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普通初中思想政治课标准》中,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理论结合于实际,融入生活。那么我们所说的“生活化”是指,在政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生活中的小事来找到教学的切入点,用学生生活中的思想去学习政治知识.认识政治教材。这就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和实际成为最佳搭档.让学生真正体会生活中的点滴,并且学会如何生活,如何丰富、美化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实现"轻负优质"的教学目标,是思想品德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1.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很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内容就在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如此自然就会产生要学好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3.
<正>过去大多数学生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现象,学生上思想政治课有着"无可奈何"的感觉。究其原因,无非是政治课程太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从而让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当前新课程下,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课,本人认为,关键所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要注重"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来开展教学."课标"的这些表述,其意图就是要引导思想政治课教师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形式,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历来被认为是枯燥、艰涩的思想政治课,如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并让学生学会学习?政治教师在探索着.当中国曲艺界的小品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时,政治教师也让小品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的核心价值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学会生活,而现在的思想政治课过于功利,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而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何使思想政治课打破沉闷,如何让思想政治课真正体现它的生活价值,如何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生命的力量,笔者就教学观念生活化、剖析教材的生活价值、学案的生活价值、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活价值、教学评价的生活价值这几个方面来讨论实施让政治课堂更加生动、有价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很多学生看来,思想政治课就是一门枯燥、乏味、与生活没有什么联系的学科,政治课学起来很无趣,却不得不学,从而导致了政治课教育功能的低下.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使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呢?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生活"这个全新的主体,努力让思想政治课成为贴近生活实际与学生实际的课程.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林爱平 《职业技术》2012,(3):114-115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之所在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将思想政治课堂引向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关注生活,激发兴趣,正视问题,提升认识,回归生活,使政治课堂最大化地追求它的生活效用,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朱春英 《现代教学》2011,(10):12-12
受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课堂必定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也应该是契合“生活-教学-生活”模式的。因此,我试图让思想政治课贴近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创设生活化学刿情境,在思想政治课中达成和谐“导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求政治教师树立民主公正、相互尊重的观念,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路人,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一言堂"向师生互动转变.新课程以生活逻辑为主,一改过去那种以理论逻辑为主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践性,多让学生动起来,实行开放式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如何搞好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人就从以下几点谈谈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让教学内容回归生活,突出学生的生活体验呢? 1.注入鲜活实例,让政治课堂"动"起来 如何让政治课堂"动"起来呢?除了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质疑设问,激发学生对政治教学的兴趣外,我觉得在教学中所插入的实例必须要生活化,体现学生的生活体验.怎样挑选和设计生活化的实例?这就要求这些实例具有生活性、针对性、科学性、综合性和人文性这五个要素.  相似文献   

11.
王舒 《湖南教育》2007,(6):30-30
一、端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少学生有一种误解,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背条条框框,讲空洞道理,很抽象,脱离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好思想政治课的启蒙教育,及时纠正学生思想上的认识偏差,并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真正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让职业高中学生能够通过思想政治学习了解实际生活,通过实际生活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本文通过对职业高中 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进行分析,并针对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 生活化提出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是生活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把"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之一,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1].对此,笔者的理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瞄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践,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能用思想政治课的有关观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薇 《华章》2010,(33)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在"总则"中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并进一步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由此可见,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职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念.而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是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让职高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背景】长期的应试思想,使得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侧重解题能力的训练指导。这与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属性是不一致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在基本政治理论的解读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种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懂理论、用理论、更要从心里面信服老师讲的政治理论!于是,我们提出了要进行案例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不能假大空。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理论来源于生活,不是杜撰、不是谎言。因此,案例教学也成为  相似文献   

16.
李凡 《新课程研究》2010,(5):101-103
传统的政治课堂过于追求理性化,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导入的生活化、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生活化、问题设计的生活化、教学结尾的生活化五个方面探讨在思想政治课堂各个教学环节中如何体现"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带着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思想政治课的课堂,真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益,满足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的信度,就是指学生相信并乐于接受教师讲授的理论观点和党的方针、政策,并能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和实践。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发现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现代人思想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关系到思想政治课本身的威望,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呢?一、正确认识理论是重要前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但是,学生在认识上容易陷入理论联系实际的"误区"。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总是喜欢把教材上的政治理论观点与自己所处的现实生  相似文献   

18.
时政在现代政治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政治离不开时事。思想政治教师对于时政的把握能力,不仅关系政治课教学效果,还影响政治教学的生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时事政策的评价,让学生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把时事政治渗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让时事政治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王亚楠 《考试周刊》2013,(24):127-127
<正>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涉及初中生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课程。"关注生命,尊重心灵",应该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永恒的追求。如何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精彩纷呈,改变沉闷乏味的课堂氛围,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焕发生命活力呢?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要以学生的生命发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一直倡导“生活即教育”.而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倘若生活不能走进学生的课堂,那么思想政治教学就成了一堆枯燥无味的理论,不但不能教育学生,使学生信服,也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与乐趣.过于追求理论,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机械式训练,在教学中存在严重弊端,它不仅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动机和需求,最重要的就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在本文中,笔者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出发,由根源上探讨如何让生活走入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