索取走向支持、从非均衡走向均衡、从冲突走向融合,从而实现高校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彰显高校的学术逻辑,建构学术权力本位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政府在对高校的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英国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从早期大学的高度自治逐步走向加强政府的干预。现阶段英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呈现三个特征:大学高度自治;中介组织协调,政府宏观调控;社会机构参与,市场机制引导。我国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处理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建设我国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从组织经济学角度看,社会资源配置有三种方式:组织、市场及组织与市场之间的混合方式,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同样有三种选择可能。受科层管理模式影响,政府管理高等教育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这种状况不能很好地满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需要,而市场化既不能保证高等教育巨大外部效益的实现,也没有实践经验的一般性支持。因此,形成组织内契约关系,将兼具两者优势和降低两者风险,具有制度设计上的绩效优势,应在当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改革试点中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等教育具有深厚的大学自治传统,但是不加限制的市场竞争也造成了院校的学术漂移。本文以密苏里州为例,分析其在加强高等教育协调、遏制院校学术漂移方面的政策,以探讨高等教育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力量在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的定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高校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定位:政府导向型定位和社会导向型定位;地方高校必须从政府导向型定位转变为社会导向型定位,走有序竞争的可持续的特色发展道路。地方高校在社会导向型定位过程中必须建立起两个制度:高等教育的市场调研制度和高等教育的市场细分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构建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取向是建设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是以明晰办学权和所有权的关系为基础的,为此就必须首先确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本文提出现代教育制度基本框架是:确立“大社会、小政府”的教育治理观念;明晰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关系;建立一种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平权关系;确立科层制管理原则;建设规范的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依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要素框架,将其分为政府、市场、社会和高校等诸多要素。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呈现出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市场动力和社会公众参与不断增强的特征,但依然存在动力要素作用发挥力度不均衡、动力要素交互障碍和作用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完善高等教育法治体系、完善高等教育改革动力传导机制、完善动力要素的协调机制等来破除改革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市场化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高等教育市场具有其他市场的共同特性,但在市场主体行为、产品、结构及准入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呈现出独特性.高等教育市场主体表现为学校、学生(家庭)和企业(社会),他们之间形成一个利益攸关的统一体.高等教育市场化本质上就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协调政府、市场和大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对高等教育市场中办学主体的竞争机制、破府调控机制、大学自治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的规范和完善,使高等教育运行具有市场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专业型博士是优化博士学位结构,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必要措施。然而,近年来我国专业型博士出现招生“热”浪,院校“热”追,导师“热”衷的“热”现象。基于“政府、市场和学术”三角协调理论的分析框架,发现中央政府强力的推动,市场需求类型的转变,知识生产模式的升级,是专业型博士的“热”根源。“冷”静思考后,三者互动博弈中分别表现为中央政府干预的过度,市场供求调节的疲软和基层学术组织的壁垒。“冷”“热”分析后,要协调国家、省级和培养单位三者间关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适度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积极构建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