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我在听推门课方面恪守这样的原则:听课的目的不在评价而在于帮助教师进步。 每次推门听课结束,在综合这节课的效果后,我都要和执教老师进行讨论,我们讨论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教材、教学的理解。二是本节课的亮点,且请教师自己找出这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我在担任一所民办高中校长时就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学校行政领导每人每周都要听两节“推门课”,我总是带头执行。一时间,老师都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在“推门听课”活动中,发现了一批工作兢兢业业、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学校对他们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既调动了这些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又让其他老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门听课”,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个别班的班风不正,我们立即要求班主任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课上,教师的权威经常受到挑战。我们首先来倾听一下几位信息技术教师的故事和心声。教师A:信息技术课上,我正讲得来劲,这时好几位学生被班主任老师陆续叫去训话。一会儿学生出去了,一会儿又推门进来了,致使我精心准备的一堂课上成了四不像,我心里很生气啊,真是没办法。  相似文献   

4.
“推门课”较之那些精心“包装”的优质课、汇报课、展示课、探究课等更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水平以及教学效果,更能让领导或其他老师发现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帮助授课教师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既然“推门课”是最直接反映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是教师自我成长最有效的途径,那它为何不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呢?我看原因还是出在校长(领导)身上:  相似文献   

5.
曾经跟一些校长、主任探讨过"为什么要推门听课",他们说:"为了摸清情况,看教师上课水平到底怎么样、""跟踪了解他的平时课堂,因为他班的成绩不好。""为了警告他,不认真备课我就来听他的课,让他不得不认真准备。"……然而,推门听课有效吗?老师们持什么态度呢?笔者在几个熟悉的教师论坛里发出帖子让大家讨论,舆论几乎成一边倒的态势:"推门听课是对教师的极大不尊重。""干扰学生,影响课堂。""主要是不  相似文献   

6.
那是临近期末考试的一天下午,第八节课,和往常一样,我又来到了教室。刚要推门进去,一位老师走了出来,虽然脸上依然带着笑容,可我却觉得那笑容很无奈,很生硬,这是一位非常负责又宽容的老师,为了什么呢?我没多加思考就推门进了教室。随着门“吱”的一声响动,数十双眼睛齐刷刷朝我望来,与此同时,学生们唏嘘的声音、烦躁的埋怨毫不掩饰地流露了出来:“干什么呀!考试呢!烦死了……”听着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那种肆无忌惮,真的让我感到很难堪。我看了看正在讲桌上使用电脑的另一位老师,老师抬起头,看了看学生们,又低头摆弄电脑了。这时我脑子突然…  相似文献   

7.
覃丽君 《广西教育》2012,(30):65+67-65,67
一次,我去观课,觉得课堂上学生很积极,跟老师配合也很好。课后,我跟两个学生聊,我问她们老师上的课好吗,她们说好。我再问好在哪,她们沉默了。在我鼓励下,有个学生鼓起勇气说:“那节课,其实我们班很多同学不是很懂,但那么多老师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表现不好,给我们班抹黑。还有,有一些问题我现在还弄不明白,可我听到一些老师说这节课好,我真不懂好在哪。”学生的话,让我震惊,也让我深思。看来,评价一节课好不好,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评,而太忽视学生的感受了。  相似文献   

8.
再论推门课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推门课是听课方式的一种,本文从推门课的特点开始,澄清了推门课的价值,反思了推门课受抵制的原因,指出了封闭课堂的的危害,并对推门课的主体进行了分析,希望推门课可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1年5—12月话题征稿:5月:为什么不少中小学老师总是觉得课时不够用?6月:您赞同"推门听课"吗?7月:有的中小学要求教师不仅听同学科老师的课还要听其他学科老师的课。您对此有何看法?8月:有的中小学规定,男55岁以上、女50岁以上的  相似文献   

10.
机会     
赵玉霞 《宁夏教育》2011,(7):110-110
深夜,我久久无法入睡,虽然时过境迁,可是每当回想起那一幕,一股难以名状的伤痛总会涌上我的心头…… 像往常一样,我带着热情,精神饱满地走入了教室。唉!校领导和部分教师居然坐在教室的后面。我顿时明白,按照学校的惯例领导和老师来听"推门课"。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学校行政人员推门听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家常课《快乐的队日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处理方式.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许春苗 《湖南教育》2008,(12):34-34
这天,校长“突击”推门听我的课。说句很实在却也很不谦虚的话,我十分自信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课堂生动、活泼、有激情、有实效一直是我的强项。但是,我也十分担心一件事情:万一课堂上有人违反纪律开小差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为,“推门听课”是非常不明智之举。您打断了老师流畅的教学思路,让老师不得不放下正在讲的课,奉您为上宾,请您在后排就坐;学生的听课情绪,因您的到来而消逝,变得拘谨起来。您耽搁师生多少上课时间和精力呀!  相似文献   

14.
学校开展“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即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推门听课”,所不同的是在上课结束的时候,由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从自我感受的角度进行评价。在填写评价表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评价者是初一或者高三的学生,也无论评价对象是“主科”还是“副科”的教师,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学生不知老师姓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听课随感记     
下校听推门课。虽叫“推门课”,基层教师还是能有所准备。这我也知道。基层教师的辛苦,只要从基层出来的人,都应该知道,都会深有同感。所以,我时常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静云 《考试周刊》2014,(41):116-116
<正>2014年3月26日下午第二节课,新任校长邀我去听推门课(我是综合文科教研组长),听完课后校长对"新闻播报"这一开课环节很赞赏,同时对学生的文化底蕴给予充分肯定。究其原因,我说这还要追溯到两年前的"微课大赛",那次大赛我组一位老师设计的高潮环节是:出示两组数据,即1的365次方还是1,1.01的365次方是37.8(365指一年);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一微米,假如将其对着六十四次是  相似文献   

17.
也许是有感于公开课和示范课常常存在的“假大空”,“推门课”(也称“推门听课”)目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校领导和教研员的青睐。不少学校把”推门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写进了学校工作的常规。还有一些学校规定教师必须积极配合“推门课”,不得以“复习课”、“练习课”搪塞。但是,“推门课”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关于它是否侵犯了教师应有的权利,关于它是否能真正了解、准确评价教师的教学,关于它是否”能有效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期“争鸣”刊发两位基层教研员关于“推门课”意见截然相反的文章,并摘选了一些教师、校长的相关意见,我们还特别邀请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对“推门课”做了深入点评。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12月话题征稿:5月:为什么不少中小学老师总是觉得课时不够用?6月:您赞同“推门听课”吗?7月:有的中小学要求教师不仅听同学科老师的课,还要听其他学科老师的课,您对此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9.
邀请听课     
一下班了,我仍独坐在办公室修改学生文稿。从教不久的黄老师推门进来,向我发出了一个邀请:请明天去听听她上的课,给她指点指点。我能指点人家什么呢?虽然从教已有20多年,但除了徒长了几年教龄之外,在教学上又有多少长进呢?但盛情难却,我还是欣然答应了。为防遗忘,我立起身来,在黑板上“备忘录”栏内写上一条:明日(星期三)上午第2节课,黄老师邀请听课。黄老师高兴地走了,我准备继续修改学生文稿,抬头看看“邀请听课”这四个字,忽然发生出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了一些筷子来,你们猜猜有多少呢?"随着我话音的落下,学校张主任不约而至——来听"推门课"了。我的心为之一震,因为今天这节《捆小棒》不像前几课《左右》、《前后》、《教室》等这些体验性较强,学生易于理解且又非常感兴趣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