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涵包括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传宗接代、孝以事君、光宗耀祖等,但其本位是养老。随着社会的发展,孝文化在严重丢失,不孝现象屡屡发生,孝道观念淡漠。析其原因,主要是行孝能力下降、教育功能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效途径有:践行孝道,养成行孝习惯;潜移默化在家庭中进行孝道教育;对在校生进行孝美德教育;全社会形成一股合力,弘扬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2.
儒家孝道的等级分层及其施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孝道伦理的创建发展中,儒家学者为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设计了不同的孝道内容及行孝方式,儒孝伦理被具体化解为天子之孝、人臣之孝、庶人之孝等多序列等级分层.不同等级的孝道分层,各有不同的行孝内容及行孝标准,在儒家"孝治"施政的统治秩序中,体现着各不相同的社会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家庭孝道观对当代中国的家庭养老具有重要意义。子女领会孔子的家庭孝道思想,从物质和精神上对父母敬养,努力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增强行孝的紧迫感,对下一代进行孝道教育,维持家庭养老的良性发展,让老年人在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幸福地享受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4.
申圣超  梁花 《教育探索》2012,(8):111-113
<孝经>是先秦儒家阐述孝道的重要著作.<孝经>认为,孝之始在事亲,孝之中在事君,孝之终在立身,孝之行惟守义.<孝经>对于孝道之行的阐释对现代社会人们如何行孝仍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告诉人们,爱敬亲长乃行孝之本,爱己之心乃行孝之始,逢过谏诤乃孝道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孝行是孝子奉行孝道的外在表现。本文通过对唐代孝道文献的解读,考察唐代孝子的诸多行孝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孝道精神,是中学教育的使命,而只有将教师的言传身教与语文课堂的孝道渗透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初中时期正是青少年人格形成最重要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无疑是做好孝道教育的枢纽。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孝道素材,渗透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7.
孔子对孝道的人文性阐释奠定了儒家孝道基础,笔者在阅读相关典籍的基础上,试提出儒家孝道的四个基本特征:情境性、层次性、过程性和践履性。在当代,儒家孝道的弘扬,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孝爱意识,树立及时行孝、物质孝养与精神慰藉相统一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任义 《考试周刊》2013,(69):18-19
中国人的孝道现状有很大问题,对儒家孝道进行认识体会与批判传承,对国人今日如何行孝当不无裨益.作者认为人的不忍之心是孝道产生的根本,徒养父母口体并非为孝,更需有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子女应当谨于守身,不妄为非,而让父母放心,这就很有孝道.儒家重视丧礼与祭礼,丧礼以哀戚为本,而祭礼则以追思父母而为要.  相似文献   

9.
唐朝的重孝,表现在人们对孝道的践行与社会对孝子孝女的奖崇二个方面。行孝方面有七大类18种表现;崇孝方面,朝廷与地方政府都有一套完密的褒奖机制,民间也有自发性的褒崇举动。唐孝文化的特征:一是孝行的范围宽事象丰;二是行孝和极端化倾向;三是当政者对孝的倡励措施得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论语》为主要研究文本,通过“孝的地位意义”、“行孝之法”和“孝的教化作用”三个方面探讨孔子的“孝道”。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有必要探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立冬时节,河南西峡城关二中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在全校开展了孝敬父母的教育活动,一时间,师生中人人谈孝心、个个论行孝的孝道舆论氛围在该校迅速形成,使该校公德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次孝道教育活动发韧于中央《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当该《通知》颁发后,二中党支部、校委会立即行动起来。该校校长张文超认为:一个连对父母尽孝都做不到的人,是难以塑造道德灵魂的,所以,孝心是公德建设的起点,是人的爱心的基本体现,是公德参天大树的基本根须;开展公德教育,就要在爱心教育上…  相似文献   

13.
《孝经》作为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传统孝道的一部经典著作,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孝的内涵及其内容、孝的功能以及如何行孝等一系列问题。传统孝道,不仅是维护古代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而且时至今日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神仙吕洞宾逍遥世外,游戏人间,却是大孝子。长生不死,乃是孝圣;助人行孝,乃是孝仙;慈悲度世,乃是孝佛。更著《忠孝诰》,劝诫世人尽忠行孝,整齐人伦,和谐社会,安定宇宙,对于今天之孝道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锟 《文教资料》2013,(36):110-113
国防生培养是当前部队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事后备人才的主要方式.军事训练是国防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施以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军事训练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国防生军事训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国防生军事训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及国防生军事训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环境创设与优化三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国防生军事训练的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民族语言蕴含丰富的民族心理文化,相沿习用的壮语词汇、山歌、行孝歌、谚语等都折射出壮族以女性为尊、褒扬女性、提倡孝道和感恩报德的社会观念。  相似文献   

17.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孝子故事,多为在灾荒、灾难、遇险、故去等意外情况之下孝子的临变之孝。孝子事象丰富,有孝子孝亲故事、孝感神应故事和愚孝故事。孝子身份经历不同,行孝的方式各异。纪昀强调孝道的血缘亲情,体现出孝道的人伦关系。孝道有其封建道德的历史局限性,也有一些愚孝故事表现出孝的极端化和愚昧化。  相似文献   

18.
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及特征,普通高等学校影响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措施,指出了在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日的在于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高国防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53):193-194
中国历来称为礼仪之邦,好多朝代也是以孝道治天下。孝道既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还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美德,尊亲重教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古及今中国的家庭孝道教育就备受人们关注,许多典型案例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教育愈来愈多的受到关注,大量的文人墨客在开展孝道教育研究的同时,总结出来古代24个孝敬父母的优秀故事,是为"二十四孝",成为古代乃至现代的中华民族孝道教育的光辉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以来,更是首次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到了党和国家重要治国方略的高度;一些德育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在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新24孝》孝道标准,并将孝道教育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中。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怎样将家庭孝道教育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成了德育科研工作者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我校学生家庭孝道教育的调查入手,努力寻找孝道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最佳结合点,进而促进家庭教育、孝道教育和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高校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现状,介绍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指出高校国防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目标、内容、操作三部分:教育目标强调"预防"和"维护";教育内容要充分考虑国防生对军旅生活的适应和国防生自身心理健康发展这两条主线;操作过程需要注意宣传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活动人员、活动时间与场地、活动实施、活动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