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微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106-107
运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就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在增强自信心、培养意志品质和适应环境一般心理训练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级别的运动员选用心理自我调整训练、表象训练、转移注意力训练等具体方法。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其心理状态,从而发挥良好的技术,提高助跑踏跳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高校武术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赛前武术训练过程中,根据大学生运动员的特点和体育心理学原理,科学地运用心理学方法,对结合技术训练改善训练质量,提高武术表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体育发达国家已经把心理训练当做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善于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指导运动训练与竞赛,使运动员正常发挥技术水平,应是优秀教练员必须具有的素质之一,本文通过对赛前心理准备,赛中心理控制,赛后心理调整的研究,对心理训练与提高运动成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鹿兰锋 《武当》2008,(6):37-38
心理训练是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训练,有计划地改善运动员的心理条件,以稳定竞赛中的竞技能力,使之最佳化,其中还包括运动员所需要的一些专项心理素质。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长期心理训练和短期心理训练。短期心理训练必须以长期心理训练为基础。而武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训练。武术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根据武术运动员的特点,以及比赛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要求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足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及其调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对比赛胜负的作用,分析了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种种因素。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及运动训练经验,对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调控,使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赛艇运动员训练满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诸葛伟民 《体育科学》2006,26(11):57-61
基于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中有关工作满意感的研究理论与成果,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我国120名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满意感现状及影响训练满意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赛艇运动员训练满意感总体水平一般(M=3.086),影响我国赛艇运动员训练满意感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教练员因素、报酬福利待遇、组织承诺、退役保障等4个。运动员个人特征变量中,专项训练年限、运动等级、是否主力队员3个变量对运动员的训练满意感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中运用运动心理学原理,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已成为培养运动员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促进运动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从1983年—1987年,在我院女子中长跑队训练过的运动员人数共有20名。多年来,我们运用素质、技术和心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使她们在上海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冬季长跑比赛中夺得了800米、4×400米、4×100米、冬季长跑团体、个人等五个项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散打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散打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以运动心理学中的成就目标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散打运动员的性别、训练年限和运动水平与成就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训练过程中的任务设置提供参考与借鉴,以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常璞 《山西体育科技》2002,22(4):56-57,72
本文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认知与决策理论及研究成果具体分析了足球运动中认知与决策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教练员进行科学的训练教学提供具体的理论依据,尤其是运动员的认知决策训练。  相似文献   

10.
张学工 《山西体育科技》2002,22(3):48-49,61
本文运用体育心理学的原理,结合教学训练的实践,阐述了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和主要表现,对赛前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击剑运动员赛前的一般生理和心理规律,提出了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及手段以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和运动医学的实践经验证明,足球运动中的技战术错误不仅与比赛环境的过于复杂和专项训练水平之低下有关,而且也是运动员个人一系列心理特点的结果。借助现代医学—心理学,以及在足球运动员的教学训练过程中有目的地合理地运用心理学手段来维持和恢复机能状态(特别是刚受伤和患病后),对大多数运动员来说可以预防心理情绪过分紧张,大大减少训练和  相似文献   

12.
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原理。分析青少年投掷运动员最大力量训练时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运动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试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跳高项目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对跳高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 前训练阶段,赛中期间及赛后调整阶段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阐述,以供跳高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教练员在比赛中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训练不仅是运动员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教练员本身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运动心理学较多地论述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问题,而对教练员本身的心理训练有所忽略,这是一个不足.我们认为,教练员的心理训练也应是运动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是一项更为重要的内容.如果教练员没有经过很好的心理训练,要想使运动员得  相似文献   

15.
浅谈拳击实战中主动进攻的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归纳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并运用训练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市属专业队各年龄段运动员的拳击攻防技术进行研究调查,试图通过省运会比赛中主动进攻技术的运用与分析,从而达到强调主动进攻是制约对手、击败对手的主要手段。更好的引导教练员日常训练,丰富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16.
冰球运动员假动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晓龙  吕岩 《冰雪运动》2004,(5):18-18,40
从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视角对冰球比赛中运动员假动作的形成进行了分析,指出观察与思维是运动员假动作形成的基础.探讨了假动作的训练,及在进攻和防守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调查、走访和分析,对定点跳伞心理训练作了综述,目的是让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更合理的心理训练方法,使运动员能在比赛中充分地发挥平时训练永平。  相似文献   

18.
李伟  王飚 《辽宁体育科技》2000,(3):27-27,33
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如何,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潜力发挥和比赛成绩。为了使运动员适应瞬息万变的比赛形势,本文根据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比赛规律,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把赛前心理训练分为赛前期的心理训练,临赛前的心理训练和比赛前的心理训练。并从这几个阶段的目的与任务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特质自信心培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增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特质自信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运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并结合所调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特质自信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归纳出了六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特质自信心的培养方法供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运用,这些培养方法分别是目标设置法、归因教育训练法、表象训练法、认知训练法、思想品德教育法和积极思维法。  相似文献   

20.
击剑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的指标构建及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冲  陈丹萍 《体育科研》2007,28(3):72-75
以认知心理学理论和运动控制理论为基础,根据击剑运动项目特点,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击剑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的构建及训练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认为击剑运动员的剑感、距离感和时机感是制胜的关键,而速度素质在现代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击剑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的构建、评定和训练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