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急性加重期COPD病人60例,给予吸入布地奈德干粉400μg,2次/d,同时吸入福莫特罗干粉9μg,2次/d.观察1月、3月、6月,并测定痰液中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IL-8)的量.结果:肺功能治疗前后有明显提高(P<0.05).呼吸症状均有所改善,尤其是喘息症状改善明显;痰中IL-8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自觉症状均有改善,痰中IL-8水平降低,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加强了对气道炎症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产新福菌素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老年NSCLC病例81例,随机分治疗组43例给予新福菌素6μg/kg(第1~4d)。卡铂(CBP)300mg/m^2(第1d),依托泊苷(VP-16)100mg(第1~4或5d)静脉滴注;对照组38例单纯使用CBP和VP—16,剂量和方法同治疗组。21~28d为一个疗程.2~3个疗程评价疗效,随访缓解期和生存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3.49%,对照组有效率为31.5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位缓解期分别为6和4.5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和7个月.一年生存率分别为39.53%(17/43)和26.32%(10/38)。结论:新福菌素联合CBP、VP—16治疗老年NSCL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肺内细菌感染患者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炎症的相关性及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意义.血清及BALF中的IL-8及IL6用ELISA法检测、TNFα用RIA法检测,计算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PMN)及肺泡巨噬细胞(AMs)数量.结果:感染组治疗前血清及BALF中IL-8、IL-6、TNFα,BALF中的细胞总数、PMN,AMs比感染组治疗后、哮喘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者BALF中IL-8、IL-6,TBFα比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者高(P〈0.01).感染组BALF中的IL-8含量与PMN、AMs呈显著正相关(r=0.8671,r=0.6894,P〈0.01).感染组BALF中的IL-6、TNFα含量与AMs呈显著正相关(r=0.8194,r=0.7891,P〈0.01).结论:体内的IL-8、IL—6、TNFα参与肺内细菌感染的炎症反应,检测血清及BALF中的IL-8、IL-6、TNFα对评价肺内细菌感染的病情、病因诊断、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对其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剥除治疗;对照组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剥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中IL-6(白细胞介素)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IL-6、CD4/CD8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d与手术后4d IL-6、CD4/CD8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患者术后4d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对患者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传统开腹手术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机体健康以及预防各类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氟伐他汀干预组42例: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g/d;对照组37例: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后2周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IL-18和TNFα的浓度。结果药物治疗后,对照组(P〈0.05)及氟伐他汀干预组(P〈0.01)血清IL-18和TNF&浓度均明显降低;氟伐他汀干预组血清IL-18(P〈0.01)和TNFα(P〈0.01)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氟伐他汀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和TNFα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01—2008—03,将东风医院收治的175例毛支患儿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3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利巴韦林10-15mg/(kg.d)静滴;治疗A组加用丹参治疗,用法为每次0.4ml~0.6ml/(kg.d)静滴。疗程为5—7d;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10—15mg/(kg.d),用生理盐水稀释静滴,疗程7d。对3组疗效,以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对照评价。结果:治疗B组治愈率明显提高,哮鸣音、湿啰音、咳嗽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治疗A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联合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小儿毛支,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IL-6、CRP的影响,研究依达拉奉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1d、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患者血清IL-6、CRP水平;结果:两组7d、14d、21d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14d、21d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比较,7d、14d、21d时血清IL-6、CRP水平下降(P〈0.05);结论:依达拉奉明显降低血清IL-6、CRP水平,从而减轻出血性脑损伤,对受损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Ⅰ~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7例,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对照组服用维生素B120mg/次、维生素C0.2g/次、维生素E0.1g/次、肌苷片0.2g/次,3次/d,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及跟底血管造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服药半年后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明显提高,P〈0.01;视野灰度值(MD)降低,P〈0.01;眼底微动脉瘤及出血斑数量减少,P〈0.01;两组间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较传统复合维生素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随机分组,80例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雾吸指导。对照组40例予常规治疗及一般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P〈0.01)。结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改善症状、缩短疗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乙酰胆碱(ACh)和阿托品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电活动的影响来间接反映迷走神经对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的支配和胆碱能受体的分布。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测了胆碱能受体激动剂(ACh)对离体豚鼠左心室流出道组织自发慢反应电位的影响及阿托品对ACh效应的拮抗。观测指标有:最大舒张电位(MDP)、动作电位幅度(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4相自动除极速度(VDD)、复极50%(APD50)和90%(APD90)时间以及自发放电频率(RPF);结果:10μmol/LACh可使RPF和VDD减慢(P〈O.05).APA显著减小(P〈0.001),APD50缩短(P〈0.05);ACh对APD50的缩短效应可被10μmol/L阿托品拮抗(P〈0.05)。结论: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可能也受心迷走神经支配,其细胞膜上可能也存在M—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性肺炎(MP)的l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确诊支原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阿奇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治疗组,阿奇霉素治疗组48例,予以阿奇霉素lOmg/(kg.d)静脉滴注3~5d,红霉素治疗组50例,予以红霉素30mg/(kg.d)静脉滴注7~14d。结果:阿奇霉素治疗组与红霉素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7%、76.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同时阿奇霉素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治疗组(P〈O.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性肺炎有效率较红霉素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切片染色镜检、13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任何两项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60例,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加0.35g双歧杆菌片0.7g2次/d,口服,与抗菌药物间隔2h服用,疗程14d。对照组58例,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不使用双歧杆菌,疗程14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C-尿素酶呼气试验。比较两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根除率80%,对照组根除率7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但是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三联疗法结合双歧杆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不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癌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5例胃肠癌患者,观察术前、术后-周、术后2周血TNF—α、IL-6的变化。结果:血TNF—α、IL-6水平的变化与胃肠癌的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P〈0.01;及术后-周有明显的差异,P〈0.05;术后二周与正常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TNF—α及IL-6水平的升高程度与胃肠癌早期诊断、分期及观察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各种剂量右关托咪定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均选取女性),年龄20—59岁,ASAI一Ⅱ,随机均分成四组:C组,D1组,D2组,D3组。c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安慰剂。D1组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D1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D1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5μg/kg(四组注射时间均为切皮前10min)。记录术毕拔管时间、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D2组、D3组拔管时间均长于c组,D3组的拔管时间长于D1组、D2组(P〈0.05);D2组、D3组在术毕各个时点的VAS均低于c组,D3组在术毕各个时点、D2组在术毕4h、8h的VAS均低于D1组(P〈0.05);D3组在术毕1、2、4h的Ramsay评分高于其余三组,D2组在术毕1h的Ramsay高于c组、D1组(P〈0.05);D3组术毕口干的发生率高于c组,c组术毕使用镇痛药的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术前静注右关托咪定1.0μg/kg,术毕镇痛可靠,不增加不良反应,不导致苏醒延迟。  相似文献   

15.
应用DEXA测定84名大学一年级女生骨密度和体质成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对象每日牛奶摄入情况.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对照组和运动组的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为19.2±2.4和19.8±2.3kg/m^2;瘦体重38.4±3.6和39.7±4.5k:体脂百分比(26.2±3.3)%和(25.4+2.7)%,运动组的瘦体重、体脂百分比以及各部位骨密度与对照组之间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实验对象腰椎、髋部骨密度与体重、BMI、瘦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均呈正相关(P〈0.01).牛奶摄入量〉250ml/d者骨密度高于不足250ml/d者,但无显著差异(P〉0.05).适宜的户外体育运动对于女性峰值骨密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单纯牛奶摄入对于骨密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15例小儿急性喉炎的示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就诊115例急性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为布地奈德首次1毫升(含普米克0.5mg)+生理盐水2毫升,对照组为地塞米松每次2mg+生理盐水2毫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达到7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6.0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5.4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效果低于地塞米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15例小儿急性喉炎的示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就诊115例急性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为布地奈德首次1毫升(含普米克0.5mg)+生理盐水2毫升,对照组为地塞米松每次2mg+生理盐水2毫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达到7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6.0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5.4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效果低于地塞米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大鼠,AMI后24h存活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MI后1周模型组;AMI后参麦注射液治疗1周组;AMI后2周模型组;AMI后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组。另设1周、2周假手术组各8只。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1次,AMI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测量各组心室重构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后1周时,心室腔已明显扩大(P〈0.05);到梗死后2周时,心室腔内径扩大更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心室重量指数(VWI)比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后可改善心梗后心室重量指数增加、心室腔扩大的病理变化(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大鼠AMI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监测血清脑钠肽水平下,短期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分为常规组和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组,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超声心动图情况,并监测BNP水平。结果:治疗7d后,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好于常规组(81.7%vs61.6%,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常规组(51±6)%vs(46±5)%,(P〈0.01),且血清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498±209)pg/mL vs(642±318)pg/mL,(P〈0.01),血清脑钠肽下降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提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及血清脑钠肽下降均强于无效者(P〈0.01)。结论:在血清脑钠肽指导下短期应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有助于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用二甲双胍或单独增加胰岛素剂量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达40~50U,分2~4次皮下注射,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血清肌酐水平〈132.6μmol/L。入选患者随机进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和单纯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胰岛素用量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纯应用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素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每日胰岛素用量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在需要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用二甲双胍有利于提高疗效;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比单纯胰岛素治疗多1.1%,达血糖控制的每日胰岛素需要量比单纯胰岛素治疗时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