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晚报》已经走过了15年的风雨历程。15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经过晚报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大连晚报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值此《大连晚报》创刊15周年之际,通辽出版《记者摇篮——〈大连晚报〉创刊15周年特刊》,总结工作经验,反映奋斗历程,很有意义。办报初期,《大连晚报》只有四开8版,发行量仅几万份;近几年,特别是经过1999年以来的第二次创业,现在已扩至四开48版、56版,发行量突破了30万份,广告收入也创历史新高,并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跻身全国报业百强,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第一家省委机关报在非省会城市异地办报的报纸,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半岛晨报》在大连即将度过她的4岁生日。短短4年,《半岛晨报》实现了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化。她从初创时的4开4版发展到现在的32版;发行量从初创时的3万份发展到日前的日发行30  相似文献   

3.
《天津老年时报》从1992年创刊到2010年更名为《中老年时报》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这些年来,报纸在不断调整、创新中发展,从最初几万份到如今发行近二十万份,从最初的周末报到1997年调整办报思路,以报道老年新闻为主,到2003年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到2009年全面改版,再到2010年更名为《中老年时报》.多年办报实践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为中老年人提供最需要的信息是老年类报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周凤荣 《传媒》2002,(6):36-37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发展中心在办报办刊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出版方向,强化营销理念,在营销方式上创新,把发行、经营工作放在一个重要位置,近两年,该报刊中心的《大家文摘报》的发行经营取得了好成绩,最高发行量80万份,年均期发量50万份,在全国报刊市场零售业绩中名列前茅。据统计,2001年该报刊中心实现销售总收入7000万元,比2000年增长40%,实现广告经营收入200万元,比2000年增长  相似文献   

5.
陕西华商报的办报经验和业绩经新闻出版报、《新闻战线》等报刊突出报道后,引起全国新闻界广泛瞩目。探究其发展的致胜之道,可一言以蔽之:办党和人民都喜欢的报纸,创可持续发展的报业品牌。发展报业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战略1997年7月1日,发行量不足2万份、负债已达上千万元的华商报迫于生存压力,依据市场环境的需要全面改版,报纸定位为:“党和人民都喜欢的市民生活报”,并响亮地提出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为办报宗旨。准确明晰的报纸定位和与此相适应的一套新颖独特的办报思路,使华商报得到了飞速发展:改版一年期…  相似文献   

6.
报纸要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中运行,报业经济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拓展,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势在必行。近几年,我们按照“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思路,规范山西工人报社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正确处理办报与经营两者的关系,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报纸方面先后有50多篇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有2件获全国最高新闻奖,报纸的发行量稳中有升,其中《星期天》发行量超过了10万份,并多次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在经营方面,广告纯收入每年均超100万元,第三产业(含印刚厂)年创利达近60万元,三年固定资产增值280万元,从  相似文献   

7.
我们哈尔滨州《播电视周报》创办于1987年10月1日,现有职工110入。近10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怀和支持下,报社全体职工齐心协力,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报社不断发展壮大,报纸发行量多年稳定在30万份左右。在办报和经营管理中一我们精心策划,大胆决策,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办报、管理,两翼齐飞,报社年年都有新发展。目前,报社已实现了采编、激光照排、印刷、发行一条龙体系。自力更生,自筹资金新建办公室、职工宿舍、印刷厂等5000平方米。全社年创产值达2000万元。报社固定资产达2500万元。一、办出特色,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事业之本,是运营媒体时代变传媒优势为传媒财富的关键。可以说,《大连晚报》的崛起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报社编委会“识才、爱才、用才”的过程。众所周知,1988年7月1日创刊的《大连晚报》,在发展中曾经经历过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曲折过程。1998年,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的办报和经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从1999年开始,我们提出第二次创业,通过对办报、发行和广告运营机制和体制的多次全方位改革,《大连晚报》迅速走出谷底,报纸面貌焕然一新,发行数量一路蹿高,广告收入连年倍增。这种在逆境中求生存,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情形,被…  相似文献   

9.
六盘水日报社,处在中国三级党报格局的“末梢”地位,其改革发展路径,只是全国报业改革中的一个个案。1994年,六盘水日报社仅有1份4开4版周4报,市财政拨款67万元,广告收入20万元,发行收入18万元,而整个办报支出需要150万元。改革的冲动,来自于在现实上要改变经费拮据的困境;在意识上不甘于落后,不惧怕挑战;在视野上坚信改革顺乎潮流,不改革,是死路,早改革,早主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报》创刊于1981年10月,至今已四年有余。四年多来,由于坚持了正确的办报方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发行量达195万余份,并多次受到各报刊的肯定和有关领导的表彰、奖励。作为一份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语文专业性报纸,兼有传播语文知识,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青少年的双重任务。为此,我们从报纸创刊的第一天起,就明确地规定了办报方针:把思想教育溶化于知识传  相似文献   

11.
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统计数字表明,今年初首都各报发行量大都比去年有所下降。据对最近重新登记注册的近1500种报纸进行抽样调查,预计今年全国报纸发行总量将比去年下降10%。然而,从新华社《参考消息》传出的信息却令人振奋,尽管订费几个月前不得不增长50%,但今年1月的发行量却从去年底的402万份上升到405万份,比去年同期增加5.06%。而且年中还将看长。为什么《参考消息》“风景这边独好”呢?总编张国良同志说,他们的诀窍在于:抓特色。近年来,面对新闻媒介不断开放,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参考”制订了鲜明的办报方针,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好,人好我转。张主编认为这16字诀使“参考”在新闻改革的竞技场上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并立于不败之地。而在办报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一宗旨,他们又从几个方面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真情20年,因您而精彩。遂宁日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坚持"与城市同行、与企业共荣、与读者连心"的办报理念,20年来,遂宁日报由一张四开四版的地方小报发展成为一个报刊网互动、传媒与创意文化互融、多元产业并进的报业集团,从7万元开办费到净资产1500万元,从10万元广告收入到5000万元,从最初的10位采编人员到近300人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从几份报纸中发现"数字真好玩"——第一例:7月9日的《大家文摘报》载:西安一位大学生开店经营快餐中介,从餐馆订盒饭转卖给写字楼里的上班族,从中赚取差价。两年前刚开始做的时候,第一个月外送盒饭就达到3600多份,利润达2000多元。如今,每月外送快餐盒饭几千份,年利润已突破100万元。我们用小学算术中的加减乘除算一下:一盒饭的利润为2000元÷3600份=0.56元。现外这陕餐盒饭每月几千份,就算是9000份,一年利润是0.56元×9000份×12个月=60480元。这年利润到底是60480元,还是突破100万元?简单的账一算就明白。这"不堪一算"的数字怎么就上了报呢?第二例:6月4日的《报刊文摘》有一篇文章,叫做  相似文献   

14.
提高办报质量,塑造品牌形象 要想提高发行量,就要提高报纸质量,就要强化最优观念,创新办报举措.当代生活报发行量由2003年2万多份发展到现今10万多份,与该报创新专版专栏、塑造品牌形象大有关系. 一是开设特色专版.该报在同城媒体率先开设<军事天地>专版后大受读者欢迎,对促进发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区报由于处在省报和部分县市报的夹缝中,因而给办好地区报,尤其办出特色,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要让这张报既和省报不同,又和县报相异,使更多的读者喜爱它,突出地方特点,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否则,众多的读者谁买你的帐? 我们《渭南报》从1984年9月复刊至今,订数由当初的1万余份发展到1990年的7万多份,读者群增加的原因,如果认真总结的话,抓地方特色把报纸办得新鲜活泼生动,是主要原因之一。地区报怎样才能办出地方特色,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办报实践,可总结出这样几条: 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本地区的地方特点。每个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工程》2009,(7):144-144
近日,记者从中国舟山创意软件人才创业大赛大连推介会上获悉,舟山市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9年5月-2009年11月举办“2009中国舟山创意软件人才创业大赛”。大赛以数百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150万元的种子基金、100万元的奖励等各种优惠政策,网罗全国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17.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大连晚报》零售市场又焕发出勃勃生机,2003年3月15日,随着晚报首创的“刮刮卡”促销活动的再次成功启动,《大连晚报》日零售发行量稳定突破15万份,最高达到16.4万份,并创造了两个大连报业史上的奇迹:创晚报零售发行最新纪录,创大连报业零售市场最新纪录。《大连晚报》的零售工作在自办发行之前,可以说是历经坎坷。先后由大连日报社、邮局和个体零售批发商进行代理  相似文献   

18.
创刊于1993年7月1日的库尔勒晚报,是库尔勒市委机关报。创刊以来,库尔勒晚报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抓好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走出了一条办报、发行、广告经营等一体化的报业经营新路子。期发行量由创刊初期的不足4000份、周二刊4开4版黑白报纸,发展到现在的期发行量4万多份、周六刊4开8版(《楼兰·周末》4开16版)彩色报纸;广告年经营额由创刊时的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万元;固定资产已达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1993,(Z2)
无锡广播电视报从1980年复刊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从两个版面扩大为四开四版,目前又扩为四开八版.报纸的期发行量从1985年的24万份上升到现在54万份;广告收入从1987年的2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17万元。报社全年收入1989  相似文献   

20.
北海日报社为了办出一流报纸、创出一流效益,决定从今年起,每年从广告收入中拿出10万元轮流培训编采人员。北海日报拿出10万元培训编采人员@刘启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